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一年,高中两年。
一九八四年的夏天,阳光和灿烂并肩同行。
吴姗姗凭借着优异的成绩,以强横姿态保送北京大学。
在东北遭了三年的罪,最大的收获便是这一纸薄薄的录取通知书,除此之外的最大收获是结交了许多热情洋溢的朋友。
有朋友,不孤独。
当切切实实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很争气的泪水夺眶而出。(私设她的录取通知书提前。)
那些苦楚,那些变通都是值得的。
正是有这些磨难才塑造了如今刀枪不入的吴姗姗。
只可惜苦难不值得歌颂,何况她原本不用受苦。
阔别苏州三年,吴姗姗终于踏上回乡之路。
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
总要回家得瑟得瑟,别人才知道自己即将走向功成名就,才会在他那狭隘的认知中体会到什么叫做悔悟。
吴姗姗逐一拜访了许多对自己有帮助的人,包括校长班主任科任老师等等,连门卫大叔都受到她恭恭敬敬的致谢。
当初为了多挤出点学习时间,经常坐第一班公交车,第一个到校,门卫大叔每次都会笑着开门,顺便鼓励她好好学习。
校长仔仔细细抚摸录取通知书,心中感慨万千,一遍又一遍叮嘱,“少年强则国强,还很长远,青春激扬,前程远大,姗姗,我知道你的心气高,莫忘初心…”
“我会竭尽全力。”吴姗姗始终心态平和。
一直到最后吴姗姗才出现棉纺厂那条小巷子里。
她走入的自然不是吴家,而是庄家和林家那栋小院。
……
父母之爱子为之计深远。
即便是往日里性子大大咧咧,看似天不怕地不怕的宋莹,也因为儿子的事焦灼不堪。
每日里用狮吼功频频督促,甚至连唯心主义都利用了——她撺掇黄玲与自己一起去寒山寺烧香。
没办法,儿子的成绩实在飘忽不定,一切只能交给天意。
都说有送子菩萨,想来天上的事和人间一样与时俱进,也会有送分菩萨,只要在关键时刻送给林栋哲那么一两分,把他扶持上一中什么都好说。
宋莹抱着宁可多做不可错过的心态,兢兢业业的拜访了许多家寺庙古刹。
大概是母亲疼爱孩子之心太过强烈,很快传来好消息。
七月底洛杉矶奥运会开幕,中国代表团首次全面参加奥运会,家家户户都守在电视机旁看转播,每个人都分外焦灼,本就密不透风仿若蒸笼般的天气,愈发酷暑难耐。
黄玲作为贤妻良母,事事想的周到,她把昨天做好后放在冰箱里冷却的绿豆粥端出来,一人分了一碗。
绿豆汤里加了糯米饭与薄荷水,清凉又解渴,美味又解暑。
依稀记得,曾经中国只能派遣一名运动员参加奥运会,以落败为结局。
时至今日,沉睡的巨龙缓缓睁开带着血雨腥风的巨瞳,蔑视着昔日周围肆意跳跃的蚂蚁们。
它终将腾云驾雾,翱翔九天之巅。
奥运会有条不紊的进行,中国代表团里的许海峰成功拿到中国首金那日,全国上下不知有多少人激动到热血沸腾。
那是里程碑的意义。
那是历史性的意义。
那时将会写在历史书上历代传颂的功勋卓章。
与此同时,小巷里也传来好消息,中考分数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