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里,道观内一片寂静,唯有风吹过树梢的沙沙声和远处钟声的悠扬回荡。
杨玥娘独自坐在道观后院的石阶上,目光空洞地望着天边那抹渐渐暗淡的晚霞。
她的脸色苍白如纸,身形消瘦,仿佛一阵风就能将她吹倒。
自从入道观以来,她的身体便每况愈下。道观的生活清苦,每日粗茶淡饭,再加上心中郁结难解,她的身体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不适。
雪化的那日,道观的后门轻轻推开,一个年轻男子悄悄走了进来。
他身穿布衣,面容清秀,眉宇间与杨玥娘有几分相似。
他四下张望,确认无人后,快步走到杨玥娘身旁,低声唤道:“姐姐!”
杨玥娘闻声,缓缓转过头,看到来人,眼中闪过一丝惊喜:“羡儿?你怎么来了?”
杨羡蹲下身,握住她的手,眼中满是心疼:“姐姐,我偷偷来看你。爹娘都很惦记你,但他们不敢来,怕被人发现。你……你瘦了好多。”
杨玥娘勉强笑了笑,声音虚弱:“我没事,你们不用担心。爹娘……他们还好吗?”
杨羡点点头,低声道:“爹娘还好,只是日夜思念你。姐姐,你为了救咱们一家,自请入道观,我们心里都很难受。你一定要好好的,等风头过去,我们一定想办法接你回家。”
杨玥娘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泪光,却强忍着没有落下。
她轻轻拍了拍杨羡的手,声音低哑:“羡儿,回家……怕是难了。我在这里,至少能保你们平安。你们好好的,我就放心了。”
杨羡紧紧握住她的手,声音哽咽:“姐姐,你别这么说!我们一定会想办法的!你一定要撑住,等我们!”
杨玥娘摇了摇头,目光望向天边那抹残阳,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羡儿,我累了……真的累了。”
杨羡看着她憔悴的面容,心中一阵酸楚。
他知道,姐姐的身体已经撑不了多久了。
他咬了咬牙,低声道:“姐姐,你放心,我一定会照顾好爹娘,也会想办法让你回家。你……你一定要等我!”
杨玥娘没有回答,只是轻轻闭上了眼,仿佛在感受这最后的温暖。
杨羡陪她坐了一会儿,直到天色完全暗下来,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自那日后,杨玥娘的身体愈发虚弱。
道观中的道姑们虽尽力照顾她,却无法挽回她日渐衰败的生命。
终于,在景祐元年九月的某个黄昏,杨玥娘静静地闭上了眼,再也没有醒来。
那日的黄昏格外凄美,天边的晚霞如血般绚烂,映照在道观的屋檐上,仿佛为她送行。
道观中的钟声缓缓敲响,悠远而沉重,仿佛在为她的一生画上句号。
杨玥娘逝去的消息很快传到了杨家。
杨羡得知后,悲痛欲绝,却不敢声张,只能偷偷在夜深人静时,跪在道观外,低声哭泣:“姐姐,你走得太早了……我们还没来得及接你回家……”
而远在皇宫的赵祯,得知杨玥娘去世的消息后,独自站在御花园中,望着天边的残阳,久久未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