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站在首尔明洞的十字路口,春夜的晚风裹挟着樱花掠过发梢。
真好,这是我陪着小圆的第三个年头了。
手中那张泛着冷光的solo单曲的粉色CD在霓虹灯下忽明忽暗,像块烧红的烙铁灼痛掌心。
街角LED屏突然亮起IVE出道舞台的影像,十七岁的张元英正对着镜头wink,嘴角梨涡的弧度与我记忆中分毫不差——那分明是虚拟世界里她给我递蜂蜜水时的笑靥。
手机在口袋里疯狂震动,仿佛揣着颗即将爆炸的心脏。
此时我还不知,这条消息对我来说就是噩耗。
点开邮件的瞬间,首尔塔的灯光恰好扫过屏幕,将"虚拟现实技术"几个字照得惨白刺目,是一封陌生邮件:
“亲爱的体验者:
感谢您参与‘理想爱豆’首次穿越幻境测试。您所经历的一切都是我们最新研发的虚拟现实技术,旨在让粉丝深度体验与偶像的互动。
请填写随附的问卷,帮助我们改进产品。
——理想爱豆项目组”
街边的炸鸡香气突然变得浓烈到令人作呕,我踉跄着跌坐在便利店门前的塑料椅上,指甲深深掐进CD边缘的锯齿。
那些潮湿的麦田夜露、录音室里交缠的呼吸、安可舞台灼人的聚光灯,此刻都化作数据流在眼前疯狂闪烁。
原来她睫毛颤动时落下的阴影是0.01毫米级的面部捕捉,掌心相贴的温度来自精密的热感模块,就连那枚亮片戒指的棱角都经过三万次光影模拟——所有让我辗转难眠的细节,不过是工程师键盘下冰冷的代码。
我心中五味杂陈。
我早该想到的,哪里有什么穿越呢?
便利店自动门开合的机械声里,我颤抖着抚摸问卷上"麦田心愿"的选项框。
虚拟世界那晚,我们确实在星光下埋过玻璃瓶,她指尖的泥土沾着我的体温。
而现在问卷备注栏赫然写着:"该场景采用粒子特效技术,土壤湿度参数设定为47.3%"。
破碎的笑声从喉间溢出,惊飞了檐下的白鸽。原来连那场滂沱大雨都是计算好的情感催化剂,雨滴撞击伞面的频率精确到赫兹。
当我以为自己在守护她低血糖时摇晃的身影,实则是AI在同步调整血压参数;当我为月光下的告白心颤,不过是脑机接口在刺激杏仁核。
CD盒突然被攥出裂痕,锋利的塑料边缘刺进掌心。三个月前拆开粉色包装时的悸动还历历在目——我如何能想到,那首藏着摩斯密码的出道曲,那些月光倾斜37度时浮现的AR特效,那些根据瞳孔收缩频率调整的剧情分支,都是场精心编织的谎言。
但此刻最讽刺的是,明明知晓了所有技术原理,心脏却依然为虚拟的记忆抽痛。
当便利店播放起那首合唱过的demo,身体竟条件反射般轻声跟唱。
…………
原来最尖端的VR技术早已突破恐怖谷效应,在神经突触间种下永不枯萎的电子玫瑰。
一睁眼却发现自己站在了三年前,也就是穿越之前的小房子里,那盘粉色CD已经没有播放了。
…………
(不要弃坑啊,最后有反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