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城的夜,是另一种人间。
花楹独自一人,凭栏立于一座临河楼阁的顶层。下方,是人潮涌动的繁华街市,无数红灯笼与缓缓升空的孔明灯交相辉映,将整座古城映照得温暖而明亮。
黑瓦飞檐在灯火勾勒下轮廓分明,远处宝塔静默矗立,河水倒映着璀璨光影,流淌着市井的喧嚣与生机。
各色商铺灯火通明,小贩的吆喝、游人的笑语、丝竹管弦之声混杂在一起,织就了一幅活色生生的盛世画卷。
她喜欢这样的热闹,置身其中,却又仿佛隔着一层无形的屏障,冷眼旁观着这红尘万丈。
晚风拂过她红色的衣袂,带来食物与脂粉混合的、属于人间烟火的气息。
就在这时,下方不远处一个露天茶摊上,说书先生醒木一拍,声音洪亮,清晰地传入她的耳中:
“话说那天下第一人,稷下学堂李先生,日前已正式卸任祭酒之位!带着刚收的小徒弟镇西侯府小世子离开天启城,自此……不知所踪!”
醒木再响,满座哗然。
茶客们议论纷纷,有感慨一代传奇就此隐退的,有猜测那位小世子有何过人之处能被李长生看中的,更多的是对这两位重量级人物行踪的好奇与种种离奇揣测。
花楹握着栏杆的手指尖微微一动。
李长生走了?还带走了百里东君?
这李老头,动作倒是快。
她仰头,看着又一盏孔明灯摇摇晃晃地升上夜空,融入漫天星火之中。
江湖便是如此,有人来,有人走,有人声名鹊起,有人悄然隐退。昨日还在天启城搅动风云的天下第一,今日便已成说书人口中的一段传奇,消散于江湖。
姑苏城的夜色温柔,灯火璀璨,映照着她清冷的侧颜。
下方说书人的故事还在继续,讲述着新的英雄、新的传说。
她端起手边不知何时温好的姑苏特产桂花酿,轻抿一口,甜香沁人。
深夜, 夜空如深邃的蓝绸,缀满了细碎的星光,一轮巨大的满月悬于天际,清辉遍洒。
河岸边,一艘古雅的楼船静静停泊,飞檐翘角,船内暖黄的灯光隐隐透出,与周围的夜色形成温柔的对比。河岸旁树木枝叶婆娑,在月光下投下斑驳的影。
楼船顶层,薄纱帘幔随风飘扬,花楹正坐在案前,指尖流淌出袅袅琴音,与这姑苏水乡的夜色融为一体。
突然,一阵清越的笛声由远及近,与她的琴音悄然相和。一曲终了,另一艘小船缓缓靠近,一道素白身影轻盈一跃,便落在了花楹的船头。
来人摘下帷帽,露出一张清逸绝伦的面容,眉眼疏朗,身姿挺秀,内里的靛蓝衣袍与腰间金带流苏在月光下更显风姿,正是柳月。
“你怎么在这里?”花楹有些意外,停下抚琴的动作。
柳月在她对面的蒲团上坐下,姿态优雅从容,语气温和:“我与墨晓黑相约游历江湖,刚好路过姑苏。”
“那墨晓黑呢?”花楹看向他身后空无一人的小船。
柳月面不改色:“他……寻人切磋去了。” 真相是,他在夜市人流中一眼见到她,便一路悄然跟随,才寻到此地。而墨晓黑何等识趣,自然找了个借口没有跟来。
一时之间,船舱内安静下来,只有河水轻拍船身的声响,气氛莫名有些尴尬。
花楹只能主动找话题,问道:“前些时日稷下学堂大考,天才云集,你怎么没想着收个徒弟?”
柳月微微一怔,有些不解地看向她:“我为何要收徒弟?”
花楹自然不会说出真实原因,只得随口搪塞:“我听闻此次大考有不少资质、样貌俱佳的女子,还以为……你会心动。”
柳月闻言,狐疑地打量着她:“在你眼里,我是好色之徒?” 他语气里带着点难以置信的委屈。

Mo琳琅感谢 187***372 的年会员,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