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说表现,杨戬其实也只是中规中矩。成绩不算优异,但是其中窥得的资质却是上佳。
不过在幻境中杨戬的表现却让他们不算满意。神仙寿命悠长,这种在神仙里面稀缺的、不愿意拖累旁人的人他们也见过,说不上是觉得对方蠢还是满意对方的识趣,总之,在这种特质出现在阐教中人身上时,所有的一切就变成了痛心疾首。
怎么能有靠山不知道靠呢?着实需要教育一下。
杨戬入了阐教山门,便有一个穿着白色羽衣、衣摆袖尾等处染着墨色的童子上前,这童子生得玉雪可爱,一双眼睛圆溜溜的、灵动非常,头上带着一根红色发带,便更显得他讨喜。
这边是元始天尊座下的白鹤童子了。
白鹤童子带着杨戬向前走去,只见周围景色变换、一步便已经是一段距离。原来是玉虚宫内架云实有不敬元始天尊之嫌,平时也就罢了、现在阐教弟子正经的集会,如此还要架云岂不是自找不痛快。故此,白鹤童子才带着杨戬纵地,虽然麻烦了点,但是却也不算什么难事。
穿过长廊,只见一恢宏大殿盘踞在高处。
从鸿钧开始,道场就讲究一个气势恢宏、壮美庞大,其景要雅、其质要玄,其气要清。如此超脱凡俗想象的宫殿,人力实在难及。而元始天尊又恰好不是个内敛的性子,所有玉虚宫在恢宏庄严之余又多了许多金碧辉煌,看起来红墙绿瓦、雕梁画栋,金饰亮晶晶的发着光,有锐气环绕、金光笼盖,正中一个古朴牌匾,上书玉虚宫三个大字。杨戬视线滑过这内里方正外形潇洒的三个大字,几乎要被摄去心神。
“回神!”白鹤童子低喝一声。杨戬没有修行过,贸然见到其中道意很可能会迷了心智。
守在门外的是两个侍女,这两个侍女生得一般模样,花容月貌、气质雍容,身着一身烟紫带粉彩的裙装,层层叠叠、繁复艳丽。见白鹤童子带着杨戬过来,两人盈盈一笑,一齐打开了门,举手间是一阵牡丹花香。
这是牡丹仙子,元始天尊所养的仙葩所化。
又过了一段路,穿过几道大门,这才到了殿前。
白鹤童子先通报进去,然后才带杨戬入内。
举目一看,之间一玄衣神仙坐在上首,并无太多富丽装饰,头戴黑金冠、腰坠白玉佩,衣服上是黄色提纹,绣着玄妙符咒。这神仙看上去是青年模样,却有经历了岁月之后的苍然之气。其威严让人不敢直视,杨戬怕冒犯了神仙,也只是看了一眼便罢。
其下便是元始天尊近徒。这阐教神仙各个气质不凡、容貌大气俊美,有正气凛然者、有阴沉精明者、有冷然桀骜者、有阴柔秀美者。霞光辉映,云气绕身,若不是亲眼见得,又怎知世上还有这许多灵秀人物。
“杨戬贸然打扰诸位仙人,实属冒犯。”杨戬虽惊叹昆仑山中神仙的容貌气度,却也并不卑弱。一来他不修仙,也看不出来这些神仙修为如何;二来杨戬自己的母亲就是神仙,对这些仙人,他虽敬、却很难生的出羞惭与畏惧之感。甚至因为玉帝,杨戬对神仙的印象不算太好,只不过现在他有求于昆仑神仙,自然不会一边鄙弃一边又想讨好处,加之有幻境的影响,杨戬甚至还对这些阐教神仙很有好感。“然杨戬身负仇恨,听闻昆仑山有神仙,便想来此寻求机缘,若是幸运、能拜入哪位仙人门下已是大幸。”
“这么说来,你想拜入我阐教门下,只为报仇?”元始天尊的声音不辨喜怒,却让杨戬感觉到了危险。“你仇人为谁?”
“杨戬自知为报仇而拜师不够心诚,然大仇如此,杨戬若是不报,又有何面目苟活。”杨戬又是一拜,“不敢瞒诸位仙君,杨戬的仇人,在神仙之中也是颇有地位,杨戬是定然要去报仇的,只怕以后就算杨戬自请脱离师门也难免会牵连到旧人。在下此言绝无他意,只是杨戬本就知道可能会牵连诸位仙人还来拜师、心中已是愧疚,自然该说清楚的。”
一番话倒是真诚,只是未免太傻。一群仙人心中已有分寸,傻了点倒是无所谓,以后还能再调教,可是这番资质心性却是难得。看样子也是个忠正重情的,收作徒弟当是美事。
元始天尊也是这么想。不过对于杨戬的去处,他心中早就有了决定。只不过他不能做的太直接。一来虽然元始天尊相信玉鼎理解他的苦心,却不得不留有余地,二来他现身指点杨戬本就目的性太强,若真一直安排到底、反倒不是美事,说不定就命运弄人,杨戬不再是玉鼎的蛛丝了呢。而且本就是有目的的施恩,他既然已经做了手段,又为何非要让杨戬觉得自己早就被人安排好了,反而消减其中情谊呢。
“我阐教又何曾会怕那些神仙。”元始天尊冷笑道,随即和缓了神情。“你与我阐教有缘。既如此,你自己选个师父吧。”
元始天尊的一句话说愣了杨戬,也说愣了其他人。便是一向事不关己的玉鼎也有些意外,他还以为元始天尊会直接把杨戬交给他。不过万事还是随缘最妙,师父他修为高深、对道意领悟的也精透,会如此也并不奇怪。玉鼎遂又平淡了情绪,只垂眼看向案上莲花香插的花纹。
杨戬并不熟悉这些神仙,修为深浅不知,脾气秉性也不知。只不过无论修为高低,来指点他肯定是足够了。而这些仙人,何时轮到他杨戬来指指点点。
“贫道最是善战,座下弟子也少,你不如来贫道门下。”广成子率先开口道。
“弟子少?你一堆的弟子都被你拉来处理教务了,连之前的弟子都无暇管教,又如何管得了新来的。”赤精子讽刺道,随即,他又看向杨戬,“贫道座下没有几个弟子,而且我又是个没耐心的,你自己思量吧。”
惧留孙不想收弟子,黄龙真人自知修为平平、而杨戬与玉帝有仇,倒不是说怕被牵连,只是他实在教不了什么,反而耽误了杨戬。
杨戬的市场倒是不错,许多人都愿意把他收到门下。于是这个介绍自己、那个开口搭话,让杨戬越发不知道该如何选择。
“得了吧,要说剑术最好的,那还是玉鼎师兄。玉鼎师兄最是善战,杀出了个血色名声,负责耐心不说,门下还一个弟子都没有。谁又能比得过玉鼎师兄。”
直到不知道是谁搬出玉鼎,玉虚宫大殿顿时一静。
虽然玉鼎的确超凡,但是你夸他什么不好,说他耐心?不过……也算吧。玉鼎淡漠如平静时的海面,纵使再出格的事也引不起他的波澜。
元始天尊是喜的,其他人是恍然大悟。
之前玉鼎一直不收徒,也很少出现,所以到了现在,大家都习惯性觉得玉鼎不会收徒,忽视了玉鼎。要是真说起来,玉鼎纵有千般不好,也的确是个还算不错的师父,前提是能受得了玉鼎的冷和太过激进的教育方式。
杨戬随着众人的目光看去,只见一个穿着浅青色广袖长衫、外罩雪色纱衣的神仙。
他比任何人都符合人们对神仙的想象。
高坐云端、不染纤尘,端的是一副波澜不兴,恍若是水中月、风中花,不可触碰、不能直视。像是玉雕金铸的美人像,荣辱无所谓,是否有人真心供奉也无所谓,更不会让红尘沾身。
这是一个纵使被埋在泥地里面也依旧霞光万丈的仙人。
感觉到杨戬在看他,玉鼎抬眼望了过去。
杨戬这才发现,这位真人生得一副好容貌。可容貌也不重要,最引人注意的是他清凌凌的气质,让人总想碰一碰、又不敢上前。
听其他人的说法,这位仙君的修为也是高深,而且极为善战。杨戬不在乎他严苛与否,想要得到、总该付出,这都是他应该做的。况且师父严苛,也是为了让徒弟更好。现在都是弟子求着师父教导,只有怕师父不教的,哪来的嫌师父严苛的道理。
于是,杨戬迈步走向玉鼎,很有分寸的在离玉鼎不算太近的地方停下,对着元始天尊和玉鼎各是一拜。
“杨戬想拜入这位仙君门下。”
高高在上的仙君投来漫不经心的一瞥。
一直到玉鼎带着杨戬回了玉泉山,其他人也没反应过来。
杨戬……一眼看中了玉鼎?而玉鼎,竟然也同意了收杨戬为徒?
诸位神仙对视一眼,只觉得好像看了一场荒唐戏一般,迷茫又无力。
难不成是玉鼎年纪大了,开始想要热闹了?
把这个荒谬的想法抛开,一群人带着疑惑和好奇,各自回到了各自的洞府。
虽然元始天尊的态度很明显,就是想把杨戬塞给自己做弟子的,甚至元始天尊还在幻境中做了一点手脚。但是玉鼎其实也并没有觉得杨戬就会选择自己了。
不过既然杨戬选择拜入他的门下,玉鼎自然也会好好教导这个徒弟。这里面没有什么目的可言,只是身为人师的责任。
玉泉山不似玉虚宫繁华。
这座山上终年布满冰雪,雪是由法力凝结而成,冰寒刺骨,主峰更是寒凉无比,就算是神仙也会觉得冷,却步在这座孤峰之外。要不是在路上玉鼎就给杨戬施了一记保温的法术,杨戬定然是坚持不到二人回到洞府的。
四处都是白色。这里一棵枯树都没有,只有一望无际的白,和偶尔凹凸不平的雪原在阳光下形成的灰色阴影。杨戬看了一会,便觉得眼睛开始有些难受。玉鼎似乎是注意到了,他抬手、轻轻点在杨戬的眼尾,便有一阵凉意升起,让有些酸涩的眼睛舒服了许多。
杨戬心中一片温暖。父丧母去之后,杨戬便再没有感觉到太多温暖。路上固然有好心人,可是他们只是偶然相逢,缘分用尽、便是各奔东西。杨戬就好似路上的飘絮,连栖身之所都没有,又怎么可能会有精力留心这些温暖、放松自己去品味其中情谊呢。
“闭眼”玉鼎见杨戬不适,便带着这个要拜自己为师的少年飞的更快了些。杨戬现在的身体是承受不住纵地金光术的,而玉泉山虽名为山,实际上却是一片山脉,所以才慢了些。玉鼎揽住杨戬,寒风被挡在广袖之外。
杨戬听话的闭上了眼睛,脑海里却依旧是一片亮晶晶的、苍茫到有些凄孤的雪原。
人生活在这种地方,如果不是会变得极其冷淡、就是含有无尽的哀怨。杨戬觉得,神仙应该也是如此。再想想玉鼎,这样一个冷淡到比白玉美人还像石头的人放在这片孤高的雪里面,倒也相得益彰。壮美宏大的雪原好像也沦为了背景,不配再得到人们的注意一般。
就在杨戬胡思乱想时,他们已经到了玉鼎的洞府。
这洞府坐落于山洞之中,看上去简陋的过分。只是进去之后才能知道,其实里面并不寒酸。有闭关之所、书房茶室,里面又有一卧室,卧室里面没有太多的温软铺设,倒是更像一处可以休息的修炼之处。
再往深处,还有几件收藏药物和法宝之处,只不过玉鼎对法宝兴趣平平,所以只有药庐填的比较满。最深处,则是一眼温泉,周围用五色的圆润石头铺着,热泉蒸腾着水汽,清澈的好像不存在一样。
杨戬便被玉鼎放在了热泉旁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