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声低吟,岁月如梭。悠悠五百年,不过是天地间的一抹眨眼,而那被五行山压住的孙悟空,终于迎来了命运的转机。观音菩萨的一番点化,让他踏上了西天取经的漫漫征途,法号“行者”,挣脱了山石的束缚,迈向未知的命运。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迅速传到了杨戬耳中。得知师弟重获自由,他心中五味杂陈——欢喜与忧虑交织,复杂得难以言说。片刻不敢耽搁,他直奔玉泉山金霞洞,去拜见闭关三百年未曾露面的师父玉鼎真人。
玉泉山云雾缭绕,宛若人间仙境。山间的树木青翠欲滴,四季常青;溪流潺潺作响,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秘密。金霞洞隐匿于云雾之中,时隐时现,散发出一种庄严而神秘的气息。杨戬踏上熟悉的石阶,脚步却显得格外沉重,心跳加速,忐忑不安地想着:自师弟被压五行山后,师父因这桩事整整三百年未曾与他相见,如今再次相逢,不知师父是否已经释怀?
进入洞内,杨戬恭敬地向玉鼎真人行礼:“师父,弟子杨戬拜见您。
”玉鼎真人端坐蒲团之上,面容清癯,眼神深邃,似一眼望不到底的幽潭。他微微抬眼,扫视杨戬,声音平静却带着几分难以捉摸的情绪:“戬儿,你此番前来,所为何事?”
杨戬站起身,向前一步,神色凝重地说道:“师父,师弟孙悟空已得观音菩萨点化,跟随唐僧踏上了取经之路。如今他出了五行山,弟子特来告知您。”
玉鼎真人听闻此言,身躯微微一震,眼中闪过一丝波澜,却又瞬间恢复平静。他沉默片刻,缓缓起身,淡然道:“走,陪为师去看看。”
师徒二人并肩走出金霞洞,沿着蜿蜒的小径来到一处隐蔽的山巅。山风呼啸,扑面而来,吹起他们的衣袂,猎猎作响。站在山巅极目远眺,视野豁然开朗。远处群山连绵起伏,宛如巨龙盘踞;山谷间云雾缭绕,仿若梦幻一般。而在那蜿蜒曲折的山路上,孙悟空正护送着唐僧和白马缓缓前行。
杨戬望着孙悟空略显单薄却透着一股不屈与坚定的背影,心中感慨万千,低声说道:“师弟如今出了五行山,师父,您可愿意原谅我了?”玉鼎真人目光深邃,紧紧盯着孙悟空,嘴唇微动,冷声道:“谁说他是我徒弟……”
杨戬嘴角泛起一丝苦笑,语气笃定地回应:“师父,您瞒不过我们。这么多年过去,每当提起师弟,您眼中的牵挂便难以掩饰。您又怎会不认他呢?当年我与师弟斗法,您虽未明言,但您的每一个举动,都流露出对我们的关切。后来师弟被压五行山,您闭门不出,心中满是对他的自责与担忧,这些弟子都看在眼里。”
玉鼎真人闻言,沉默良久,最终轻叹一声:“也罢……谁让你们都是我的徒弟呢……”他的目光始终追随着孙悟空,眼底满是忧虑:“只是这一路,妖魔鬼怪横行,魑魅魍魉众多,他势单力薄,定要吃不少苦。”
杨戬微微点头,神色凝重:“嗯,这是他的劫数…。师弟性格倔强,不服管束,此前大闹天宫,犯下不少过错。这取经之路,是他改过与修成正果的机会。待他归来,一切都会好起来。”
师徒二人就这样静静地伫立在山巅,宛如两座屹立不倒的雕像。他们的目光追随着孙悟空,看着他的身影逐渐变小,直至消失在遥远的天际。他们并未现身打扰,只是默默地目送,目光中饱含着无尽的关切与期许。
与此同时,孙悟空正与唐僧骑着白龙马行走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唐僧面容慈祥,目光平和地望着前方,而孙悟空则警惕地观察着四周,金箍棒紧握手中,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危险。
“悟空,此处山势险峻,你我需多加小心。”唐僧轻声提醒。
孙悟空挠了挠头,目光炯炯:“师父放心,有俺老孙在,定保您安然无恙!”
话音刚落,远处树林中突然传来一阵阴森的笑声,紧接着,一股浓烈的妖气扑面而来。孙悟空瞬间警觉,一个筋斗翻到唐僧身前,高声喝道:“师父,小心!有妖怪!”
山巅之上,杨戬敏锐地察觉到了这股妖气,眉头顿时紧皱:“师父,师弟有难!”
玉鼎真人神色依旧平静,目光深邃:“先别急,这是他必经的考验。他有自己的机缘,咱们贸然出手,反而可能坏了修行。”
杨戬虽然心急如焚,但还是强行按捺住冲动,死死盯着孙悟空所在的方向。
孙悟空与妖怪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交锋。金箍棒挥舞得虎虎生风,每一击都带着千钧之力。妖怪亦不甘示弱,张牙舞爪,喷出阵阵毒雾。刹那间,飞沙走石,日月无光,整个天地仿佛都在这场战斗中颤抖。
经过一番激战,孙悟空凭借过人的智慧和高强的武艺成功击退了妖怪。他拍了拍身上的尘土,转身回到唐僧身边:“师父,没事了,咱们继续赶路吧。”
山巅之上,杨戬长舒一口气:“师弟果然厉害,轻易就化解了危机。”
玉鼎真人微微点头,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他长大了,有自己的担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