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瑞坐在书桌前,身体微微向前倾,阳光透过窗棂斜斜地洒下,落在那枚香囊上。香囊的绣线在光影的交织下泛着柔和的光泽,他伸出手指,轻轻抚过香囊表面,触感软软的,又带着一丝细腻,像是春日湖面轻拂而过的微风,每一针每一线都像是绣娘亲手抚摸过的心血。“芦”字端端正正,透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庄重感,而旁边的芍药花与柳叶活灵活现,仿佛下一秒就要从布面上跳出来,花瓣边缘的渐变如同刚沾了清晨露水的嫩叶般清新自然。他的目光久久停留在香囊上,眉梢微动,思索着如何归还这个香囊。
打听到芦烟柳喜爱城南梵音寺的清幽景致后,赵瑞心里暗暗有了主意。他特意挑选了几支紫毫毛笔,配上上等宣纸,连同香囊一起用一块素雅锦帕包好,托梵音寺的小沙弥转交给芦烟柳。附信中这样写道:“闻姑娘常于此抄经祈福,愿此纸笔能助姑娘书写佛心。香囊偶得,今璧还,望勿见怪。”
芦烟柳收到信后,低头凝视着信笺上的字迹,心中一时百感交集。她回了一封感谢信,还在信中附上了自己抄写经文的一段感悟。一来一往,墨香与情意在纸间流转,两人的交流不知不觉间变得更加熟稔而深刻。
这一日,赵瑞提笔写下一封信,笔锋顿了顿,似乎在斟酌字句,最终落墨道:“你我书信往来许久,我倾慕芦小姐许久,芦小姐可愿嫁于我?”
芦府内,芦烟柳坐在窗边翻阅经书,阳光洒在她的侧脸上,映出一片安静的柔光。青竹突然推门而入,手举一封信,兴奋地喊道:“小姐!有一封信!”
芦烟柳抬起头,眉眼间掠过一丝疑惑与期待,声音清浅:“拿来给我看看。”她接过信时,指尖微微一颤,似是紧张又带着几分抑制不住的期待。信封轻飘飘的,却仿佛承载了千斤重量,压得她心头微微一紧。她缓缓拆开信封,目光落在信纸上,一字一句读下去,心跳声也随之逐渐加快。
青竹眨眨眼,凑到芦烟柳身边,笑嘻嘻地问:“小姐,信里写了啥呀?”
芦烟柳抿了抿唇,睫毛轻颤,低声应道:“没什么,只是……一些闲话罢了。”然而,她的脸颊却不自觉地染上一抹浅红,像是晨曦初露时点缀天际的那一抹霞光,温润而动人。
青竹嘿嘿一笑,露出狡黠的神情:“小姐,您这脸红得可不像‘闲话’哦!”
芦烟柳轻轻拍了拍青竹的手臂,嗔怪道:“别多嘴,去给我备笔墨,我要回信。”青竹吐了吐舌头,转身蹦蹦跳跳地离开了房间。
次日,赵瑞收到芦烟柳的回信时,满心欢喜得几近雀跃。他提笔即刻回信,字迹中透着掩不住的激动:“我这就去向父亲说,向你提亲。”
赵御史听闻后非常高兴地说:“我儿终于要成家了!去吧,把这消息告诉宫中皇后还有公主府。”
阳光依旧温柔地洒在庭院里,仿佛预示着新的开始,而他们的故事也即将翻开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