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速将写好的作业分类,明天去学校要带给它们主人的。
准备好一切,清宁从房间里走出去,兑了杯温水喝。
“别喝太多水,马上要吃饭了。”
刘美心说完,又低头忙活去了。
清宁掂量了掂量手中这杯温水,最终还是三两口喝完。
转头一看,何常胜正在院子里硝皮子。
清宁知道,这是何常胜在提前给她们姐妹几个攒嫁妆。
旁人家里有儿有女,人员有进有出,流动性大。而何家只有女没有儿,等孩子长成,大多往外嫁,少有赘婿。等父母老了,身边女儿一个接一个嫁出去,想也知道有多寂寞。
清宁下定决心,要在改革开放之后,在何常胜和刘美心附近买个宅子,好来往。
殊不知她亲大姐也是这么想的。
人小,不好折腾。
只能块儿八毛的攒。
不过也有挣钱的好时候。比如暑假批上一箱冰棍到电影院门口售卖。
但也只能干一两次。
旁人又不是傻的,看她赚钱自然也会想尝试。
再后来清宁会去纺织厂买些碎布头,到供销社买一沓绑头发用的小皮筋,两两相结合,变成大肠发圈。
这东西也卖不长久,等人破译个差不多,清宁已经开始下一个风潮。
这些事家里人是不知道的,清宁瞒着她们进行。
夜幕低垂,天穹如同一块无垠的墨蓝绸缎。明月高悬,恰似镶嵌其上的璀璨明珠。
月影在微风拂动的湖面上跳跃、摇曳,化作无数细碎的光点,宛如梦幻仙境中的繁星坠落人间。
周围静谧无声,只有何常胜刘美心夫妻俩卧室的煤油灯还未熄灭。
“就一个进厂名额,要是清宁去考,她们加一块都考不过她。”何常胜坐在那里盘算,“清宁还有三个月毕业,跟她好好说说。现在一个工作名额那么紧张,哪里由得她挑三拣四。”
刘美心却说:“咱家清宁挑拣,那是她有挑拣的能力。”
这倒是不假。
何常胜熄了灯钻回被窝,“明日你找她聊聊,都是一家姐妹,可千万别为这个打起来。往后还是有机会的。”
刘美心心想,上哪儿来的机会?来田家庵这么多年了,何常胜的工作单位好不容易招坐办公室的岗,可不能让老四错过。
第二天,何常胜带着户口本给家里符合条件的孩子都报上名。
第三天,清宁和姊妹们跟在何常胜屁股后面去考试。
这次去考试的是清宁、何家艺、何家欢、刘小玲四人。
考试后第三天出成绩和排名。
清宁榜上有名。
清宁拿了毕业证,无缝衔接的入厂。
其余姐妹均落榜。
何常胜难得好心情,换了只鸡带回家。
“妈,庆祝老四考上了,咱们今晚炖鸡吃。”炖成鸡汤还能多吃两顿。
何奶奶一口应下,“行。”
咕嘟咕嘟。
鸡汤的味道飘了满屋。
姊妹几个一进家门,先闻到一股浓郁的鸡汤香气。
何家丽挑眉:“爸,今天是什么日子啊,这么舍得?”
何常胜嘿嘿一笑:“庆祝老四考上工作,往后就是有铁饭碗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