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愉妃慈爱地凝视着初初,语气温柔又宠溺:“初初真乖,这些植盆栽太重了,你别自己端,让眉儿和迎儿来帮你。”初初闻言,笑靥如花,脆生生答道:“知道了,额娘!这些盆栽都好漂亮呢,可您还让初初挑一个最好看的……明明每个都有它独特的意境啊。”愉妃掩唇轻笑,眉眼间满是温柔:“是,都好看。但额娘相信初初的眼光,你就选一个最特别的,好不好?”
初初展颜一笑,对着愉妃说道:“好额娘,真的选不出来呢。每一处山水意境都美得惊人,实在让人无从挑剔。这都是额娘修剪得好啊。我还记得,当初这些山水未被修剪时,满目狼藉、毫无章法。可经过额娘这般精心打理与养护,如今却显得生机勃勃,别有一番韵味。”愉妃闻言,不禁莞尔:“我的小机灵鬼,真会说话。额娘听着,心里都洋溢着幸福呢。快过来,乖乖看看这盆山水景致。这一盆啊,可是额娘前几天才悉心打理出来的得意之作呢。”
愉妃初初,这个山水的意境如何呀
纪初倾额娘亲手雕琢的山水,宛如从唐朝画家荆浩的《山水赋》中走出来的景致一般。远山无石,却隐隐如黛眉轻蹙,那一抹柔和而深邃的韵味,在盆景间被勾勒得淋漓尽致。额娘将荆浩笔下的画理融入这方寸之间的山水栽培,使每一处细节都透着一种自然而灵动的美。
愉妃宠溺地望着初初,唇边绽开一抹柔和的笑:“是额娘的好初初,让额娘看了这《山水赋》,才明白如何修剪,才能让这些枝叶更加生机盎然、灵动有韵。”伸手轻抚初初的头发,眼中满是温润的爱意,“多亏了我的初初呢。那么,初初再帮额娘给这盆山水取个名字吧,好不好?”
纪初倾亦是温声细语地对愉妃说道:“好额娘,我来帮您给这盆山水取个好听的名字。”目光在这盆山水间来回游移,眼中满是专注与思索。

愉妃宠溺骄傲的看着初初
纪初倾凝视着那盆盆景,目光在其中流连了许久,方才开口道:“额娘,这盆景唤作‘翠山幽林’,您觉得可好?”
愉妃翠山幽林,额娘的好初初,这名字取得实在精妙。那盆山水,在光影交错间仿佛活了过来,透出一股清新脱俗的意境。水波轻漾,山石嶙峋,绿意点点,真宛如一片凝固的天地灵气,被赋予了“翠山幽林”之名后,更添几分诗意与生机。
纪初倾额娘喜欢就好
愉妃额娘可太喜欢了(温柔的抚摸初初的头发)
就在这一刻,永琪也完成了最后一份奏折的批阅。心得与赋文都已重新书写妥当,此刻他却不再打算呈递给皇上了。永琪凝视着案前的奏折,心中隐隐作痛——皇上似乎始终未能明白其中蕴含的深意,反而屡屡误解了他的用心,将错误的旨意传达给大臣们,弄得朝堂上下一片混乱。
思虑再三,永琪决定亲自处理这些事务。他将所有的想法直接转交至各部的大臣,并耐心解答他们心中的疑惑。那些困惑不解之处,在永琪条理清晰的解释下,渐渐明朗开来。于是,大臣们各自带着明确的指令,奔赴各省及管辖区域,推行新政、整顿赋税、安排纳税事宜。百姓的生活因此变得轻松许多,不再被沉重的压力所束缚,处处洋溢着安稳与欣慰。
四方百姓纷纷传颂五阿哥的贤明仁德,对其敬佩之情日益加深。而对于永琪而言,这不仅仅是责任的担当,更是对苍生的一份承诺。他立于殿中,目光坚定而悠远,仿佛看见了江山安定、万民安康的未来画卷正徐徐展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