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对年羹尧有些了解的,都能知晓他与年世兰的感情。
或许不知事的姑娘们会被爱情等物误解,但对其余有些阅历的女子与男子而言,若要看位高权重之人对你有没有感情,最直白的方式,就是看他愿不愿意用手中的权势供养你。
至于其中的爱意有多少,又是否纯粹,便不关他们的事。
年羹尧与年世兰就是如此。
皇帝不是个会理财的,年世兰的奢靡生活,有不少都是靠着年家的支持。不见宫里其余的妃嫔,活得都没有她那么肆意吗?
即便原主成了宠妃,或是甄嬛成了宠妃,排场与得到的好处也没有年世兰的大。
这些,朝中之人心知肚明。
所以年羹尧的此次的沉默,很是惊骇了一批大臣。
至于被他们挂念的年羹尧,正在下发安陵容的神像,送进军中。
年羹尧既然敢与乌拉那拉氏动手,自然也是做好与皇帝对抗的准备。
否则年世兰就算拼出了命,也不能致使年羹尧手下的人,越过他行事。
至于年羹尧愿意与安陵容合作的原因,也实在好解释得很:
皇帝在最开始就防着他,断了年家有子嗣的期望,他的命,必定是保不住的。
若是没有明主可投,她能做的,也只有费尽心思护全身而退。
毕竟皇帝愿意忍辱负重,画上几十年的时光与你演戏,到最后要的回报,可不仅仅是要人随意死去那么简单。
他年羹尧为大清付出良多,到死,恐怕要被史书骂上许久!
他本就性情高傲,自以为遇见能工大展宏图的明主,还未成为朝中第一武将,怎么能甘愿?
得知此事后,他在府中枯坐了一整夜。
他就算能够想得通皇帝一直忌惮他,也想不通皇帝为什么提防年世兰腹中的孩子。
他们可是汉人,即便被皇室赏赐,脱离了真正的汉人籍,得到的机会也少之又少。
若哪日有年家血脉的孩子想要坐上龙椅,大臣与宗室会越过皇帝,第一个不答应。
如今大清还未平稳,满汉之间的争端依旧许多。年羹尧知晓,这种矛盾,恐怕还要持续百年。
爱新觉罗家,是从山海关外打进来的满人。他们付出了血海深仇的代价,才坐上了皇位。
这份代价带来的恨意,或许过上几百年会自然消弭,这片土地上的所有人,都能将对方视为同胞,但如今,没有多少人可以轻易放下。
前朝,不就是推翻了外族,重新夺回皇权的汉人建立的吗?
所以年羹尧想破了头,也想不出为何会如此。
可他哪里知道,正是因为皇帝明白自己的皇位坐不稳当,各地总有人起义,才生出的毫无安全感的做法。
就连圣祖,在世时活得也不安稳。
因童年的恐惧,面对了外患,老年了面对各个出色的儿子,自然而然把他们当做了新的对手。
几番折腾下来,耗费了多少人力物力与财力?
大清作为王朝,年纪并不大,可这时,就被狠狠折腾了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