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第四季的《十三邀》,嘉宾是于谦。我对他的了解仅限于相声大师,但对于他为人和具体的声名,并不了解。
今天看了这一期节目,感到很喜欢他。因为他活得相对纯粹,看事情比较有自己的角度,也不把一些不必要的责任往自己身上揽,很羡慕他的这种洒脱。他说:“我只管相马,相声的兴衰荣辱和我没什么关系。”(他那时候的乐趣在养马相马)
诚然,如他所说,有些东西他并不是主导者(当然是创新者,也是优秀者),也自然谈不上什么责任。他和郭德纲能够把相声以新时代年轻人所喜闻乐见的方式再次盘活,我觉得已经是很了不起的大人物了。至于兴衰荣辱,那真是一个太宏大的命题,也不是某个人能掌握的,真的没必要把自己捆在上面不得动弹。尤其是旁人,更不要道绑这些优秀的人才。我认为,他们带来了革新,也带来了很多优秀的作品,这已经是值得我们深谢的部分了,不要为难别人。只要业内人做好份内的事,兴衰荣辱,是它自身的规律。
于谦老师还说了一个让我觉得很受益的点——我以前很怕自己失去声名,万事做得不落人口实,但后来我明白,我做自己就是最好的人设,而且永远不会崩塌。是的,我们现在的人,哪怕是普通人,也是太把自己捆绑在一个相对不像自己的“人设”里,每天为了这个人设精疲力尽。尽管如此,我们可能还是没办法和别人建立深层链接。因为这个人设并不是真正的你,别人也就没有办法感受到或者喜欢上真正的你。我也开始明白,不做真正的自己,其实也是一种自卑和恐惧。如果我们敢于把真实的自己展现出来(致命弱点不必露出来),尽管会赶走一些人(和你调性不合),但一定会收获一些真正的朋友。这么一想,我发现,于谦老师说的话太对了。其实,我们应该明白,诚实才是最棒也最有效率的处世方式。
于谦老师还有一个很让我羡慕的本领——看什么都看得进去:一棵树、一个茶杯、一匹马等等。而我很惭愧,如果没有电子设备,我大概只看得进书,没有他这种可以把任何东西看得进去的能力。所以他半开玩笑地说出心里话:“我觉得最美的事就是把我丢到深山老林里个把两个月,我一点也不会寂寞。”是啊,有这种看得进任何东西的能力的人,怎么会寂寞呢?看蚂蚁搬家、竹林摇曳、骏马进食也可以看上半天还自得其乐,这怎么会感到无聊呢?
我认为,我们现在的人,最缺少的就是于谦老师的这个本事。我们一旦失去与电子设备的联系,就像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不知道能干什么,做什么都觉得无聊。所以,我觉得,我以后也要培养自己这种可以从任何事物中找到让自己感兴趣的部分的能力。这样,不论我被放到怎样的环境中,我都能与自己很好地相处,且从不觉得无聊。
不论哪个行业,人只要做出一定成绩,他/她一定有自己很独特的行业经和处世哲学。不然,为什么是他突出,而不是别人呢?于谦老师就是这样一个有能力有智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