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人如何能与你相较?”
秦王轻咳一声,神色不自在地转移话题,没忍住碎碎念,“你如今又瘦了,从前脸上肉乎乎圆滚滚的,瞧着多好看?”
“……这不叫瘦,叫抽条。”
她捏了捏手臂上的肌肉,满意道,“软乎乎的肉有什么好的?瞧着多没有太子的威严呀?远远比不得辛苦练出来的肌肉,一抬腿就能把人踹成重伤。”
秦王:“……”】
[心虚版政哥:赶紧转移话题(。ò ∀ ó。)]
[哈哈哈哈哈哈!]
[政哥真的好爱幼崽时期的童年限定·肉嘟嘟婴儿肥版姮崽哦,真的很好奇,是不是长辈的审美都是圆润型?]
[能吃是福嘛!]
[长辈是这样的,有一种冷叫妈妈觉得你冷,有一种饿叫奶奶觉得你饿,我甚至都不敢带我家咪咪回老家去,本来就十只橘猫九只胖,再让我奶给投喂上十天半个月的,真成猪咪了。]
[不许这样说咪咪!就算是猪咪,也是可可爱爱的猪咪(星星眼.jpg]
[虽然但是,明明姮崽几乎可以说是政哥手把手带大的,但直到现在,我每次看到政哥对着姮姐唠叨啰嗦得像个奶爸的时候,都会产生一种幻灭的感觉(挠头.jpg]
[我懂~画面太温馨了,就跟我们和妈妈爸爸相处的感觉一样,政哥身上的人味儿浓郁到他的人设都有点崩了。]
嬴政:“……”
他显然不能理解,于是没忍住和知韫吐槽,“我在她们眼里,究竟是什么样的形象?”
他是很冷酷无情的人吗?只是关心孩子就崩人设,不至于吧?
知韫眨眨眼,没吱声。
咳,刻板印象是这样的。
【“子房!子房你在吗?”
华阳太后丧仪结束,终于腾出空的太子殿下在征求秦王的意见后,迫不及待地组织人手开始搞事,在拉着刘季、萧何等沛县小团队嘀嘀咕咕后,她兴冲冲地来找张良,
她认真道,“我有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想要交给你,你愿意吗?”
正慢悠悠与自己对弈的张良挑了挑眉,了然道,“殿下想要李牧?”
“子房知我。”
太子坦然承认,诚恳道,“年初才定韩地,又逢曾大母薨逝,若无战机,今岁大秦不会再动兵戈,既如此,左右闲着也是闲着,我有点想试试能否让李牧归降。”
张良:“……”
他幽幽道,“我才亡了故国,殿下当着我的面说这些,真的好吗?”
“……啊?”
太子当即卡壳,神色间略有点心虚,好一会儿才慢吞吞道,“哎呀,这么见外做什么?子房如今在咸阳有官职有房产,既已傅籍,秦国才是子房的母国嘛!”
小小地替自己辩解一句后,她又问,“你现下很伤心吗?”
张良果断点头,“非常。”
“看不太出来。”
她以手支颐,笑嘻嘻道,“不过伤心也没关系,咱们可以将伤心转化为动力嘛,咳,那什么,虽然韩国亡了让你很伤心,但只要想到让隔壁赵魏楚燕齐也都亡了,是不是就不伤心啦?”
张良:“……”】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小良子:我怀疑她是在套路我,而且我有证据(微笑.jpg]
[虽然姮姐说话总是一套一套地忽悠人,但确实很有道理啊!]
[小良子在秦国都待了六七年了,而且也已经落户入籍,那么韩国只是他的过去,秦国才是他的现在和将来啊。]
[况且他各种人际关系都差不多构建完毕,又是姮姐的心腹,虽然目前只是太子属官,但等老一辈退下来,他自然而然就是三公九卿级别的重臣,前途那是一帆风顺,肉眼可见的光明。]
[来吧!让冷冰冰的六国变成暖乎乎的前途吧(奥利给.jpg]
诸韩君:“……”
赵魏楚燕齐君:“……”
神特么的化伤心为动力!神特么的让冷冰冰的六国变成暖乎乎的前途!ber,你觉得你们真的礼貌吗?
哈哈。
这辈子都没有这么无语过=_=
(笑一下算了.jpg)
[虽然有点不礼貌,但我想说,老张家五世相韩的含金量加起来都比不上小良子一世相秦。]
[先秦诸侯国无数,就算韩国作为战国七雄之一知名度比较高,但有名的韩王都没几个,更别说韩相,比如我,就只知道申不害(耸肩.jpg]
[我知道张平和张开地,因为千度百科里小良子的人物关系里有这俩,而且就在第一排。]
籍籍无名的诸韩君和诸韩相:“……”
虽然五世相韩但全靠儿子/孙子带飞的张开地和张平:“……”
真诚地提问——
她们是怎么做到用如此平淡的语气说出这么扎心的话的?
歘得一下,心都凉透了啊!
中年张开地和少年张平面面相觑——
照天幕所言,他们父子二人一个辅佐三代韩君、一个辅佐两代韩君,五世相韩下,可见诸位韩君对张氏的厚待和重用。君投臣以木瓜,臣报君以琼瑶,若说他们对韩国和韩王完全不忠诚,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至少,他们父子二人确实是从来没有想过要弃韩入秦。
但在韩国败局已定的情况下,非要让在秦国拥有光明前途的、三公九卿预备役的子孙放弃一切、离开秦国,为已亡的韩国而垂死挣扎……
那也没忠诚到这种地步。
说到底,韩国是姬姓韩氏的韩国,和他们张氏有多大关系?就算张良辛辛苦苦复韩,难道他还能成为韩王吗?
不能的。
若韩国在其余五国皆在的情况下复国,那么大抵是得到诸国的帮助逼退秦国,若无天大的利益能满足诸国,不会允许张氏取代韩氏为王。
若韩国在诸国皆亡的情况下复国,那大抵是胡亥赵高篡权亡秦,给了诸国遗脉可乘之机,既然是诸国遗脉团结复国,那么他们绝不可能允许张氏取代韩氏为王。
——既然韩氏能被取代,那么他们为什么不行?一旦让因功论赏取代血缘传承,所有的王室遗脉都会被淘汰。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不可能的。
综上,是跟随秦太子身侧,借着秦一统天下的良机积累功劳,按部就班、顺风顺水地在秦太子的提拔重用下成为天下的相邦,还是拼死拼活地赌上家族为韩氏复国,最后顶了天也不过是韩地一隅的相邦,很好选择。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如是而已。
【“李牧乃忠臣良将。”
张良避开所谓的“化伤心为动力”暂且不谈,只道,“殿下欲借去岁代地地动和今岁大旱、饥荒做文章?若果真想以此说降李牧,必不能对代地黎庶视而不见。”
“库中尚存有一批旧年的藕粉、菱角粉等可调用,与其堆积库中,不如拿来活人无数。”
太子神色自若,“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就算今年不动兵戈,至多一两年,赵地必然归秦。”
“殿下仁善。”
张良道,“只是这份援手的好意,李牧和代地未必肯接。”
“那我也认了。”
她轻笑,“我尚且年少,仍有赌上一把的意气与心性,就算输了,这点代价也受得起,阿父也愿为我兜底。”
张良:“……”】
[小良子:明明在谈正事,为什么突然就被炫耀了一脸(麻木.jpg]
[我勒个有爹万事足啊,姮姐的父宝女属性简直藏都藏不住。]
[总结:我还小,我有爹。]
[精辟(大拇指.jpg]
[确实啊,虽然姮姐是想试着以和平的手段招降李牧和赵国北地三郡,但某种程度上,辅助赈灾这种行为算得上是资敌了,也就是姮姐既敢想又敢干,还有政哥兜底。]
[然而成功的可能性确实大,谁让赵迁脑子进水不赈灾呢?]
[关于秦王政十六年的代地地震,史书上相关记载是“……代地大动,自乐、徐以西,北至平阴,台屋墙垣大半坏,地坼东西百三十步”。]
[很可怕了,虽然十五年和十七年秦国都有地震,但都在五级以下,而代地这次地震,按照“地坼东西百三十步”和“视地之白毛”来猜测,大概率在七级以上。]
[咱们现在的建筑物都有一项抗震等级的指标,而且各项物资充足,一旦某地发生地震等天灾,最近的官方救援能在半小时内抵达,第一批物资能在两小时内抵达,但那时候可没这条件。]
[本来大地震就死了好多人,农业生产也被破坏,偏偏第二年还赶上大旱,直接导致饥荒,远远超出黎庶的抗风险能力,这时候必须要国家机器下场救灾才行。]
[然而邯郸表示:救灾?救什么灾?接着奏乐,接着舞!]
[哈哈,把我给气笑了。]
[彼其爹之,简直就是类人群星闪耀时(白眼.jpg]
[有没有条件是一回事,官方肯不肯管又是另一回事,但凡邯郸肯拿出赈灾物资,李牧也不至于接受秦国援手。]
[老李是真没招了(笑:-D]
[活该亡国(微笑.jpg]
[赵亡之后,赵迁被流放到深山老林吃了好几年的土,等到大秦一统天下才被捞回咸阳,除了在亡国的时候就死了的燕王和魏王外,他是唯一一个被流放过的。]
[然而赵地的黎庶也好,归降的赵臣也罢,就没有一个在意他的。]
[介就是报应!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出来混都是要还的!]
诸赵君:“……”
突然就明白为什么代地从上到下都选择弃赵归秦、不战而降了。
脑子没病的人都会降!
虽然不太理解五级以下地震和七级以上地震具体是如何划分的,但诸赵君和李牧认字,能根据史料进行判断——
地坼东西百三十步。
若按秦国的度量衡,一步就是六尺,也就是说,地动之时,大地裂开七百八十尺的裂缝!
可怕。
俨然是天崩地裂的具象化。
严重到这个程度的地动,再加上紧随其后大旱和饥荒,或许还有地动后的疫病,用脚指头想都知道有多少黎庶无家可归、无粮食可果腹,挣扎在死亡的边缘。
结果你告诉他邯郸不管?
呵呵!
诸位赵君瞬间脑瓜子嗡嗡的,暴脾气简直压都压不住。
混账!狗东西!不肖子孙!寡人的江山尽毁在孽障手里,竟还有脸活着,怎么不去死啊!
(咬牙切齿.jpg)
李牧和代地黎庶:“……”
谢邀,目前已经不想去思考赵王究竟是人还是畜生,他们只想立刻马上让这个狗东西滚蛋,别来沾他们的边!
搞笑。
这真是天下最好笑的事情!
人家秦国地震,秦国的太子和诸宗室贵族子女都无惧无畏地前往震区,争分夺秒地疏散黎庶、保其平安,咸阳的秦王和诸文武重臣也在第一时间调配物资送往震区。
可他们呢?
明明是赵国的黎庶,为赵国缴纳赋税、为赵王出生入死,结果赵王不管他们的死活,反倒是多有战争的秦国伸出援手,试图在赵国的土地上救援赵国的黎庶。
这个对比实在是太过惨烈,惨烈到让他们如坠冰窖,心寒至极。
彼其爹之!
这个赵人,谁爱当就让谁来当吧,反正他们是坚决不要当了!
(掀桌.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