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相士张明德被凌迟处死,普奇丢掉了公爵,八阿哥胤禩则被夺取了贝勒的爵位(张明德坐凌迟处死,夺公爵,胤禩亦夺贝勒)。
这里私设,胤禩主谋私建赌场,谋取私利,暴利,获取大量不义之财,还想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䄉当替罪羊。
李卿卿借着闹事,搞事的缘由让康熙,既申斥了,八福晋郭络罗氏,又能罚的八阿哥胤禩,名正言顺。
毕竟像之前。康熙下旨处死明尚额驸一样,皇亲国戚犯罪一样也是死罪。
这是属于皇家的丑闻。
所以康熙在下旨惩处的时候,并没有公布,罪魁祸首是谁。
削爵位和禁足套餐已经是比较轻的了。
八福晋的阿玛,明尚额驸,安亲王府已经用了这样一条人命去填补过康熙的明令禁止了。
康熙对赌博持有强烈的负面态度,他深恶痛绝赌博行为。
康熙言道:“凡人处世,有政事者,政事为务;有家计者,家计为务;有经营者,经营为务;有农业者,农业为务;而读书者,读书为务;即无事务者,亦当以一艺一业而消遣岁月。奈何好赌博之人,身家不计,性命不顾,愚痴如是之甚?假赌博之名以攘人财,与盗无异……朕是以严赌博之禁,凡有犯者,必加倍治罪,断不轻恕。”
他认为,百姓应该专注于自己的事务,无论是政务、家计、经营还是农业劳动,或者是读书学习,即使没有其他事务,也应该寻找一种技艺或职业来消遣时间。
赌博不仅会让人忽视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还可能导致个人和家庭的悲剧,甚至危害生命。
同样对于赌博的措施,他也做了很多。
首先,康熙依法禁赌:他的禁赌不像以往的皇帝只是下道圣旨予以强调。
而是首先去完善禁赌的法律,然后再想方设法使禁赌的律条“法在必行”。
例如把官员失察赌博明确为法定责任,用以保障禁赌法律的有效实施。
用法定的赏给制度来鼓励人们举报赌博犯罪,同时首次将货卖赌具纳入法律禁止的范围。
其次,加重对赌博的处罚:将赌博犯罪的最高刑“杖八十”改为:民人流三千里,旗人鞭一百。
后来康熙见到许多旗人由于沉溺赌博、迫于赌债而陷于贫困。
因此,为保持“八旗”这支统治大清的中坚力量,康熙对旗人赌博犯罪的惩治更加严厉,凡旗人赌博犯罪加民人(百姓)一等,借以达到维护“国家根本”的目的。
第三,康熙之禁赌,其最大的特点是始终严查赌博、从来没有放松过的。
对赌博盛行这个千年痼疾,要想根除它,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也不是一代人所能解决的。
赌博就是赌命一样在玩命,上瘾的很。
禁不了,只能尽量减少赌博带来的危害。
所以,康熙在其在位的六十余年间,不仅坚持不懈地查禁赌博,而且为保证其禁赌事业后继有人,还时常将禁赌的道理用来教训其子孙。
康熙对于子孙训示的时候,“每当视膳问安之暇,莫不随时示训”,其中“严赌博之禁”就是训示的内容之一。
康熙的态度对赌博一直很明确,又痛恨。
所以李卿卿上的折子里,证据链,主谋,帮凶,整一个大案的所有详细,李卿卿都捋清楚呈给康熙。
加上胤禛和太子胤礽的调查,搜寻出的大量银钱,在哪个钱庄,谁的名下,一一都没有冤枉了八阿哥胤禩。
康熙对胤禩大为失望,为了牟利,不顾百姓的安宁的生活,(赌博伙计做庄出千)诈骗赌金,祸水东引,让九阿哥胤禟打理赌场,以醉春楼为掩人耳目,十阿哥背后做势,一环接着一环。
利用兄弟。勾结其他官吏同党同污合流,大量牟取暴利,因次还惹出了不少事。就是前文讲过的乌雅氏一族,族人背靠德妃娘娘的权势,逼良为娼,强迫入青楼为妓,等等恶事。对比下来,卖儿卖女都是小事了,主打一个卖的人没有良心,买的人也没有良心。
胤禩还不用出钱,出力就得了那么大的利益。
这事若不是,没有继续往下深查,只查到了九阿哥胤禟的话,这个锅只能胤禟背。做个替罪羊。
大半的银钱都进了他的钱袋子。
这怎叫康熙不气,不怒。
李卿卿搞的这些事,康熙都觉得她是故意搞出这个事情,让他下这个台阶了。
难不成这个小丫头,能掐会算,预卜先知?
那天梁九功去雍亲王府颁了赐名圣旨回来,还挺高兴的和他说了。
众位阿哥福晋们在雍亲王府,喜气洋洋,相处的和睦,康熙还挺开心的。
多少年也没有见过。这些儿子们,他们可以相处的和睦,开开心心的一起聊天。
没有想到这样的开心并不长久。
然后被打脸了。
第二天上朝的时候就看见了。
(私设时间线往后推了十年,但是年龄没有,胤禛三十,三十五岁登基,雍正史上是四十五岁登基,时间线在置顶评论里有。)
雍亲王胤禛,恒亲王胤祺,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䄉,脸上都挂彩了。
康熙倒是挺好奇。一向死不对付的三个人。居然还一起打架了。各打各的下手还挺狠的。专往脸上打。
胤祺居然也去拉架了。所以脸上挂青。
康熙好奇的不得了。然后,朝堂上除了黑脸的八阿哥胤禩,吃瓜的十三阿哥胤祥。
醉酒后劲儿头疼,还在懵乎乎的太子胤礽和大阿哥胤禔,在线吃瓜。
最好笑的是,胤禟现场参了雍亲王胤禛,做事不谨,严苟过头,殴打皇子。
明珠和索尔图都懵了咋回事啊?
还有这样的戏看?
两个人在朝堂上互怼着。谁也不让谁,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势必要让诸位大臣或者是让康熙给他们评评理。
到底是谁的错,胤禟一直在参胤禛,胤禛更是发挥了雍亲王在朝堂上的形象。
死追死究到底。
八阿哥胤禩冷眼旁观,看着胤禟参胤禛,胤䄉也加入其中,故意混淆视听。
这时候他们的演技比在府里的时候要真多了。
反正他们三个的形象一样,在朝堂上都是敌对的关系。
谁也没有怀疑过。
说着说着肯定是越来越激动啊,这样才逼真呢。
借此机会他们也在发泄着对彼此以往的不满。
假着假着就真了。没有人觉得是一场戏。
饶是康熙也没有怀疑他们。
认真的吃瓜。
太子胤礽自然是帮着胤禛的,大阿哥胤禔倒是站在一旁观察着八阿哥胤禩。
好奇他怎么没有上前给九阿哥胤禟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