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我们在贞女堂关了整整十年,柳夫人从来没有见我们,她真的会帮我们嘛?”桐儿不免担忧道。
“家家都有难念的经,我和姜菱毕竟是相国千金,柳夫人不好插手也情有可原。”姜梨顿了顿,人心难测,万一柳夫人不肯帮他们……“不管如何都要试试。”
三日后。
堂主讪讪笑道:“柳夫人,一路辛苦了。”
“我来布施又怎会辛苦呢?”
齐:“见过柳夫人。”
柳夫人见贞女堂治理得井井有条:“贞女堂这般上下齐整,实见堂主用心了,我贸然来访恐打扰你们了。”
“岂敢岂敢?夫人惠临,我等感激不尽,厢房已经备好,还请夫人委屈一晚……”
“柳姨。”姜梨的突然出现让所有人猝不及防。
“姜梨,不得无礼!”柳夫人正怀疑眼前人的身份,谁料堂主的话直接坐实姜梨的身份。
姜梨闻言,像个做错事般的孩童,低下头:“我听说柳姨来了,所以想来见见……”
“梨儿?你怎么会在这?”随即,柳夫人又想起了那段难堪的过往:“你和菱儿,一切可好?”
“多谢柳姨挂念,梨儿一切安好。”
“柳夫人……”堂主还想说些什么,被柳夫人打断:“我和菱儿还有梨儿有话要说,堂主先下去吧。”
“是。”堂主走之前还剜了姜梨一眼,不过姜梨并没有放在心上。
厢房,柳夫人激动的握着姜菱的手:“好好好,都长这么大了。”
“这是……”薛芳菲没见过柳夫人,自然不知道她的身份。
“姐姐忘了吗?这位是柳姨。”
“见过柳姨。”姜菱恭恭敬敬行礼,柳夫人连忙将她扶起来:“好孩子,都长这么大了,快告诉柳姨,这十年来,你们都是怎么过来的。”
随即,姜梨开始了长达一个多小时的添油加醋,一旁的桐儿看得目瞪口呆。
二娘子素来喜欢用拳脚解决问题,怎么现在这么能说善道了?她出去采摘的几天,到底错过了什么?
“岂有此理!”柳夫人重重拍桌:“这贞女堂表面上风光无比,背地里竟然做出这种事来!”随即,柳夫人又哭道:“我可怜的梨儿,还有菱儿,怎么不来找你柳姨给你们主持公道?”
姜梨声泪俱下的说道:“当年,季淑然陷害姜菱,我替姜菱求情,父亲认为我们是一伙的,我想给柳姨写信,让柳姨来救我们,可是父亲不由分说把我跟姜菱塞上马车……”
柳夫人重重的叹了一口气说道:“唉!你父亲也是个拎不清的。”
姜梨见差不多了,起身跟柳夫人行礼:“梨儿有罪,忘了柳姨舟车劳顿,梨儿和姐姐就不打扰柳姨休息了。”
柳夫人见状,只能无奈拂袖:“去吧,好孩子,左右今日我在这贞女堂,若是有什么事就来找我,柳姨给你们做主。”
姜梨/姜菱:“谢谢柳姨。”
说罢,三人离去。
夜晚,姜梨和姜菱默契般醒来,看见熟睡的桐儿,心想这丫头心可真大。
姜菱去摇桐儿,姜梨望风:“桐儿,桐儿,快醒醒。”桐儿起身,睡眼惺忪揉眼睛:“怎么了?”
姜菱:“今天晚上,是我们唯一能够离开这儿的机会。”
桐儿疑惑道:“怎么离开?”
姜菱:“柳夫人。”
桐儿想起昨天姜梨说得靠柳夫人离开,但觉得不大靠谱:“可柳夫人一直知道二位娘子在贞女堂,平日里也不见她过来问候,况且,若是姜家不发话,她能带我们走吗?”
姜菱把发钗取下来:“你把这个发钗交到柳夫人手上。”
桐儿:“这能行吗?”
姜菱:“你跟柳夫人说,我们姐妹二人有难,她看到这个发钗定会随你而来,况且今日柳夫人见过你,她定然知道你深夜造访有大事发生。”
桐儿:“虽然这几日三娘子教训过堂主,可贞女堂数十年来唯堂主是尊,若是她反咬我们一口呢?”
姜梨:“若是让柳姨亲眼看到她品行不行呢?”
姜菱看了姜梨一眼,说道:“不是让你去望风吗?怎么过来了?”
“放心吧,我观察过了,贞女们都歇下了。”姜梨锤了锤自己的肩膀:“望风这种累活果然不适合我这个弱不禁风的小可怜。”
姜菱和桐儿白了她一眼,能一只手拎起堂主左右开弓人是小可怜,怎么说他们都不信。
“别贫嘴了。”姜菱道:“你有什么发现?”
“你们有没有闻到堂主身上有香味?”
桐儿不以为然:“她每天都涂脂抹粉有什么奇怪?”
姜梨左手指尖轻轻戳了戳桐儿的脑袋:“说你天真你还不信,我问你,那她是每天还是偶尔呢?”
“好像……不是每天。”桐儿有些不太确定。
姜梨点头:“这就对了,我每天让堂主送吃食,偶尔能闻到堂主身上的香味,这种香味不是普通的香味,是……”
见姜梨说不出来,姜菱补充道:“依兰香,夫妻之间调情用的。”
二人齐刷刷看向她:“姐姐,你怎么知道的?莫非……”
二人的看戏脸勾起了姜菱一些不好的回忆。
见她状态不对,姜梨走到窗边,将窗户开出一条小缝:“说正事,堂主身上出现香味,灯笼就会出现在今夜的高度,堂主身上没有香味,灯笼就不会挂这么高。”
桐儿恍然大悟:“原来这灯笼,还有含义呢。”
“贞女堂附近有个鹤林观,在对面山头,姐姐,你跟着桐儿出去多日,你告诉桐儿你的发现吧。”姜梨将舞台交给姜菱。
姜菱:“那日我出去跟桐儿拾柴火,我特意往鹤林观的方向走,发现当灯笼挂在高位时,对面山上就看得到灯笼,而灯笼在低位时就看不到了,之前我去鹤林观上过香,那里每隔一晚会有一次法会,有法会的时候堂主身上就会出现香味,这时山上就可以看到高位的灯笼,这说明什么?”
姜菱把问题抛给桐儿,桐儿思考片刻道:“这说明……那灯笼是去给鹤林观参加法会的人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