我忘了当时是从哪里得到了凌东的微信,QQ也忘了是他先加的我还是我先加的他,可能是在某一位朋友的同学录里看到的吧。
“我回家要加你微信”某一天放学,我像打了预防针似的对凌东讲,他笑着看我,身体随着座椅向后微微倾斜说“好啊。”然而我一转眼就忘了当时的信誓旦旦,直到几天后我才回想了起来。
至于聊了什么,又说了些什么,我是真的有些记忆模糊了,只记得聊着聊着自己就开玩笑地对他说“我们这么投机,你不如做我知己算了。”
聊天框上的那句“对方正在输入中…”浮了好久也没什么动静。我也当是玩笑,就没再多说一句,。不一会儿,凌东的对话框又一次占据了界面最顶层的位置。“知己啊……可是知己很难做的啊。”
他沉默了一会又发过来几句“比恋人远一些,比朋友又近一些……”我当时又好笑又好气地觉得做就做,不做就不做,一大老爷们叽叽歪歪比我还唠叨……现在仔细想想,辛亏这话当时没说出去,否则不知道的还以为我在说些什么虎狼之词呢。“那到底是要不要啊?”我又问。
凌东好像沉默了许久,才回答我三个字:好好好。现在细想,又觉着那时他是逼不得已。我没法猜出他到底在想什么,逼不得已也好,真心诚意也好,到最后也成为了江纭的阿东不是吗?
“你现在就像当年小璇让我做她男闺蜜一样”我怎么听这话怎么别扭,但也讲不出哪里听着觉得奇怪。但我并没有直说,我没有将疑惑表现给他看,于是只能勉勉强强地回他一个“嗯!”
我不太记得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叫他阿东了,只隐约记得我们聊了很多,从不太熟悉的凌东,叫着叫着就变成了所谓的阿东。我不太轻易叫别人单字作称呼,因为我认为那是很亲密的昵称。至于凌东,可能当时真的想与他成为没有血缘关系的家人吧,所以才会阿东阿东地叫。每一次他的回复总是一句“我在。”让我心里暖暖的。好像从来没人这么叫他,只有我,江纭。
刚成为知己的那天是2019年6月16日,我记得非常清楚,因为那一天也刚好是父亲节。成为知己的第2天,我们照常去了学校上课,阿东骑着自行车进入我望向窗外的视线里,双手伸离车头,一边卷着手中的雨伞,一边向前骑。好像当时的男生是比较爱这样做,他们称之为耍帅。其实我当时很想给他一顿说教,为了帅连命都不要了?他踩着上课铃声进了教室门,我记得那天他穿着白色的衬衫,黑色的牛仔裤。看到我在看他,就对我笑——其实他很爱笑,这一笑,我心里那股不高兴瞬间就消散了。
“我感冒了”我将写满闲言碎语的本子传到后桌的后桌——即阿东的手上。
那时候我喜欢用本子来作为课上开小差聊天八卦的工具。
是的,我跟阿东并不是所谓的后桌和前桌,所以聊起天,传起本子也比较麻烦,但我仍旧乐意这么麻烦,至少当时对于阿东,我乐意麻烦一点点。
“没事,我陪你一起感冒。”他的这句回复让我第一次感受到阿东的温柔,这个形容词至此挂在他身上就再未取下来,我在那一瞬间觉得,这个男孩一定会是我的知己。后来证明,我的判断一向很准确。
那个时候,他真的很爱把“你和小璇有点像。”挂在嘴边,或许他自己没有发觉。可是作为知己是真的不喜欢甚至很反感听到这句话。我会想,他是因为这个才答应和我成为知己的吧。我跟黄小璇不是一家人,不同根,又怎么会像呢?没有不长在同一棵树上,却长得纹路相同的叶子吧?说实话,我跟小璇不管从哪一方面来看都相像不起来。她天生聪明,我愚笨,她呢,性格开朗积极向上,而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表面阳光,内心却多愁善感;她学音乐,我学美术;她对待感情玩玩而已,我对待感情投入真心;她不害怕失去,而我怕,所以我们真的不相同——这是我仍旧想对阿东说却至今未说的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