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闲话人间
本书标签: 现代 

平等与爱

闲话人间

今天看《汤姆叔叔的小屋》,被书中的情节和人物感动得泪流满面,让我看到特殊时期下的平等与大爱的珍贵与崇高。

书中写到这样一个场景,同样是大户人家的孩子,伊娃这个天使般的女孩对待下人和黑奴是一种温和有爱的态度,而另一个她叔叔家的儿子(和她差不多同龄)却把小马童(类似书童那种性质,但是是照顾马的)当成可以随意鞭打的牲畜,不如意了就直接往马童的脸上抽鞭子。因为这个狠毒的小少爷对伊娃有好感,所以假装对马童好一点儿,给他五分钱去买糖,但是他那傲慢的态度依然,让人知道他根本不是真心的。而伊娃对马童亲切真诚的赞美“你真是个好孩子,谢谢你。”却让马童心里觉得,这句话比那糖要珍贵、温暖太多。由此,我感受到,很多时候物质的赏赐根本比不上精神上的给予。当你平等地对待他人,你能得到的也必然是真实的情感甚至是由衷的感激。

书中还写到,伊娃的母亲是一位自私自利到极点的女人,而伊娃却是一个可以为了别人的幸福去死的极度善良的孩子。这样的对比让我惊心,也让我更感受到崇高的爱真的是会让人自惭形秽的。当然伊娃的母亲玛丽是不会体会到这种情绪的,她永远是恶毒又自私地做着一个臆想的受害者角色。玛丽甚至可以把自己女儿的疾病当成一桩小事而去跟人抱怨自己的病是多么严重(实际就是无病呻吟)。这让我咋舌,原来世界上还有这样的母亲。照顾自己的身体当然没错,但是如果把自己女儿的病情化小,而一味只顾自己其实并无病痛的身体,这确实不配称之为一位母亲。

书中的伊娃是一个特别善良的孩子,在她即将去世前,对于父亲奥斯古丁的最后请求竟然是好好对待她家的下人和黑奴以及放她喜欢的忠厚黑奴汤姆自由。一般人在去世前要交代的,不是有关自己的事,就是有关至亲的事,但是伊娃她惦记的是她的黑奴朋友们,这让人怎么能不深深感动呢?我由此感觉到,这个世界上最纯洁无瑕的东西,就是善良孩子的心啊。

书中还有个情节特别感人,也是有关伊娃的。伊娃姑姑手底下有个淘气的小佣人,总是调皮捣蛋,谁的话也不听。但是奥菲利亚是个严厉却善良的人,倒也没真正责罚过淘气顽劣的托普西。伊娃知道这件事后,找到托普西,与她交谈。此时的伊娃已经重病在身,命不久矣,但是她对淘气的托普西依然充满了无限的爱意,感化了托普西。托普西是因为自己是黑奴,觉得不论怎样都会被人看得低一等,所以不愿意学好。但是伊娃纯真善良的关心,让她重新有了想学好的念头。所以,在那之后,她不再淘气;在伊娃去世的当天,托普西默默地垂泪,在众人散去后,小心翼翼地向伊娃讨要小主人伊娃的头发以做纪念。这一幕看得我热泪盈眶,真正的大爱是可以感化他人的。如果你无法说服一个人向好,那是因为你只是在说,而没有身体力行。而伊娃,用她的爱与行动,赢得了托普西的信任,也让她有了向好的欲望。这才是世界上最好的教育吧,这才是真正的爱的教育吧。即使伊娃只是一个孩子,她的爱却是最真实最有效最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希望我们每个人不要只会说教而不真正去身体力行地教育我们想教育的人。

上一章 宗教 闲话人间最新章节 下一章 珍惜·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