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阳光正好,微风不燥。
十四阿哥带着全家五口,骑马穿过京城的大街小巷,来到了郊外的一片开阔地。三个孩子一见到宽阔的田野便嗨了,脸上洋溢着久违的笑容,他们在草地上尽情的撒泼,追逐着蝴蝶,享受着自由的空气。
十四阿哥和锦宁靠坐在一棵大树下,微笑着看着孩子们玩耍,放在田野上的两双手紧紧扣着。
这样快乐的时光虽然短暂,但只要一家人在一起,不管做什么都是幸福的。
夕阳如血,晚霞满天,一家人在归途的马车上,马车行驶的很慢,孩子们趴在窗边,双手托腮,好奇地欣赏着远处的美景。尕璐玳,那个胖乎乎的小女孩,突然伸出手指,好奇地指着不远处的田野。
突然,尕璐玳胖乎乎的小手指向不远处。
尕璐玳“阿玛,额娘,那是什么?”
她稚嫩的声音里充满了好奇。
十四阿哥和锦宁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夕阳的余晖下,百姓们依旧在田间辛勤地插秧,汗水浸湿了他们的衣衫,就连和傅恒同岁的孩子都在一旁帮忙插秧。
锦宁摸了摸女儿毛茸茸的小脑袋瓜,解释道:
富察.锦宁“那是稻田,你平日最爱吃的米饭就是这么种出来的。”
尕璐玳“额娘,他们好辛苦啊,还有那些哥哥姐姐,太阳都快落山了,我们都回家了,为什么他们还不回家啊?”
尕璐玳无意识中的一句话让十四阿哥心念一动,或许这是一个好时机。
十四阿哥“傅恒,昊儿,尕璐玳,你们三个要不要尝试一下自己种水稻?”
三个孩子都很感兴趣,齐刷刷点头。
弘昊“好啊!”
锦宁帮助孩子们挽起衣袖,他们手拉手,兴奋地跑进了稻田。十四阿哥向忙碌的百姓说明了情况,百姓们慷慨地给了他们一捆水稻。孩子们模仿着百姓的动作,将水稻插进了水田,虽然动作笨拙,但他们兴致勃勃。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的兴趣逐渐被疲惫所取代。傅恒作为年长的孩子,尽管感到劳累,仍然坚持完成了任务。但弘昊和尕璐玳却感到力不从心,尕璐玳甚至因为体力不支,一屁股坐在了泥泞的田里,泥水溅了她一身。
尕璐玳“额娘,尕璐玳的胳膊好酸啊。”
锦宁养孩子也不矫情,柔声道:
富察.锦宁“那你先坐在那休息一会,等额娘将手里的水稻插完就过去陪你好吗?”
尕璐玳累的连话都说不出来了,只是默默地点了点头。
十四阿哥则是看向另一边的弘昊。
十四阿哥“昊儿,你累吗?”
弘昊点点头。
十四阿哥“昊儿,你之前问到底是读书苦,还是种地苦,你现在有答案了吗?”
弘昊再次点点头,他的声音虽然微弱,但充满了坚定。
弘昊“种地苦。”
十四阿哥“昊儿,你知道吗有些穷苦家的孩子一辈子都没钱去上学堂,而你出身高贵,从小接受的便是这些穷苦家的孩子一辈子都接受不到的顶级教育。”
十四阿哥“昊儿,我们之所以要读书,要习武,为的就是守护这些百姓和那些孩子。”
弘昊懵懂的视线随着十四阿哥的眼神看去,只见百姓们伴着夕阳劳作,孩子们也懂事地在一旁帮忙。虽然他们勤劳,但脸上却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一幕,让弘昊小小的心灵受到了深深的触动。
耕者有其田,织者有其杼,居者有其庐,老幼有从依在此刻有了具象化的解释,不再是书本上那没有丝毫温度的文字。
弘昊以前只知道用功读书,但却不知道为了什么,老师讲的那些诗词曲赋,他只能背下来,却不懂其中真正的含义为何,什么家国大义,什么治国之策,什么安居乐业,往常只在书本中看到的,现在真真切切的出现在了他面前。
这一切都是为了——为了守护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人,为了国家的繁荣和百姓的幸福。
弘昊“昊儿懂了,昊儿一定会好好读书,守护百姓安居乐业。”
十四阿哥心中欣慰,他的目光不自觉地转向了一旁的锦宁,只见锦宁的脸上同样洋溢着满足的微笑,她的眼中闪烁着骄傲的光芒,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对儿子的赞许。
锦宁轻轻地朝十四阿哥竖起了大拇指。
周围的世界仿佛在这一刻静止,只剩下晚风轻拂、夕阳余晖和一家人温馨的笑声。
这个简单的瞬间,成为了他们心中永恒的记忆。
......
紫禁城
一天繁重的课程结束,放学后,傅恒带着小弘昊来到了箭亭,这是阿哥们练习骑马射箭的地方。
清朝对阿哥们的教育很重视,老师也有极大的权利,只要阿哥们不听话或者没有完成任务便会受到老师的严厉惩处。
弘昊作为最小的一个,自然是完不成那些大孩子才能完成的拉弓射箭,反而因为力道太小,直接被弓反弹伤了额头,身子猛地后倾,直接摔在了地上。
时刻关注弘昊的傅恒第一时间跑了过去,扶起了小弘昊,还贴心的给他拍了拍衣服上沾染的尘土。
傅恒“昊儿,疼不疼啊?”
弘昊“不疼...”
小弘昊摇摇脑袋,可眼里的泪水却怎么都止不住,豆子大的眼泪一颗一颗砸了下来。
傅恒刚想带小弘昊去一边擦伤,教习武术的老师便走了过来,那比小弘昊大几倍的影子就这么压了过来,让人心生敬畏。
傅恒挺身而出挡在了小弘昊面前,可教习武术的老师的目光仍旧穿透他,直指小弘昊。
“小阿哥,您今天没有完成任务,按惯例是要接受惩罚的。”
弘昊还没说话,傅恒便抢先一步开口。
傅恒“昊儿受伤了,我替他。”
闻言,教习武术的老师着才讲视线放在了府恒身上,上下打量。
“当然可以啊,不过由别人顶替,受的惩罚是本人的两倍,你可想好了,傅小爷。”
傅恒“我可以。”
“够骨气,围着箭亭跑二十圈,跑不够今晚就不要回家了。”
说罢,教习老师便坐在了一旁的椅子上,做了个“请”的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