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姗姗害怕那位老师心里有芥蒂,动笔之前特意咨询过那位老师的意见,那位老师的反应足以让她记一辈子。
那是一位永远衣着得体,头发梳的一丝不苟的女老师,教授语文。
老师听她有写文章的想法激动的满眼泪花,一个劲儿的说姗姗啊,你简直就是年轻时候的我,想写什么就大胆的去写吧。
中国解放了,人民是自由的,言论也是自由的,我们生长在灿烂的年代,姗姗,你能有这个想法,老师很高兴!
吴姗姗其实不太懂老师为什么那么激动,但她知道只要写出来的东西能发表就能赚钱。
为此她阅读了很多的报纸,她很确定自己没有政治上的觉悟,也不敢涉及这个话题。
所以另辟蹊径,她打算写小说。
她甚至不知道应该写什么内容,可她现在最崇拜的就是林家人,准确的说是最崇拜宋莹。
佩服她的敢爱敢恨,佩服她的骁勇善战,佩服她可以打扮的光鲜亮丽,毫无形象的在院中骂人王八蛋。
吴姗姗怀着无比憧憬的心里,将宋莹阿姨写在了小说里。
感恩庄图南,他有很多很多的书,偶尔也会和同学们借阅小说,当然那都是在暗地里。
吴姗姗就曾经多次在他的书堆中发现小说,并且细细研读过,所以在她的印象中,小说就是类似于《书剑恩仇录》之类的存在。
宋莹阿姨刚好在武侠小说中担当主角。
虽然吴姗姗的文笔稚嫩,词汇匮乏,可她肯上进,而且刚接触到小说正是灵感充沛之时,各种各样的描写滔滔不绝。
更幸运的是,她有一位对文学饱含热情的文青老师,帮忙修改批注。
两人通力合作之下,一篇情感真挚,语言质朴的短篇武侠小说——《明月夜,景阳冈》横空出世。
讲述的是从前有一位女侠叫宋明月,长得美艳无双,没有什么武艺却胆大妄为,身背长剑,手拿钢刀,行走江湖,怜贫惜弱。
与看似羸弱实则深藏不露的林秀才,在景阳冈相遇,途中捡了一个调皮又可爱的小男孩,他们阴差阳错伪装成一家三口后发生一系列精彩纷呈的事宜,在机缘巧合之下成为名声赫赫的大侠之家的故事。
按理说这本小说不会掀起任何风浪。
但恰逢时运,国家百废待兴,本篇小说几乎没有任何偏僻字眼,中心思想积极向上,所用的文字句子词语以及各种修辞方法,都是最基本最质朴的存在。
并非传统武侠风格,而是类似于搞笑风,虽然不能让人感受到浓厚的侠之义气,却总能搞出来令人捧腹的笑点。
连笑点都是那种很幼稚很低级的笑点,简单而明显。
审核人员接触到这本书的第一反应是批判,差点把作者祖宗十八代翻出来骂,现在什么人都能出来写书了吗,写的什么东西?狗屁不通,对文字没有基本的尊重意识。
很快他们发现这是刚上初中的小女孩写出来的玩意,顿时沉默了。
他们不说七老八十,也是四五十岁的泰斗级人物。
毫不夸张的说,读的书比其比很多人一辈子吃的饭都多,他们要脸面,总不能追着一个小女孩喊打喊杀。
谁还没有个小时候,谁还没有个从零到一的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