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仔细看看,这部小说正适合儿童启蒙用。
因为生僻字很少,场面描写的也不血腥,主角都不会骂人脏话,报复的手段也很搞笑。
也许在别的文中主角喊打喊杀,一天屠人全家,而在明月传中多数手段都无伤大雅,很适合给尚不明事理的孩子们过渡。
有老学者推推眼镜,“试试吧,总要推行新事物,小孩子嘛,出错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于是《明月夜,景阳冈》给吴姗姗带来了第一笔稿费。
不多,五块。
短篇小说,会连载十期,加起来就是五十块。
什么概念呢?张阿妹作为临时工,一个月就赚二十块。
吴姗姗用了一个冬天写出了一篇小说,赚了张阿妹两个半月的工钱。
不是说一定要和张阿妹比,而是因为张阿妹是吴姗姗接触最深的职业女性,自然成为行业标签。
语文老师将钱交吴姗姗手中,还给了她一个饱含温柔的拥抱。
“姗姗,你可以的,老师相信你,所谓无底深渊,下去,也是鹏程万里。”
吴姗姗顿时觉得肃然起敬,莫名对老师的每一句话感到敬畏,心想,我要学的还很多。
大概是人们喜欢在贫苦的生活中寻找精神欢乐,所以小巷里面发生的事总是传递很快。吴姗姗赚稿费的事情一传十十传百,几乎整个厂区大院都知道了。
吴家人居然和庄家林家知道的差不多,吴建国脸色有些挂不住,吃饭的时候带出两分脾气。
“姗姗,稿费是怎么回事?”
张阿妹和小敏情不自禁的停下动作,支楞着耳朵仔细听。
有了钱就有了底气,吴姗姗手里握着五块钱,却莫名像握着五万块的巨款,嘴角微微一翘,“写了一篇短篇小说,发表了,每期报社给五元钱。”
吴建国点头,“怎么没听你和家里说。”
“你们现在也不怎么听我说话,我之前写小说的时候,你们还觉得我不务正业,要不是我跑得快,宋阿姨拦着,你还差点打我呢。”
吴姗姗捏紧筷子,即便紧张的心跳如雷,面上依旧无动于衷。
张阿妹犹豫片刻,往吴姗姗碗里加了一块不大不小的猪肉,“你爸也没别的意思,这不是关心你吗?姗姗啊,那个钱是每个月都有?”
“那个写什么文章小说有什么要求没有,你看我和你爸行不行?再不济小敏行不行?小敏现在念书也好多了,你培养培养她。”
说着还给小敏一个眼神,小敏不情不愿地叫了一声姐姐。
或许一般孩子听不出来,但是对于自卑胆小敏感的吴姗姗来说,张阿妹一开口她立刻明白什么意思。
她也犹豫过,要不要把钱交给家里,如今看来,这钱掏也得掏,不掏也得掏,横竖保不住。
因为这不是她的家。
是旅店,是客栈,是招待所,却不是她的归属。
吴姗姗笑了一下,伸手给大家看自己手背上尚未完全褪去的痕迹,那是冻疮留下的痕迹,暗红中夹杂裂纹。吴建国摩挲脖颈,叹口气,没说话。
“搞文学工作也需要天分和努力,最起码得读书认字,成绩也得好,毕竟学习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之前我大冬天去副食品店为了记录突如其来的灵感,差点把手都冻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