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的磨盘转动很慢,但却磨的很细。
——《月亮和六便士》
一
炉边的风吹出了些泛红的火星,几个小孩子围拢在一起踮着脚,拿着桌子上的大蒲扇,摇摇曳曳在炉边扇啊扇,弄得火星四溅后便哄笑散去。
“小孩子玩火会尿床的,都听话啊,乖乖坐好。”推门的阿婆嘴上驱赶着还蹲在炉子边的孩子,手却把孩子一个个抱上炕,拿着糖果瓜子咧嘴哄着他们。
一张办了许多年的黄泥土炕上挤座着好几个人,老老少少、男男女女、七大姑八大姨……每个人都在低着头看手机,各忙各的,谁也不搭腔。
金黄的火焰舔舐着金黄的草料,把它们舔地弯曲发黑,最后消失殆尽。
水开了……顶着壶盖“咕咚咕咚”直响,氤氲出一片水汽。阿婆提起炉上的水壶,推门走了出去,关门前像是想起了什么,别过头,“二妞,你打电话问问喜儿怎么现在还没回来呢。”
被唤作“二妞”的是一个四十出头保养还不错、仪态丰满的女人,离过一次婚,现在单身拉扯着一个女儿。一听阿婆这么说,她抬起头怪里怪声地说道:“大娘您啊,净操些没用的心。她那么大一个人了,有什么好担心的。我看她八成是在外面混不好,没脸回来了才是。”
坐在她旁边的男人闻言推了推她,“二妹你就少说两句吧。顺着大娘的心意,打个电话呗。”
二妞听了一把把嘴里的瓜子皮吐了出来,努了努嘴,“那老头不是在家门槛上坐着,拿着手电筒等喜儿嘛。你们还有啥好担心的。”嘴上虽然这么说着,但还是不情不愿地拨通了喜儿的电话。
二
农村的新年从来不缺的便是热闹和喜庆气。院子里特地摆放了几张大木桌,上面摆满了各种家常菜。
厨房的布帘子被人撩开,刚出锅还冒着热气的饺子被端上了桌。
“开饭了,快点下来,开饭了——妮妮,别乱跑了,过来吃饭,乖。”阿婆把最后一盘饺子从锅里捞出来,也端了出来,放到饭桌上。随后在围裙上抹了抹手,便招呼着大家出来吃饭。
妮妮跑过来坐在木凳上拽着阿婆的衣袖,指了指仍坐在门槛上坐着地老人奶声奶气说道:“奶奶,奶奶,叫小兔子爷一起来吃吧。”
“妮妮,说什么呢……”恰巧刚出来的二妞听到了自己女儿的话,连忙呵斥回去,毕竟她才不想和这糟老头一起吃饭,破坏胃口。
瞅瞅那糟老头子,一年四季,一进唐家大门就坐在庭院大门的门槛上,穿着一件破棉袄,里面的棉絮都露了出来。脸色蜡黄蜡黄的,头发也长长的、乱蓬蓬的,走近一看虱子还在脖子上爬来爬去,双眼空洞,不知道在瞅些啥,活脱脱一个扫把星转世。此时他正拿着一个不知从那弄来的手电筒,照着前方黑漆漆的路,似乎在等唐喜儿回来。
说话的功夫,一个红色的身影飞扑了过来,“阿婆!”说着一把抱住了阿婆,“阿婆,喜儿好想你啊。”
“好了好了,回来就好了——喜儿,快叫你爹一起过来吃饭,快去。”喜儿松开了手,应了一声,阿婆走进里面又端出来一盘饺子,在喜儿的碗筷旁边又添了一副碗筷。
坐在门槛上的老人丝毫没有因为闺女回来而走过来吃饭,仍然坐在门槛上举着手电筒,而手电筒发出的微弱光芒仍然在前方不停地闪烁着。
“爹,喜儿扶你去吃饭。喜儿还给您买了新棉袄呢。”喜儿趴在老人的耳边说着,随后双手搀扶着老人走到了饭桌前坐下,像哄一个孩子一般端起盛好稀饭的碗,舀了一勺放在嘴边吹了吹,才慢慢把勺凑近到老人的嘴边,“啊——”看喜儿张着嘴,老人也张开了嘴,喜儿把稀饭送一点点送进老人的嘴里,后顺手又抹去了粘在老人嘴角的米粒。
这个动作看起来很自然,毫无别扭,看起来似乎喜儿已经不是第一次这么喂自己患阿尔茨海默病的父亲吃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