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又何必撒谎,多此一举呢?
再说了,这汴京城当官的好像还真就只有他们一家姓盛!
所以,真没什么好藏的。
赵清辞我……你叫我清辞便好。
赵清辞有些心虚地报上了自己的名字,只是隐去了姓氏前的“国姓”身份。
赵清辞墨兰姐姐。
她拉着墨兰的手,真诚地说道。
赵清辞今日与你一见如故,不知……不知日后是否还有机会向你请教?
盛墨兰(雪棠版)你我既投缘,自是有缘再见。
墨兰微笑道:
盛墨兰(雪棠版)我时常会来这翰墨斋,或是去对面的‘静心茶舍’坐坐。
赵清辞太好了!
赵清辞喜上眉梢。
赵清辞那我下次便去静心茶舍寻你!
看着赵清辞雀跃离去的背影,墨兰嘴角的笑意才缓缓加深。
第一步,成功了。
接下来的日子,两人果真成了“茶友”。
墨兰总能找到各种理由出府,而赵清辞也像是找到了一个宝藏,隔三差五便要“溜”出来与她相会。
她们的交谈,也从最初的农桑之事,渐渐扩展开来。
墨兰发现,赵清辞虽然贵为郡主,却没有丝毫骄纵之气。
她善良、正直,对底层百姓怀有天然的同情心。
她会因为看到街边的乞儿而难过,也会因为听说某地丰收而真心高兴。
虽然一开始墨兰是带着目的跟她产生交集的,但接触下来,她到对这位小郡主十分欣赏,是真心跟她相交的。
而赵清辞则发现,这位盛墨兰姐姐,简直是一个无所不知的宝库。
她不仅懂农桑,还懂商贾之道,甚至对朝堂上的一些政策,也能说出一些让她父王都拍案叫绝的见解。
当然,墨兰从不主动谈论政事,只是在赵清辞抱怨某些事情时,才会“不经意”地点评一两句,每一句都鞭辟入里,切中要害。
赵清辞墨兰姐姐,你说,为何朝廷年年都说要抑制土地兼并,可天下的良田,却还是越来越多地集中到那些豪门大户手中呢?
一次在茶楼品茗时,赵清辞看着窗外,忧心忡忡地问道。
墨兰轻轻吹了吹杯中的热茶,淡然道:
盛墨兰(雪棠版)因为抑制兼并的政令,正是由那些最大的地主来执行的。你让他们自己革自己的命,又怎么可能呢?
一句话,让赵清辞醍醐灌顶,怔立当场。
她回去将这句话说给汝南王听,汝南王沉默了许久,只抚着她的头说:
其他汝南王:我儿,你交的这位朋友,是个奇女子啊。
汝南王查过墨兰,没发现有什么阴谋,便也没阻止女儿和她接触。
只是没想到这盛家墨兰,只是个小小庶女,却有如此大才。
真是让汝南王蛮意外的。
两人的友谊,就在这一次次的清谈中,飞速升温,变得牢不可破。
赵清辞早已将墨兰引为生平第一知己,有什么心事都愿意与她分享。
墨兰也适时地透露了一些自己的“困境”。
她没有哭诉自己的庶女身份,只是在谈及女子未来时,用一种平静的、近乎淡漠的语气说:
盛墨兰(雪棠版)我这样的人,未来的路,早已被定好了。无非是嫁一个不高不低的官,在后宅之中,相夫教子,与一群女人斗上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