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的力量。
亦或苍白,亦或有力。
因素有很多,笔者的水平,文字的情感,当事人的心情,阅读的环境,声音,甚至是一丝细微的动静,都可以对读者的感受造成影响。
我不知道该如何描述这种状态。
这么说吧,文字的力量十分单纯,和影视剧的视听效果不同,文字带给人的,更多是联想和思考,所以能否看进去,对文字的思考方式是怎样的,都会对于阅读有很大的影响。
我是一个怎么样都能看得进去书的人。
哪怕是在摇晃的公交车上,我也能够很轻松地阅读小说。
我对于文字的思考很简单。
能否引起我的共鸣。
如果能引起读者共鸣的作品一定是好作品。
这点很重要。
看小说的话,是否会代入到作品中,这也是阅读中很重要的一环,如果只是单纯的阅读文字,那感受自然会十分浅薄,甚至无法感受文字本来想要表达的意思,那这样的阅读是无聊又枯燥的。
“你要看这本小说吗?水原雅?”
我强撑着自己从地上坐起来,从怀里掏出装订好的文库本。
水原雅的表情明显有了十分显著的变化,我不明白这种变化是因为什么而造成的,准确来说,这趟北国之旅本身就存在着很多让我琢磨不透的疑点,可以说有很多地方是矛盾的,很可能是我自己的病造成的,但此刻的我并不单单这么认为。
我的感官从来没有如此敏锐过。
仿佛能够感受到每一丝空气的震颤。
“这个是什么啊?”水原雅接过文库本,手明显有些发抖。
“记忆。”我自己的回答都有些模糊不清,“关于我自己的记忆。”
水原雅在我身边缓缓坐下,用清澈的眼睛盯着我,目光十分复杂,我感觉那并不是一个孩童的眼神,背后仿佛有个更加成熟的水原雅正在看着我。
“你是谁啊?”我突然有些害怕。
她的目光很快就回归了正常,轻轻翻开了那本书的首页。
“致无法回去的那个夏天,和我们的记忆。”
阅读自己的书籍时,我总会觉得很尴尬,确切点说,重新阅读时,我总会觉得自己的文字处处有问题,但无论怎么修改都感觉有些不妥,所以我尽量避免自己重新阅读自己的书籍,阅读也一定要等到完本以后,写作的时候也是跟随自己的第一感受去设计对话和内容,这样或许是最好的。
“这样的故事,我只能把它称之为自序。”
我这样写道。
“如果说以我的结束为尾声,那我们相遇便是故事的开头。”
“我想写出拥有末日文学味道的情感短片。”
“对于我来说,这的确是末日,换句话说,我最后还是会独自匍匐进那末世的雨中,可即便如此,我还是要完成自己的约定,同时也是想要将这些内容记录下来。”
整本书的内容并不是很多,因为我和水原雅相处的时间也不是很长,所以可以写进去的日常并不是很多,原本想要在一起再生活一段时间再去写这本书,但现实很明显并不支持我这么做。
书里有大量关于我自己经历的自序,如何离开了家,在大城市上了高中,认识了什么样的人,又是如何进入了公司,后来又成为了小说家,我这样描述自己的事情,只是想让水原雅更多的了解我,那些没有机会去诉说的故事,只能这样融入文字中。
我不知道自己的文字是否有力。
可我陶醉的描述着。
我热爱自己的作品,自己的文字,热爱我小说中的世界,热爱书中的每一个人。
如果一切都是那样就好了。
我这样想着,轻轻对水原雅说道:“这其实是你让我写的小说,我确实做到啦,现在就交给你啦。”
“嗯。”水原雅的动作很缓慢,准确来说,仿佛整个世界都变成了慢镜头,是切切实实的慢镜头,我自己的动作都变得迟缓起来。
我所处的世界仿佛被人控制着,但我的感官依旧十分敏锐,从来没有这么敏锐过。
关于我自己的小说,在此之前我从来没有设想过,小说角色的人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而不是我这样只拥有单调人生可以承担的,但创作中却格外的顺利,和水原雅的那些经历也能富有很多小说的色彩,我写的畅快淋漓,甚至在结局时还有些不尽兴和失落。
“你会成为一个独当一面的人,届时,你的人生会很精彩,很美好,或许会远超这本小说的内涵,不,是一定会超过那本小说的内涵,我这样说只是我单单的期望,我不希望这成为一种诅咒,仅此而已。”
“这是给我写的书吗?”水原雅翻动着书页,声音有些发软和卡壳。
“是的。”我看向还在不断往下掉落灰尘的阴暗屋顶,不过灰尘都避开了我,不用担心落在眼睛上和脸上的问题。
“为什么?”
“因为是你曾经说的呀,当时我们一起在船上,你说想让我给你写一本小说,于是我就写了一本。”
“是什么驱使你做到这种地步。”
“我的信念,以及重逢的渴望。”
“这样啊。”
“你会想起来的吧。”
“嗯,其实我都记得呢。”
整个世界出现一条裂痕。
准确来说,是有一部分坠入了黑暗,只是单纯的黑暗,就如同不久前我误打误撞闯入的空间一样,我尝试着伸手触摸,却被水原雅一把拉住了。
“不可以碰。”
“这是什么啊?”
“恐怕一时半会解释不清楚,不过我现在要告诉你几件很重要的事情。”
地面传来了巨大的震颤,整栋大楼仿佛坍塌一般传来了巨大的哀鸣,随后又突然静音,更多的空间也随之坠入了黑暗。
“你说。”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