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圣四年。
伴随着苍郡城内人声鼎沸。坐落在集市一角,有位说书先生正津津有味地解说着大周永宜之年的英雄事迹。
在这说书先生旁边,坐着一位小姑娘。
说书先生讲:“话说那永宜年间的四位大将,他们声名远扬,都有谁呢?大伙儿都知道嘛?”
一位年轻男子从看台下站起:“ 我知道,我知道,他们分别是鸿雁铁翼萧方旭,苍郡霆鼓戚时雨,边郡飞霜陆平烟以及雪关银枪冯一圣嘛!”
另一位年轻男子瞧着二郎腿,嘴里咬着糕点,“这些故事,我打从娘胎里都知道了,早就听腻了,我说,老头,讲点别的呗,整天就讲这些听过的,忒没意思了。”
“哎!老头你都讲了很多遍了,我们也听腻了,换一个吧,换一个吧。”
台下听客跟着起哄,“说的是啊,每回都讲,都听腻了。”
那小姑娘一边嗑着瓜子,一边低声念叨着:“雪关银枪……”她对冯一圣这位老将军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你们是听腻了,可我刚来,这牌子上不是写着今日说书先生要讲的内容,不想听就走啊。”
那年轻男子有些生气,指着那小姑娘道:“小小年纪如此无理,没……”
她站起身来,对着那男子道:“没什么?”
那年轻男子看清楚这小姑娘模样后,被吓得不敢出声了。
“没…没什么,小世子继续听…继续听。”
那男子消了气,随后坐下对着旁边好友小声道,“这不是东烈王家的小魔头嘛!不能惹,我也惹不起,这位兄台,日后再聚,告辞,告辞。”
小姑娘作揖行礼:“先生,请问这冯一圣老将军早年间是一个怎么样人呢?”
说书先生微微一笑,随后清了清嗓子,“这冯一圣老将军早年间跟老离北王有着相似之处。”
“ 他虽家境贫寒,但胸怀大志。十四岁那年,他遥望着锁天关那绵延不绝的雪峰,立下豪言壮语,发誓要成为大周坚不可摧的防线。时光荏苒,当他步入不惑之年时,却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现实——在一场激战中,他失去了自己仅存的小儿子。然,尽管悲痛欲绝,冯一圣老将军依然坚守战场,最终以身殉国。临阵前的时候,他将自己珍贵的骨扳指交给了义子左千秋,作为对他忠诚和英勇的见证……”
说书先生的声音抑扬顿挫,充满情感,仿佛将台下的听众带回了永宜年。
小姑娘静静地听着,眼中闪烁着钦佩之情。
故事结束后,现场陷入了短暂的沉默,随后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
一代天子一朝臣,早年间英勇的将军们也皆都尽数归了山河。
小姑娘轻叹一声:“唉!先离北王本不必如此,可离北铁骑不容二虎,”随后小声嘟囔,“想必此举是为了当时的乾钧王,也是为了如今太子吧!哎!”
所以离北王真的是因为没洞察敌情,吃了败仗才丢掉的性命嘛?
她正思索这,突然戚竹音提着鬼头刀砍在桌面上。
“小芸,你又逃课。”一声怒喝传来,戚芸看着面前得鬼头刀,被吓得浑身一个激灵。
“呵呵,戚姑姑!” 她立刻跳了起来,转身就跑。
戚姑姑怎么会在这里?今天不是去训新兵去了吗?我要是被逮到少不了一顿打!
戚芸一边拼命狂奔,一边暗自叫苦不迭。
戚竹音道: “戚尾给我把世子抓回去。”
“是,王爷!”戚尾高声回应道。
他的速度极快,眨眼间便拉近了与戚芸之间的距离。
戚芸惊慌失措地四处逃窜,但无论她往哪个方向跑,都无法摆脱身后紧追不舍的戚尾。
“戚尾你敢抓本世子,你信不信我告诉香漪姑姑说你欺负我。”
戚尾道:“这是王爷下的命令,世子还是乖乖听话跟属下回去。”
“我不回去。”
戚竹音走到闻戚芸身旁的时候听到了她喃喃自语,随后略作思忖:“年岁尚小,只闻说书之事,竟可洞悉如此……”
作者说:逃课的戚芸太可爱了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