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高挂夜空,银色的光辉温柔地洒在潺潺流淌的小溪上,正逢中秋团圆之夜,家里人个个心怀喜悦,满心期待着共聚一堂的温馨时光。忽闻父亲那响亮的嗓音响起:“来来来,大家快来尝尝这冬瓜糖夹肥肉的月饼,特色美味!”话语未落,只见他手中托着月饼,脚步轻盈地小跑向餐桌,那模样颇有些孩子气。爷爷见状打趣道:“哎呀,你悠着点儿,多大个人了还这般毛躁。”我和妹妹在一旁瞧见这场景,忍不住捂嘴偷笑起来,而妈妈望着爸爸那憨实的模样,也情不自禁地露出了微笑。
大家伙儿常念叨,纵有万般美食,也抵不过记忆中那份故乡的味道。在我们老家,提起“肥肉冬瓜糖月饼”,那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一款地道特色月饼。这月饼呀,跟市面上那些精巧的小礼盒月饼可大不一样,个头儿足足是它们的两倍,实实在在,沉甸甸的。打开一看,嚯!里头满满当当塞着的是咱家独有的冬瓜糖和肥肉馅儿,那叫一个实在!冬瓜糖晶莹剔透,甜而不腻,带着一丝清新的瓜香;肥肉更是诱人,经过巧妙处理,肥而不油,香滑软糯,一口咬下,满嘴都是醇厚的肉香。再配上点点黑芝麻镶嵌其中,增添一份香脆口感与迷人香气,既中和了甜度,又丰富了层次,让人一尝难忘,回味无穷。所以说啊,这“肥肉冬瓜糖月饼”,不仅是咱家乡的味道象征,更是承载着乡愁与团圆情思的独特美食。每当中秋佳节来临,家家户户都会摆上这么几块,一家人围坐月下,品着这满口乡味的月饼,甭提多美啦!
我爸刚把月饼整整齐齐码到桌上,我眼尖手快,立马扔下正啃着的鸭腿,顺手抄起一块月饼,毫不犹豫送入口中。一口咬开,嘎嘣一声,率先蹦出来的冬瓜糖甜脆无比,瞬间抓住舌尖。紧接着,醇厚肉香瞬间爆发,犹如一股洪流直冲鼻腔。我小脑还来不及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甜蜜盛宴做出反应,浓郁芝麻香便汹涌袭来,精准无误地击中我的每根味觉神经。“没错,就是这个味儿!”耳边响起老爸那满意的低吟。
正在美滋滋地享受着佳肴美食,突然,外面“噼里啪啦”地炸开了鞭炮声。那时候我还小,对为啥过年、过中秋非得放鞭炮是一头雾水。但说实话,这问题没在我心里占啥分量,比起琢磨鞭炮,我更痴迷于眼前的美食。每当这个时候,大人们酒足饭饱后,总爱围坐一桌,推杯换盏,继续他们的饮酒时光。于是乎,我们这群小孩就被频频催促,让他们快点扒拉完碗里的饭菜,好腾出位置给那些等着举杯畅饮的大人。这我就纳闷了,为啥非得我们火急火燎地闪人?心里头憋着这股子不痛快,难免会闹些小情绪。可胳膊拧不过大腿,不论我当时多么义愤填膺,终究逃不过咱爸那铁砂掌的教训。一顿胖揍下来,我也只能乖乖收起脾气,老老实实听话。
我悠哉游哉地踱向小院门口,前一刻还憋着一肚子气,下一刻却被如诗如画的月色彻底迷住。恍惚间,我已经倚靠在门边的老树下,沉醉在这静谧的月色中。没过多久,耳边传来伙伴们热情洋溢的呼唤:“娜娜姐姐,快来一起玩呀!”每逢佳节,嬉戏玩耍可是孩子们不可或缺的欢乐源泉
玩得汗流浃背,口渴难耐,我一溜烟奔回家找水喝。不料,刚进门便撞见奶奶正打着电话,絮叨着:“你自己在家整点吃的吧,过节也不见你人影儿。”话音刚落,电话那头传来叔叔熟悉的声音:“晓得了晓得了!螃蟹就不必啦,把咱那儿的月饼给我寄点来就成了。”这叔叔啊,早些年跑到上海打拼去了,如今在上海滩也算是混出点名堂,开了家自己的理发店。只是人红事多,逢年过节生意火爆时,他哪还顾得上回家团圆,常常是留守店里忙活。
晚上八、九点钟,正是皓月当空、光华璀璨之时,家家户户门前热闹起来。小桌椅齐刷刷支起,仿佛在邀请明月共度良宵;月饼,这中秋之夜不可或缺的主角,静静地躺在盘中,散发出诱人的香气。此时,云雾悄然散去,那轮圆月仿佛瞪大了眼睛,从高高的夜空中注视着人间一幅幅赏月画卷。瞧,孩子们欢天喜地,大口咬下香甜的月饼,满嘴的幸福滋味让他们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老人们则悠然围坐,手执茶杯,一边品茗,一边畅谈着岁月的故事。他们的笑声、话语,连同那茶香,悠悠飘荡在静谧的月色之中。这一幕幕温馨、祥和的人间画面,既是人们对中秋佳节的深情庆祝,更是赠予那高挂天际、静静俯瞰人间的圆月的一份厚礼——这就是我们生活的世界,在这月圆之夜所展现出的美好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