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如难得没顶嘴,眼圈有点红:“婶婶放心,我知道。”
船开时,李逍遥站在船头挥手,李大娘和王婶的身影越来越小,张铁匠在码头上喊“到了南诏给我寄片蝴蝶标本”,声音被风卷着送过来,像片轻飘飘的羽毛。
李逍遥灵儿靠在船舷上,看两岸的芦苇往后退,李逍遥不知从哪摸出个橘子,剥了皮递到她嘴边:“酸的,醒神。”
赵灵儿“你怎么知道我晕船?”咬了一瓣,酸得眯起眼,心里却暖烘烘的。
李逍遥“上次去苏州,你就吐了一路。”挠挠头,“我记着呢。”
月如在船舱里铺了块毡子,晋元正把话本摊开,是本《江湖记》,讲的是对侠侣行侠仗义的故事。
月如凑过去看,见里面夹着片干桂花,是苏州带的,花瓣还保持着完整的形状。
“这是……”
“那天在刘府的桂树下捡的。”晋元轻声道,“你说桂花香,我就捡了片夹着。”
月如没说话,伸手翻到书里写“侠侣共饮桂花酒”的地方,指尖轻轻点了点,耳尖红得像刚剥的橘子。
船行到第三日,路过个叫“芦苇荡”的小镇,停船补给。
镇上的市集很热闹,卖糖画的老爷爷转着转盘,李逍遥非要给灵儿转个兔子,结果转出条大蛇,吓得他手忙脚乱地让老爷爷重画;
月如在个卖银饰的摊子前停住,拿起对小小的竹叶耳环,晋元立刻掏钱:“喜欢就买。”
灵儿看着他们,忽然被个卖风车的小摊吸引。
是竹骨糊着彩纸的风车,风一吹就“哗啦啦”转,像极了仙灵岛春天的风。
李逍遥她刚拿起一个,就见李逍遥已经付了钱,把风车塞到她手里:“拿着玩,路上解闷。”
风车转起来,彩纸映着他的笑,亮得晃眼。
灵儿忽然想起第一次在仙灵岛见他,他也是这样,手里举着偷摘的莲花,傻笑着说“姑娘你真好看”。
那时她以为是萍水相逢,却不知命运早把他们的脚印,织成了同一条路。
夜里船泊在岸边,四人坐在甲板上看星星。
晋元给月如讲星象,说“那颗最亮的是织女星,旁边的是牵牛星”,月如仰头看,忽然说“哪有什么牵牛织女,不过是人们自己想的”,话虽冷,却往晋元身边靠了靠,肩膀轻轻碰到一起。
李逍遥把披风披在灵儿肩上,自己只穿件单衣,却嘴硬:“我火力壮,不怕冷。”
灵儿把披风往他那边拉了拉,两人的手在披风下碰到一起,像两条小鱼,悄悄握在了一起。
船继续往前开,两岸的山渐渐染上青黛色,空气里有了潮湿的暖意,是南诏的方向。
李逍遥在船头哼着不成调的曲子,灵儿手里的风车转得欢快,月如戴着新耳环,偶尔抬手摸一摸,晋元看着她笑,眼里的光比星星还亮。
灵儿低头看了看手腕上的平安符,又摸了摸掌心的定魂玉,忽然觉得,南诏远不远,找到娘亲难不难,好像都没那么重要了。
重要的是,这条路是跟他们一起走的,风是暖的,笑是真的,连空气里的桂花香,都带着“我们在一起”的甜。
船舷边的水轻轻晃,像首没写完的诗。
灵儿抬头,看见李逍遥冲她笑,眼里的光比太阳还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