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妃嫔,冒犯太后,杀死太后的奴婢——简直放肆到了极致。
年世兰虽在宫中是个显眼的主子,但真要论起来,太后才是为长为尊之人。
今日她敢打死太后的奴婢,日后呢?
更何况,寿康宫的奴婢,不止一人。
在此事之前,早已有不少事作为铺垫发生,什么华妃去了寿康宫,摔了太后的爱物。
华妃与太后争执,出言不逊大逆不道。
华妃怒斥皇后无能,不会教养皇嗣。
……
桩桩件件,都拿捏住了关键。
宗室不是死的,原先年家与乌拉那拉氏的争执,他们还能当做是皇帝受益的朝堂之争。
可妃嫔与皇后太后的争端,就是与皇家脸面有关之事了。
他们这些宗亲,能够在京城安身立命,靠的不就是这份身份,还有皇家人不容冒犯的规矩吗?
若是连这也没了,妃嫔欺辱太后皇后一事传出宫,不受任何惩罚,那来日,朝中大臣肆意欺辱他们,是不是也能行?
此事虽然早已发生过,不少宗室也吃过先帝宠臣的亏,但彻底摊开来讲,一件件辩明,还是头一遭。
因为过去的恩怨,宗室们声讨之声极大,到了最后,年世兰与太后都不再重要,此事的重点,是宗室应当保持以往尊贵的身份,与朝臣对此事的厌恶。
这世上,难道只有宠臣压迫宗室,就没有宗室压迫大臣了吗?
宠臣何其之少,站在大殿上,除了那几个受到皇帝青眼的,不还是要在朝中任职?
这人情往来,桩桩件件,有了地位的难免与宗室交际。
这时候,受委屈与被欺辱,可是家常便饭。
瞧不上你,马上几句,那是家常便饭。
瞧上了,暗示你需要花费重金送礼,是给还是不给?
若是在刑部吏部户部等处任职,那更是要命。
这家一个犯了错的奴才,那家一个不知归属的铺子,究竟要怎么判,是有罪无罪,东西又该给谁?
这还是家中男子受的闲气。
若是女儿家们,听到的风凉话更多。
这还只是不严重的,严重的,像安陵容年羹尧打断人腿的,那还是小事。
磋磨人又不得见的隐秘手段,他们知晓的只会比常人更多。
比如今日我抹平你的账册,明日我强抢你家的银子,后日,谁家大人喝多了酒,寒冬腊月一头栽进水坑……
还有织罗罪状,以身份施压,迫使家族放弃一人,或是宴席时喂上对方些相克的食物,坏了对方的身子……
实在是太多了。
太后知晓此事会这么发展,但她还不满意如今的进展,所以她点了把火。
她绑走了翊坤宫的一个宫人,只因那宫人在下职时喝多了酒,口出狂言,说过去华妃娘娘可以在过去拿捏皇后,拿捏太后也不过是小事。
说完,被寿康宫路过之人听见,带了回去。
此事是真是假已经不重要,这宫人是不是出自翊坤宫也不重要。
重要的是年世兰曾经的张扬与跋扈,重要的是她激烈的态度。
还有年家,至今也没低头的消息。
作者这三章是_9924299姐妹的专属会员加更,感谢姐妹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