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轻小说 > 杳钟声晚
本书标签: 轻小说 

向须臾(3)

杳钟声晚

*封建王朝架空时期

🦢溪山路隔烟尘外,觞咏身疑梦瘕中。

——

游澜清令人吧那知县压回了京城内检司的狱中,顺带着把那名单一齐送回,自己留了备份,原版给了皇帝

“几日前那雨才停,现下又开始落雨,都不好出门了”

“还想着出门,再这么下下去家都快被淹了……”

……

天空的一边又暗了下来,方才雨刚小些眼下又要下大,游澜清两人现在正坐在太守府,太守不像知县那般毛毛躁躁的直接把人迎进门,而是下人带到会客厅等上一会才才来

“我知晓游大人来这是为了内检司的印章,下官就不弯弯绕绕的说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直接给您,我还知道大人想问什么,太守府损失不太严重,几天前就修好了,但我觉得不仅仅只是为了印章和问个问题”他自顾自坐在主做上,拿出了印章放在茶桌边上,随后就见蓝锦起身走到门口去了

“是,太守聪明,消息也灵通,既然知道这么多大概也知道富梁县知县干的那些事了?”

“……自是知晓”太守顿住一会,手上摆弄着茶具回答道

“那太守没什么想说的?”

“没什么好说的,下官多嘴,敢问那些个被拐来的人怎么处置的?”

“帮他们找了营生。”

“游院长,能活下来的营生……那么好找吗……”

突然间,耳边的声音是和那天在皇宫中听见的雷声一样的,当雷声渐渐小了,直至听不到时突然大雨滂沱,哗哗地划破空气,天迅速的暗下

游澜清不疾不徐地端起眼前的茶杯,细细品了一口温声道:“我也不是大善人,在这世道求的是独善其身,我只不过是指了道,而活不活得了命……”他盯着方才没有喝完的茶顿了顿复了又开口道“不关我的事”说完便扯起一抹微笑,说完伸手把没喝完的半杯茶倒在了茶桌上

“这茶不好,换一种吧”

“我不信你是只求独善其身的人,不然在山里住了十年为什么出来”

“这茶不好,可泡茶的水不错,但是因为茶叶不好,这茶水也就不好了,这茶……要换,你聪明,知道什么茶是好茶”

“下官过几日换,到时亲自送与您住所”

“人来就好,差不必送了,怕有人馋着送来的好茶突然拜访将茶掳了去。”

游澜清说完外面的闪电劈下,轰隆声音随之而来

“当年如果……”

“当年没有如果,故人终是故人,好久没见,就不谈往事了。”

“那就在下官这住下吧,外面守门的大人不进来吗”

他们两人真在太守府住了一晚

……

“回京?”

“不然?你还想在这里干嘛”

游澜清一大早就在收拾东西,蓝锦还特纳闷,结果游澜清说要回京,蓝锦当然不会不舍的,只是以为游澜清会在这多住几天,毕竟是他自己说这里舒服的

“我不想干嘛,就是还以为你会在这多住几天”

“别废话,回京复命了,好不容易碰上雨小些赶快走,到时候别这边搬着行李还要淋雨,现在走至少可以干着出发”

“……行……”

当他们离开后,太守在收拾房间的时候见到沾了水渍的纸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

朝堂上各位大臣整齐的站着,游澜清与蓝锦一同在队首中间站着

“臣,参见陛下,陛下万福金安”

“此次江南之行可还顺利?”

“回陛下,此行一帆风顺,还顺道捉了几个拐卖人口的人,前几日已呈给陛下,不知陛下可看了?”

帝王坐直身子,正色道“看见了,按律法办吧”

“全由陛下定夺”

朝堂上井然有序一直到了下朝的时候

大殿里

“叫游澜清过来”

“是……”

游澜清踏进殿的那一刻一股熟悉的感觉涌了上来,来告诉你去见驾的是那天哆哆嗦嗦跪在地上的小太监

游澜清在见到皇帝的时候装模作样的跪了下去,头紧贴着在地上的手背

“臣,参见陛下”

“起来吧”

“谢陛下”(作者乱入:好尬啊😓)

游澜清听见便立马起了身,站在原地不动了

“过来说话”

“你那折子,朕看了,但还没做处置,你抓住的,就你自己安排好了”

“是”

皇帝不说话了,而游澜清也不动口,两人就这么僵持着,最终还是皇帝憋不住问

“……印章呢?”

“回陛下,在这”

游澜清边说边从自己的袖口掏出来一个印章,放在了书案上,皇帝伸手想要拿起来,游澜清却一把按住不让碰

“陛下,内检司的院长是我,先皇创建的内检司不受皇室控制,故而这印章便是不需交于陛下,臣也不敢劳烦陛下,臣自个保管便好。”

皇帝听了这话有些怒气,但手还是收了回去

“那是先帝的规矩,如今的皇帝不姓齐!姓的是黄!”

游澜清挑挑眉不以为然的道“陛下,如今的皇帝最开始应该是姓蓝……不是吗?”

皇帝明显愣了愣,想起来去事后反应过来突然暴怒

“这是蓝锦自己不要的!”

游澜清还是一脸淡然,面对皇帝的怒火只是往后推了推,顺带把压在手心底下的印章拿走放回了怀里

“生气没有用,这是不可改变的事实,蓝锦不要皇位是因为他想要人情友谊,本来想再择新皇,而你突然一把揽去……我早便说过,你不适合做皇帝”

在皇帝心里藏了十几年的往事突然被挖了出来,是事实,可他不愿意承认,又进一步转化为火气,本来就在气头上的皇帝掀翻了桌子,动作大的碰到了一旁的烛台,上面几个蜡烛尽数掉落,烛台滚了两圈,地上的蜡烛灭了一半,地上一片狼藉,折子也铺了一地

“那又如何,如今王座上的人是我!”

原本看着地上的眸子抬了抬,恹恹地扫了一眼眼前人,后有垂下了眸子开了口

“陛下消消气,王座上的人,是可以换的……”

“你不怕我废了你?”

“要废,早便废了”游澜清走到烛台旁,将烛台扶了起来,没有管蜡烛“再说了,十年里您如何确信,臣什么都没有做呢?”

皇帝较 刚才冷静了一点,抬步向游澜清走来却在被掀翻的书案那停下,抬脚跨过了书案,眼睛锁定了一个地方,弯下腰捡了起来,那显然是之前查拐卖案的一众名单,在里面还夹着一张纸

那张纸上是受害人的名字以及身世或者样貌特征,这张纸是游澜清自己收着的,不知道皇帝是怎么拿到的

“游澜清,我不知道你在太守府和那太守说的话是不是真的,但是那些话确实很有说服力,不过……你并不像那话说的,事实是你很在乎那些人……缘分已尽,确实该散”

“来人,端盆火进来”

不一会侍女就端着火盆进来

“想要的话,就自己捡”

游澜清看着皇帝手里的名单,眼睛尖的看出那份名单和自己写的名单的出入,知道这只是伪造的,不过还是在装给皇帝看

……

在蓝锦的屋子里游澜清的手正被蓝锦捣鼓着

“你是真不要命了”

“命这种东西,有时候越珍惜死的越早”

蓝锦听了这话突然笑了一下“这又是哪门子的歪理?”

“不算是歪理,实践得出的结论”游澜清轻笑一声,抬起手放在自己眼前晃了晃

从外面走来了一个人,迈着小步弯着腰走了进来,待到他慢慢靠近才看清那是那个小太监

蓝锦看见他穿着宫中的衣服,立马站了起来

“怎么?他手都差点烧焦了还要怎么样?”

“安啦安啦,是我叫他来的”

……

此时皇帝的寝殿里端坐着一个人,耳边传来一阵脚步声

“老师”

“陛下,不知此次唤臣来是什么事?”

皇帝的手在袖口掏了掏,扯出了一个竹简,半展开自己看了看,又转了个面使文字正对着帝师,在桌上直接铺开

“老师,上次游澜清谋反的理由是什么?”

“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

“上次他以这样的理由光明正大的起兵,这次理由都不给了,直接在我面前说皇位要换人,我不相信他在这十年里只是在皇宫外养了人。”

帝师的手原本在向嘴边喝茶,听见这句话的时候停在了半空

“陛下这是在怀疑我?”

“老师别这么说,老师可是是安国壮大的大功臣,生活质朴,深受百姓爱戴,朕甚至是先皇如若没有您这国家都走不到这么远,还走的这么好。”

皇帝说完坐在了帝师的对面,给自己斟了一杯茶,细细品了一口复的开口说“可是您是这种人,游澜清也是,他不相信我是好皇帝,您……您会不会和他的想法是一样的?”

“陛下说笑了,臣必当追随者陛下……”

皇帝似是有些不耐烦,皱了皱眉,忽的哼笑了一身

“老师今年多大年纪?”

“回陛下,臣六十有三”

“老师年纪大了,该回乡好好休息了……哦不对……老师是奴隶出身,是先帝用五张羊皮换来的,没有家,不过老师,皇宫就是您的家,这几月里老师就安心养老,学生有问题会直接去您那问的。”

……

“他还不算是很蠢,至少知道帝师有问题。”

“这还不蠢?你都快把答案怼他面前了他才猜出来,你给人送竹简直接就是让帝师写,还不让他掩饰的……

不过皇帝倒也是蠢到了一定的地步,这么明显的字迹问题他是一点不怀疑,直接就信了。”

“别这么说嘛,毕竟是做了十年安稳皇帝的”

“切,十年的皇帝一直都是太后在出谋划策,我就想知道以他自己的实力多少年是够他嚯嚯的。”

(这个地方是游、蓝两人对话,文笔有限不太好插入旁白,第一句是游,然后一人一句)

……

游澜清这时正坐在屋里喝茶,门被打开,意料之中的是蓝锦,意料之外的是富梁县的太守

蓝锦刚推开门看见游澜清就开口说“帝师 死了”

可是游澜清听了并没有像蓝锦那样的情绪激动,他一如既往地品静,放下了方才喝了一口的茶,扯起了嘴角说:“之前的那场雨只断了颗树,马上……马上就要刮一场可以卷走屋子的风,下一场淹没屋子的雨,到时候……我不会想要任何一棵树好好的立着。”

游澜清眼中闪过一丝狠厉,蓝锦和太守心中都明了,十年前的事要重演,原班人马再唱一样的戏,只是少了一位以一敌百的帝师

太守将袖中的两张纸放在桌上,一张沾了血,一张有水干透的痕迹

“壮岁旌旗拥万夫, 锦襜突骑渡江初。 燕兵夜娖银胡觮,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说实话,你们两个是很像的,就比如喜欢在离别时写首词。”

游澜清只是笑了笑,没再开口了

……

上一章 向须臾(2) 杳钟声晚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