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荫小道上,周宇拿着一把蒲扇在树荫下乘凉。道路旁支起的小摊子,上面摆放着各式茶饮。
赵家村的村民,战时担任雇佣兵,接受来自各国的委托;和平时期,偶尔也涉足一些不太光明的行当,以赚取额外的收入。在赵家人看来,年幼的周宇不过是位相貌平平、略显丰腴的孩子,因与领导的关系密切,在任务中往往能省则省,出工不出力。
“为何族长要我们在这里设摊?这根本不是条商道。”一人疑惑地问。
“看看这四周,连个人影也没有。”另一人回应。
他们一边摆放着货物,一边闲聊。对于剪径这种勾当,他们早已驾轻就熟。
秦国攻占郢都之后,南阳郡有很长一段时间都处于平静之中。作为雇佣兵的赵家村村民虽然能够通过务农解决温饱,但仍需通过交易来补充箭矢和兵甲等物资。
剪径,对他们来说,既是生计也是技艺。尤其是赵老四,他不仅仅是个土匪,更是怀揣理想的战士。
在赵家村,选择猎物总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情。太肥的猎物往往让人望而却步,因为那可能意味着它背后有着某些权贵的支持,若是不小心惹来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至于太瘦的,同样不能入选,因为它们身上缺乏足够的肉食价值,追求的不过是生存而非品质。
几个村民聚集在一起,每个人都显得异常机敏,他们迅速地整理好手头的食材,然后开始了烹饪的准备。“周宇,咱们这边缺少柴火了,不如把你那些破旧的东西拿过来烧了吧。”一个声音响起。
“尽管拿去烧吧!”周宇的回答中没有丝毫迟疑。
在这个村子里,读书识字的人并不多见,大多数村民仅仅掌握一些行军打仗时所需的基本术语。然而周宇则是一个例外。从小,赵老四就坚持要他学习文化知识,甚至不吝惜成本地为他提供了许多昂贵的学习材料,例如竹简等。
周宇利用这些资源,闲暇之余便会在上面书写一些后世的诗文。他曾经考虑过撰写一部小说,但考虑到目标读者和篇幅的问题,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毕竟,在这个时代,文章讲究的是精炼与深刻,无论是诸子百家的鸿篇巨制还是简短精悍的小品文,都各有千秋。
于是乎,在这样一个注重文章内涵的时代背景下,尝试去写小说显然是一条充满风险的道路,很可能落得个血本无归的下场。
周宇感到一丝困惑,为何自己的竹简会与杂物混杂,被无意间带出。然而,他并未放在心上;毕竟这些看似无用的物品,他也常常随意放置。
随着日上三竿,蒸笼中飘散出诱人的香味,炉中肉汤正咕噜作响,冒着热气。这番景象不禁令人垂涎。
终于,这个不起眼的小摊迎来了今日的第一位顾客。来者风采卓越,衣着考究,显然不是寻常人士,在赵家村村民眼中,无疑是难得的贵客。
荀况对于在这偏僻山路上遇到如此小摊也感到颇为意外。他的目光一瞥之间,很快便停留在了正在打盹的周宇身上。
“年纪轻轻,修为却是不凡。这般功法,似未曾见过。”荀况喃喃自语,此时已有赵家村的村民上前热情招待。
荀况顺势而坐,目光审视间,不经意间注意到了灶台边尚未燃尽的竹简。
“客官,长途跋涉辛苦了,请用茶。”店家热情地递上一杯茶水。
荀况尚未品尝,心中却已生出几分明了。
“小兄弟,你瞧老夫我身上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如果你需要的话,我可以给你,真的没必要采用这种手段。”荀况说完后,轻轻将手中的茶杯倾斜,茶水随之洒出,他脸上露出一丝惋惜。
“可惜了这好茶。”他低声自语。
“看来是遇上硬茬子了。”周围的人开始紧张起来。
正当赵家村的村民纷纷拔出剑刃,气氛紧绷之际,荀况缓缓伸出手,五指轻松并拢。不知何时,散落在灶台旁的一片竹简仿佛被无形的力量牵引,飘然落入他的掌中。
“隔...空取物。”村民们目睹这一幕,心中震惊无比。难道眼前这人,真是传说中的绝世高手?
荀况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手中的竹简上。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他低声吟诵着,面对着四周的刀剑,却似乎完全没有察觉,反而温和地向旁人询问。
“不知此诗出自何人手笔?”
这一幕显得格外古怪。十余人手持利刃,对峙着一位手无寸铁的老者。可奇怪的是,攻防之间的态势,却截然不同。
周宇原本正沉浸在梦乡之中,却因为一阵诱人的香味而缓缓睁开眼睛。他揉了揉双眼,眼前所见竟是如此情景。
“这是怎么了,难道还有工作未完成吗?”周宇自言自语道。
他似乎并不在意周围的混乱,随意拿起一个馒头便开始享用。正当他大口咀嚼时,一个声音打断了他的早餐。
“这位小兄弟,这首诗文真是你创作的吗?”一个温和的声音问道。
周宇点了点头,“算是吧。”他回答得有些漫不经心。在这个年代,知识产权的概念尚未普及,周宇也便无耻地承认了下来。
“年纪轻轻,竟有如此悲天悯人的情怀,为何会沦为匪徒呢?”那人显然对周宇的身份感到好奇。
周宇停下了吃馒头的动作,抬头看向问话之人。“当然是为了金钱。”他直言不讳地回答,声音中透着一股子坦然。
提问者显然没想到会得到这样的答案,一时之间显得有点无奈。
“那么,小兄弟,你叫什么名字?”对方继续问道。
“周宇。”他简短地回答。
“是赵家的人么?”对方似乎有了一丝明了,继续询问。
周宇摇了摇头,没有多做解释。
对方沉默了一会,然后缓缓开口:“我即将前往鬼谷,那里有我一位故人邀请。不知小兄弟是否愿意与我同行?”
周宇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思索的光芒。他知道,这可能是改变命运的一个契机。
还未等周宇开口作答,荀况已经紧紧抓住他的肩膀,几个瞬间的移动后,他们就如同风一般地消失在了众人的视线中,留下赵家的村民们面面相觑,困惑不已。
在幽深的山林之中,赵老四静静地注视着这一幕,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微笑。
“以方正的方式欺骗君子,也不失为一种手段。荀况啊,看来你对人才的钟爱,仍旧难以割舍。”
而在一处隐蔽的山野小屋内,屋檐下蜘蛛网密集,一只体型庞大的蜘蛛静默无声地等待着猎物的降临。
密林之中,上百名剑客如同幽灵般穿梭,他们悄无声息地将那座不起眼的小屋团团包围。
这些剑客,每一个都是天字一等的高手,几乎汇聚了罗网组织最为强大的力量。他们此行的目的,正是为了追捕一个让罗网蒙羞、历史上最重要的叛徒。
当小屋的门缓缓打开时,原本满身杀气的剑客们脸上露出了明显的失望之色。
多年来,能让罗网如此大动干戈的目标寥寥无几。然而,此刻他们所追寻的人正虚弱地盘坐在地上,气息微弱,显然已经命不久矣。
“掩日前辈!”他们低声呼唤着。
曾经的掩日剑主,在叛变后隐姓埋名,除了在赵家村那段短暂的安宁日子外,余生都在荒凉的山脉深处度过。直到不久前,罗网才终于捕捉到他的踪迹。
“掩日这个称号,我已不再使用,也不再需要。” 他淡然地说。
这些年来,他与无数强者交锋,杀戮无数。但对于一个生命即将终结的人来说,生死早已无关紧要。
“难道不觉得抛弃这把剑是一种遗憾吗?”有人问道。
“我便是最强的剑,何来遗憾?”他反问。
老迈的剑客依旧散发着令人敬畏的气势,即便是那些历经血战的天字一等剑客,也不禁心生敬畏。
甚至有几人已无法抑制内心的激动,拔剑出鞘。
这恰恰暴露了他们的不安与软弱。
尽管这些江湖上的顶级杀手能够感受到老者体内蕴藏的力量,却难以理解他言语中的深意。
“我们此次前来,既是为了取你性命,也是为了寻找《灵章剑法》的下落。”他们直截了当。
“它已有传人。”老者平静地回答。
“那是谁?”询问声充满了迫切。
在古老的道场里,一位鬓发斑白的剑客端坐在蒲团上,双眼似闭似开。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缓缓地说道:“你们迟早会遇到的。”这句话仿佛带着某种不可抗拒的预言力量,令在场的所有人都感到一种莫名的重量。
老剑客的嘴角微微翘起,这个细微的动作似乎蕴含了无数故事和经历。随着他那沉重的眼睑慢慢闭合,周围的空气中似乎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安宁。就在这一瞬间,那些身怀绝技、此世数一数二的剑客们心中不约而同地松了一口气。
周围的景象也随着老剑客闭上眼睛的那一刻变得格外清晰:古木参天,阳光透过树梢斑驳地洒在道场的木地板上;远处传来溪水潺潺的声音,与偶尔响起的鸟鸣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氛围。所有的这一切,都在不言中衬托出那位老剑客的非凡气场和他话语中的深意。
这一刻,尽管无人言语,但每个人的内心都在激烈地波动着。他们知道,老人的话不仅仅是对当下的点评,更是对未来的一种预示。在这个看似平静的时刻,每个人的心中都种下了一个未知的种子,等待着在未来某个时刻发芽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