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楼的大门紧闭,正当我们打算就这样离开的时候另一边传来一声枪响。当我们赶到的时候,看见的,却是赵汇的尸体。
黎东源抬手在裴书瑾的后脖颈捏了一下,把将要惊呼的裴书瑾捏晕了过去。宋青竹赶紧抱住要倒下的女朋友
宋青竹“蒙钰大哥,你……你这是干什么!”
黎东源“嘘!小声点,要是被发现了我们今天都玩完。”
黎东源“把她带上,我们先回去。”
宋青竹听话的不敢再言语,背上裴书瑾,跟着我们小心的离开行刑场,又从矮墙翻了出去。回到小洋房宋青竹就带着晕倒的裴书瑾回了房间,而我和黎东源打算再去找徐娘问问情况。
我们找到徐娘的时候,她正在大厅的床边浇花,水都漫出来了,她也没有停。花不会开了,或许里面的根早就烂掉了。她只是呆呆地看着窗外,在等她未归的孩子。
我走上前,从她手上拿下她手中的水壶,放在一边,将阴影中的花推向阳光。
傅明月“徐娘,我们想再问问您,那天发生的事。”
徐娘走到沙发边坐下,开始讲述她的故事。
她和儿子是从外地来到这里的,外地来到这里的孩子不被允许读书,但是徐娘的儿子是个向往先进知识的孩子,他在当地的学校认识了很多有识之士,并成为了朋友。
可是后来,政局动荡,这里新来了很多军官,其残暴的管理让这里的知识分子们奋起反抗,一些学校的学生自发上街游行,徐娘的儿子凭着满腔的热血,也加入了游行的队伍。游行队伍遭到了军官的镇压和抓捕,学生们进了监狱,又出了监狱,但是没有学校庇护的徐娘的儿子却成了军阀用来杀鸡儆猴的棋子,被关进了大牢里。
他走的那天是个雨天,后来雨下了又停,停了又下,他再也没有回来过。
徐娘是个信佛的人,她日日诵经拜佛,希望观音菩萨可以保她儿子平安。
我们听完了故事就告别了徐娘,徐娘说的话说明我们到目前为止,所有的调查,都是向着正确的方向进行着的。
到了吃晚饭的时候,大家都回来了,除了赵汇。
刘慧安“那个跟你们一起的人呢?他死了吗?怎么死的?”
易灿灿“不知道,今天我们打算根据找到的线索出城看看,他拒绝了,之后我们就分开了。”
黎东源“你们出城找到了什么吗?”
易灿灿看了黎东源一眼,又看了看四周,思索了片刻。
易灿灿“或许我们应该交换信息。”
黎东源“我们四个看见了赵汇,他死了。至于禁忌条件,暂时不知道。”
易灿灿“在哪里?”
黎东源挑了挑眉拒绝了回答他的问题。
易灿灿“我们在城外找到了一个犯人集中营,我们猜测,徐娘的儿子应该就在那里。”
之后全场的目光又看向刘慧安。
刘慧安“我去了当地的学校,找到了几个认识徐娘儿子的人,他们说徐娘的儿子已经被军阀杀害了。”
黎东源“我们也去了城外的集中营,那里新上任了一个典狱长,赵汇就是在那里,被他杀死了”
交换完信息后我们就回了自己房间。深夜,同样的诵经声又在同样的时间响起来,这一次还夹杂着外面的雨声。
第二天天亮了,雨还在继续下,丝毫没有停下的趋势,甚至愈演愈烈。在我们要出门的时候,手上拿着三个铃铛的徐娘拦住了我们。
徐娘“等等,今天是四月一号,祈福的日子,你们可以来三个人帮我为我的儿子祈福吗?”
见我们没有人说话,她也不恼,她拉过我的手。
徐娘“你愿意陪我,为我儿子祈福吗?不会很久的。”
我和黎东源早在之前就猜到了会有这一出,拒绝不是个明智的选择,我抬起手,看着徐娘将铃铛用红绳系在我的手腕上。
傅明月“好啊。”
之后徐娘又问了裴书瑾和艾东同样的问题,裴书瑾看了我一眼,也抬起了手,在系好铃铛以后紧紧搂住了我的胳膊。艾东在易灿灿的眼神示意下不情不愿的被系上铃铛。
徐娘“好了,我们走吧。”
徐娘把其他四个人留下,带着我们三去了后面她晚上诵经的庭院。她让我们跪在后面的三个蒲团上,告诉我们只要虔诚的祈祷就行了,不要发出任何声音。
我们刚跪在蒲团上一会儿前厅就传来吵闹声。一个男人的声音传进来。
典狱长“昨天,有人潜入了集中营,我的部下发现就是你们这些外来人。既然各位这么好奇,那我就请各位去仔细看看。”
典狱长“来人!带走。”
后院,徐娘让我们不要出声,拦住了想要闯出去的艾东。
裴书瑾紧紧的搂住我的胳膊,不知所措。
裴书瑾“朝暮姐,怎么办,青竹他们不会有事吧。”
傅明月“放心吧,只要不触犯禁忌条件,就不会有事。或许他们这一趟就能找到出去的办法了。”
傅明月“你也要记住,等会祈福,万事小心。”
直到门外重归寂静,徐娘才施然的跪到前面的蒲团上,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拿起木鱼槌。
徐娘“好了,我们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