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这个孩子还不错吧?”
玉鼎听到了元始天尊的传音。他面上毫无波澜,依旧是一副玉雕的人像一般,没有丝毫活气。见元始天尊一副得意的样子,玉鼎已经知道了自己的师父的打算,也知道这个徒弟元始天尊是想塞给他的。
虽然一直没有收徒,但是如果元始天尊想的话,玉鼎其实也不介意自己收一个徒弟的。
只是他很有自知之明,玉鼎知道自己就不是个适合带徒弟的,什么体贴温和、耐心包容,没一个词适合用来形容他。但是玉鼎确实很负责,也不会毁人弟子就是了——前提是对方确实能忍受得了玉鼎没有一点温情的手段。
玉鼎低垂着眉眼,让人看不出他在想什么。只是元始天尊却很是满意。只要玉鼎没拒绝,那就是同意了。
在杨戬出了那种玄之又玄的顿悟之境后,这关也算是过了。而看上杨戬的人却也更多了。
不过现在说这些还早,接下来还有第三关。
这第三关却也不难,只是着实考验人性。
幻境给杨戬编纂了一段记忆,让他觉得自己已经拜入了阐教,同门对他都很不错,而他也修炼小成。其中快意自在,杨戬皆一一历过。就在这时,元始天尊把杨戬叫入了玉清宫,告诉杨戬瑶姬的现况——环境之中的瑶姬自然并不好过,在杨戬惊怒之际,元始天尊又说杨戬现在的修为已经可以去找玉帝报仇了。
但是现在其他人都敌视阐教,杨戬这一去,其他人会以此为借口来围攻昆仑。元始天尊不想阻拦杨戬报仇,但是杨戬也是昆仑中人,自然有资格知道这些。究竟如何,还要看杨戬自己的选择。
一群神仙面面相觑,就是没有一个敢说话的。
这对他们来说实在不是一个问题,不过这是因为他们是阐教中人。阐教嘛,一个比一个护短,不辨是非、不守公理,主打一个我有理我不饶人,我没理你也要反思一下自己,反正他们不在乎别人怎么看,一向是打了小的老得就倾巢而出。要是真的遇到这种事怎么可能还用选择,大家一起上就是了。
但是对这些没拜进元始天尊门下的人来说,事情就又不一样了。
既然不是阐教门下,那就是外人。外人有什么资格因为自己的事把阐教拖下水?如果他真做了这种选择,那阐教大抵是容不下这位的。但是如果真选择了阐教、轻易放弃自己的仇恨,他们又难免觉得对方懦弱或者心机深,是故意表演给他们看的。
总之,不管怎么样都不会全然让他们这些挑剔的阐教金仙满意。
就算是做选择的人也不一定就不后悔,他们往往总是会想自己选了另外一条路会不会就不一样了,但是哪里又会有十全十美之策。而旁观的人便更是能挑出其中不足,因为事不关己,所以更能挑拣其中利害。
杨戬也是为难。
他拜师就是为了救出母亲、给父亲报仇,可如今元始天尊和他的师父虽然没有阻止杨戬、杨戬却不能忘恩负义。他生活在父母身边也不过才十个年头,在师门却已经过了十数年,真论起来,也说不清哪边更难割舍。
可若是不去报仇,且不说辜负父母生养恩情、行此不孝之事还是否配做人,光是之前的那段愉快时光就让杨戬割舍不下。血脉恩情、天伦之乐,又怎么能是轻易就可以舍下的,就算会死在路上,杨戬也是无怨无悔,若是真的不能去平此夙愿,他意难平。
踟蹰半晌,杨戬正要说话,他的师父却突然引开了话题,元始天尊也从善如流、不再多言。
杨戬心知,师父了解自己,他定是看出自己不想放弃,师父一片慈爱之心,不忍让自己为难。杨戬叹了一口气,在心里骂自己不孝寡义,惹师父心寒。
虽然师父没说,也并没有让他选择。但是救母亲就会牵连师门,想不牵连师门就不能和玉帝作对、救出母亲。这时候的沉默就相当于做出了选择,师父师祖真心对他,师叔师伯们对他也很好,师兄弟们更是友好。而他,现在抛弃了这一切,甚至要把祸患带来。
没人怪他,没人想拦着他,也没人否定他。但是杨戬心里还是充满了负罪感,甚至羞愧到不敢抬头看向他的师父。
“徒儿不孝。”回到了自家洞府,杨戬突然跪了下来。他砰砰砰的磕了三个头,额头间一片青紫。
“你这是做什么。”雪色衣服的道人脸色陡然阴沉起来。
若只是为了之前在玉清宫的事,他们师徒之间一向和睦,又何至于此。他了解自己的徒弟,所以才越发气愤。
“徒儿虽然不成器,可也知孝悌忠信。母亲受难,杨戬不能不救,父亲蒙冤,此仇不能不报。若真视若无睹,杨戬又怎配为人。”杨戬挺直腰背,拳头却因为过于用力而颤抖。“只是,师父待我如亲子,杨戬纵使舍了这条性命也难以报答。杨戬与师兄弟之间又素来友爱和睦,断不能因为杨戬一己之私就牵连各位兄弟长辈。”
“所以。”杨戬双手交叠,伏在地面上。杏黄色的水合服铺展开,上面金色的绣纹好像也失去了光彩。“杨戬自知自己自私无德、不孝不悌,于公非但不能振兴师门、反倒惹来祸患,于私让师父劳心,惹师父伤神。”
“请师父,逐杨戬出师门。”
杨戬这番话的的确确是为了阐教考虑,更是为了他的师父考虑。有人投我以木桃,自然该报之以琼瑶。阐教对他真心实意,杨戬也不会故作姿态来利用师门众人。
他只不过是没考虑到自己罢了。
杨戬考虑了师门,顾及到了父母,想过了一切可能,就是没把自己考虑进去。为了父母,他可以身死道消;为了不牵连师门,他甘愿放弃自己身后的支撑和底气,孤身一个人离开。
只是杨戬这样的体贴和牺牲却并没有得到他的师父的赞赏,正相反,一向沉稳的道人大发雷霆,直言杨戬若真是想死,他现在就可以一掌劈了杨戬,不必再劳烦别人。
剧情的这种发展虽然没逃出昆仑群仙的预料,但是也着实让他们意外。
话人人都会说,但是真的面临困境的时候,又有几个人愿意放弃助力呢。杨戬如果不自请逐出师门,他的师父自然也会帮他。毕竟幻境来源于真实,而阐教的真事就是是非不分、极端护短。阐教中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抛开别的不谈,真成了局中人,有这么一个强盛师门永远不问对错的支持自己,人人都会心有底气而情生暖意。
杨戬有着幻境编造给他的记忆,所以,阐教有多护短,他是知道的;一个人去面对玉帝有多困难,他也是知道的。但是他依旧选择了离开师门,而且是在他不知道有人正在看着他的表现的时候。
虽然都不是什么正派的好人,但是看到杨戬如此,这些神仙还是有了好感。
“这杨戬的师父怕不是照着玉鼎师兄捏的吧。”太乙真人调笑道,虽然其实他才是师兄,但是他们这些年被玉鼎管束习惯了,这师兄也叫习惯了。而且玉清宫不按入门来排资论辈,玉鼎身为元始天尊座下弟子第一人,自然当得起一声师兄。“就玉鼎师兄掌法最好,不过要是玉鼎师兄想劈徒弟的话,应该是用不了一掌的。用剑就……唔——”
最终还是老好人黄龙真人抗下了所有,顶着玉鼎身上的冷气、捂住了太乙真人的嘴。
师弟啊,玉鼎的热闹看看也就罢了,这也是你能编排的?
不过黄龙真人其实没有意识到,玉鼎并不在意这些,而这冷气其实是元始天尊放出来的。
他这场幻境里面稍微夹带了一点点私货,捏杨戬的师父时融入了一点玉鼎的性格。没有照搬也不过是怕自己明示太过,到时候让玉鼎起了叛逆心,岂不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不对,怎么能用这种话来形容自己呢?元始天尊难得反思了一下他自己。
就是不知道元始天尊什么时候才能想起来,他的徒弟玉鼎其实并没有叛逆心这种东西了。
元始天尊想的甚妙,玉鼎这边已经意识到了他的想法,至于让他主动……这元始天尊还没敢想过,虽然他是为了玉鼎才想收下杨戬的,但是经过了三重考验之后,元始天尊也算是起了惜才之心,况且将来杨戬是要做玉鼎的徒弟的,他也不至于害了杨戬。真把事情做绝,万一杨戬在玉鼎那里受到冷遇,那岂不是因为他牵连到了杨戬。
既然不能让玉鼎来,那他到时候只能让杨戬自己去选师父了。杨戬的眼界经历本是与凡人无异,刚脱离幻境、一时半会怎么可能完全抽离出来,恐怕还残留着幻境之中的感情。乍见与幻境中师父有几分相似的玉鼎,杨戬既然有选择权、又怎么可能不选玉鼎呢。
元始天尊端起杯盏,装模作样的喝茶,掩住了唇边的笑意。通天还总说他没有脑子,只可惜没让通天看到他此等妙计。
放下了杯子,元始天尊设下的幻境也消失了。杨戬突然失重,身形一晃、不过并没有摔倒。
师父的怒火还历历在目,但是杨戬却怎么也想不起那张熟悉的面孔。寒冷袭来,凉风阵阵,他低头,看到了熟悉的衣服,又伸出手来,看到了自己缩小了的、与孩童无异的手。
不,不是与孩童无异,而是本来就是孩童。
刚才的种种,不过是像之前的天梯一样的东西,是考验他的关卡罢了。
虽然是如此说,可杨戬还是回不过神来。他刚失去父亲、被迫远离母亲,一个人出来流浪,还要提心吊胆的担心自己会被追杀,正是没有安全感的时候。幻境中的一切都让他眷恋,尤其是那个宠自己包容自己、又会严厉教导自己的师父。
真耶?幻耶?
这十几年他没经历过,阐教没有这个人,但是他的记忆是真的。
真假难分,重要与否也难分。
恢宏大门显现,杨戬甩开那些纷杂思绪,大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