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亭地区地势险要,江河纵横,历来是水匪丛生之地。
这些水匪时常对沿岸的百姓进行骚扰,烧杀抢掠,攻打城池,放火烧田,无恶不作。
定国公镇守此处十余年,军队纪律严明,英勇善战,多次与水匪交锋,镇压其恶行,取辉煌战果,保一方安宁。
近日,水匪们愈发猖狂,定国公率军剿匪,朝堂之上频频传来边关捷报。
皇上与太子殿下甚喜。
唯独英国公宋宜春一事颇令太子震怒,恨不得将人直接按在大殿上处刑。
太子发怒,自然要有人承担怒火,第二日朝会上监察百官的御史迫不及待的参了英国公宋宜春一本。
“宋宜春负责后勤运输却在途中玩忽职守,延误军情,致使前线军队补给出现严重短缺,福亭兵将忍饥挨饿,军心不稳,其罪当诛!”
别管有没有这么严重,反正先往严重的说。
自古以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粮草的短缺不仅会对士气产生致命打击,更切实地影响军队战斗力。
事情已经发生,只能尽力弥补,太子朱佑晟主动请缨,愿代圣驾南巡,
按理说太子不可轻易离开都城。
这里面有多方面因素,第一太子应与皇帝保持一定距离,不可太远,免得皇帝发生意外,使国无主君。
另一方面,若是太子到某个穷乡僻壤偷偷募兵,保不齐会发生什么叛乱之事。
本朝太子自幼得皇帝支持,天资聪慧,心怀天下,位置坐的极稳,倒不用担心那些。
皇上思虑片刻,深觉太子仁义,连连点头称赞。
太子日夜兼行的同时宋墨带领弟兄们偷袭了东渝人匪盗的船只,并且逼问出了他们的大本营在舟岛,宋墨精神大振,立刻要求进攻舟岛青史留名。
太子亲自前往边关慰问百姓与将士的消息“不胫而走”,朝野上下连连称赞,在百姓心目中也颇有贤名,定国公沉吟半晌,决定率人迎接。
多亏了他们连连打胜仗,人员损耗较少,否则太子来此,恐怕也只能看见白幡漫天。
定国公刚刚摆好架势,太子已纵马驰来,一身红色的蟒袍是所有人中最鲜艳的颜色,很是夺目自傲。
太子所率亲兵临近福亭时购买了大量酒水粮食以及猪羊无数,作慰问之物,原本只有三百人的队伍二三人负责一车之物,竟浩浩荡荡显出两三千人的架势,队伍延绵不断略显冗长。
定国公满脸含笑,笑容有些狂野。
他常年镇守边关,与太子接触甚少,不知道太子是何性情,还是将脸面做足些为好。
定国公不怕别人为难自己,只怕为难和他一起流血牺牲的下属们。
近些时日打了胜仗,心情舒畅,若放在以前,定国公才没有心情理会喜欢在战场上指手画脚的蠢货们。
太子朱佑晟快马入城池,看到定国公立刻勒紧马绳。
朱佑晟翻身下马,身后百余辆车马丝毫不受影响,顺着将士们指引源源不断的运输向营地。
定国公看着那一车一车的东西全都运到军营中,顿觉心情大好,连脸上的笑容都真实了许多,赶紧抱拳,“下官拜见太子!”
朱佑晟一边搀扶定国公,嘴里说着:“何至于如此,把我当成来历练的小辈儿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