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闲话人间
本书标签: 现代 

宽广

闲话人间

今天上午出门,乘快速公交去了本市的森林公园转悠,然后又去了沃尔玛采购,吃了个高热量全家桶,感觉还不错。

中午左右坐普通公交车回家(回程路没有快速公交线),回家之后,坐在桌前吃着甜辣的卤味,喝着饮料,开着平板开始看还没看完的古偶剧《三千鸦杀》。

我这个人有个习惯,不喜欢追剧,觉得等得慌,很多剧都是别人早几年早就看过了我才来看,不过一般都是得对剧名或者情节又或者爆火程度有点印象的,否则我一般不会想得起来要看。

今天看这个剧,领悟到两个道理。第一个是,剧中女主对男二的嘱咐:要做个恩义之人。女二多年来不离不弃地照顾失明的男二,一直以来默默承受他因为失明带来的躁郁和敏感。如今女二身体有恙,该轮到男二来照顾女二了。确实该如此——即使你不喜欢一个人(男女之间的喜欢),但是对方有恩于你,你也该还一些相应的好,这样才不负恩义二字。

第二个道理是,剧中男主对女主说,不论什么生灵,自有命数,不必背负太多的责任,一切东西,到了最后,其实也只会归于虚无,所以只要活在当下就好,享受当下最平凡的幸福,已经很好。一个男人,能简单而殷切地希望他爱的人,能够拥有平凡而真实的幸福,并且尽力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去这样行动。这样的情意,比太多的虚空的海誓山盟都来得更动人。男主的这番话,触动了我的心。既然人生怎么过都会有遗憾,都会归于虚无,那不如就坦然而潇洒地过活,诚实地面对自己的心,也没什么可怕的。生活嘛,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就是了。明白这个道理,又让我的心轻松了几分,感觉又放下了一些无谓的恐惧和焦虑,真好。

看了两集《三千鸦杀》,睡了个有点儿晚的午觉。我起来之后,再次打开平板,看起了《十三邀》,今天看的是有关日本音乐大师坂本龙一的访谈。

对他的印象,只是知晓这个名字,知道是个名人,但甚至都不知道他是什么职业(没有认真注意过的缘故)。

在视频里看见他,六十多岁的年纪,一头花白的头发,但是却比一般的六十多岁的人要酷得多。虽然满头白发,却留着如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一样的中分利落发型,很是独特且有气质。顿时我心里不由想道,原来六十多岁的艺术家,还可以酷成这个样子,难道这就是所谓的艺术家气质所带来的不同吗(这里的所谓的没有任何贬义)?

与我料想的不同,我以为我会听到一期日语的访谈,没想到这个日本音乐人用的是一口不是很日系的英语与许知远对谈,发音让我不会感到如一般日本人说英语时的那种不舒服。

他身上散发出来的那种温和儒雅又时尚的气质很吸引人,不知道是不是他年轻时候就走向欧美甚至全球同时又对中国文化有自己理解的缘故(从他信手拈来《三国志》中的话以及思想家老子的理念就可以看出)。

他是众人口中的音乐天才,年纪轻轻就声名大噪。他曾经为中国的《末代皇帝》电影作曲,在没有对其有多少了解的情况下,两周之内就完成了对它大部分的曲子的创造。我在屏幕前听完都不禁咋舌,这真是一位天才啊。

当许知远在护城河畔放起坂本龙一创作的《末代皇帝》里的曲子时,即使我没看过这部电影,如许知远所说,一种历史感扑面而来。在我听来,同时曲子里还带着坂本龙一本人的一种温和感和娓娓道来的感觉,很是有一种忧伤的美丽。

坂本龙一很迷人的地方还在于,他身上始终有一种真诚又谦逊的感觉,尽管在全世界声名大噪,但是从来不摆架子。这一点,我是从视频里他的多年好友的回忆里知道的——他曾在已经世界闻名之后,在一个不知名的地下室酒馆,用一架没有调好音的钢琴(工作人员当时对此感到很羞愧)给在场的人弹奏了一段曲子,甚至在弹完之后又随性地再弹了另一首曲子。这件事情在后来被传为怪谈,让很多人十分觉得不可思议。是啊,现在的所谓名人,有几个能不摆架子,说拿出好戏就毫不扭捏地当场来一段。更多的是,没有真本事却要耍大牌、摆架子的空壳名人。

镜头给到了坂本龙一的日常,他和许知远边走在街头(我不太记得是国内还是国外)边用手上的铁器(其实我不知道那叫什么)敲击路边一切可敲击的坚硬物体,聆听它们发出的各种不同的声音。他对管子的声音尤其钟爱:“这些东西里,管子的声音是最好听的。”我想,是不是因为管子中空,有更多的余地去发出不同却优美的自然声音呢?

在我看着这期节目的时候,我就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坂本龙一何以能在全世界的音乐界享有盛名。我预设的答案是:他一定是个专业水平极高同时一个善于生活、能在生活的细节处找灵感的有心人。看到街头的这段拍摄,我发现我的猜想得到了证实。

一个真正的艺术家,是不会一味地用专业知识闭门造车的,他势必要进入最普通的生活中去汲取最直接又最触动人心的灵感。而坂本龙一,正是这样做的。也因为他如此正面地面对生活,他才能创作出那么多感人至深的好作品。

街头拍摄这一段还有一个让我很触动的插曲,当坂本龙一和许知远走到一条斑马线边上时,好像是有人认出了坂本龙一,是个背着背包的白人。他很激动但又掩饰着激动,似乎为自己竟能偶遇本人而惊喜,但他却没有过分的举动,他很真诚地和坂本龙一说,谢谢您,谢谢您,给这个世界带来的音乐。既没有要签名,也没有要求合照,连续说了好几遍真诚的谢谢以后,他踏上斑马线离开了。

这个看似简单的插曲,却让我心里触动不已。也许一个人最大的成就,并不在于他得到了多少的声名和财富,而是他能否从心底里被他人感激和尊敬。这个乐迷的举动,让我觉得,坂本龙一是一个真正意义上成功的音乐人。

坂本龙一的谦逊不仅表现在他对人的态度上,还表现在他对音乐本身的态度上。在有关他的终曲的一场论坛上,有人隐隐赞赏道:“他是一个太知道音乐本身的威力的人,所以他很谨慎地创作,他明明有更好的天分,但为了自己的音乐不会被有心之人利用,他选择在束缚自己的天分的情况下去创造。可以说,他是在主动带着束缚去创造作品。”这种心态与做法与太多明明没有天赋和才华还要打肿脸充胖子的大名人简直是云泥之别。

坂本龙一不仅对音乐有很深的思考和造诣,他对于我们人类种群,也有着深刻的认知。他认为,世界上的生物,只有人类这一种生物是在不断破坏生态、残杀其他动物,却又从不惭愧,从不自省的。听到这句话,我又受到了一定的震动。有多少所谓艺术家,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做创作人(大多还创作不出个甲乙丙丁)。而坂本龙一,是一个既能够在音乐的世界里遨游,又能时不时张开双眼、打开思绪去观照现实世界的人。

视频里提到,坂本龙一曾在2014年罹患喉癌。此后几年间休养身体,直到身体好转后,推出了一部专辑《Async》,因风格与之前的温暖截然不同,呈现出一种冰冷甚至冷漠的感觉,为很多人所不解。而我,作为一个初识坂本龙一的路人,却能理解些许。

我想,与喉癌作斗争的那几年,坂本龙一本人的感受,必然就是专辑里所呈现出的感觉——孤独、冰冷甚至有过暗无边际的感觉,而且不知有多少次的循环往复。世人不该不理解这张专辑的风格的啊——坂本龙一是人,不是神,你不能让他在经历过生死劫之后,立马创作出明快温暖的作品,那太残忍,也显得虚伪。

这个访谈看下来,我认为坂本龙一是一本读不尽的书,他极有天分,却又愿意质朴地去生活中躬身寻找灵感(他敲击那些路边物体时会不停弯腰或者蹲下)以敬作品进而以飨读者。他谦逊低调,但在内心深处,应该也藏着十分对自己音乐天赋的能力的笃信。他对世人呈现出温和的面目,但内心又对人类整个种群有着中肯且犀利的认知……他像是一本翻了又翻还觉得回味无穷的好书,只等着更多有缘人来把它一点点读懂读透,或者哪怕是汲取那么一点儿人生的养分。

坂本龙一在访谈结尾时说:“我觉得世界很大,是一片汪洋,而我的音乐只是一个小岛,或者只是一片树叶。”这一如既往的谦逊真是迷人啊。希望每个有心生活的人最终都能有这样的心态以终此生。

上一章 冒险 闲话人间最新章节 下一章 生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