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之上多是之前遗留下来的老臣,各顶各的觉得自己资历深厚,理所应当的对着朝政与帝王颐指气使,此时被这“谗言媚上”的“奸佞小人”抢夺风头,齐刷刷冷了脸色。
金銮殿内臣子们迅速分成两派,嘈杂不休,一派支持曹氏女子入主后宫,另一派的人少的可怜,支持皇帝,凭借心意另觅贤后。
赵祯不动声色的将一切尽收眼底,任由他们互相引经据典,各执一词,议事的朝堂吵成了菜市场般热闹。
过了许久,人群渐渐安静下来,将几个新锐喷到体无完肤的老臣们猛然惊觉,年轻的帝王自始至终都没说过一句话。
他如今亲政多年,已然不是刚刚登基被太后垂帘听政的幼年官家。
废掉郭皇后只是他的第一步棋。
重新立皇后则是他与群臣权力拉锯的第二把火,也是难得的主动出击的态度,真的会心甘情愿听从劝解?
或者心性软弱的任由朝臣把控后位?
一些人的脊背缓缓佝偻下去。
有些人仍在认为自己是为天子着想,是为官家着想,绝不沾惹半分私自的利益,表情上颇有些愤愤不平。
众人望去时才发现年轻帝王不知何时已经支撑起左肘,闲散且慵懒地观看着他们做唱打念,如同欣赏台上的戏子。
“曹氏。”
赵祯不轻不重的念着,声音在殿宇内荡开回响。
半边脸露在殿内的自然光下,半边脸被袍袖遮挡,显得愈发幽深。
“诸位爱卿皆是国之栋梁,为朝堂与江山社稷呕心沥血,夙兴夜寐,可谓是劳苦功高。”
“可朕乃一国之君,连自己选皇后的资格都没有,只能被诸位忧国忧民的臣子如提线木偶般控制,一次又一次。”
“尔等口口声声称曹氏贤德,因何得知?总不能是因为出身勋贵天生贤德吧?朕倒是要问问,你们到底是在打造一个傀儡皇帝,还借中宫之位,控制后宫,影响整个江山社稷?”
这话说的实在太严重了。
群臣在立刻哗然与战战兢兢中间选择沉默不语,尤其是领头的几位,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共同的念头是小皇帝真的长大了。
小皇帝禁阁儒雅随和,但正年轻气盛,不像他的父亲、他的祖父那般好拿捏,似乎小皇帝脊背上生长出大宋皇帝少有的傲骨。
不知是从谁开始,总之有第一就有第二。第一个朝臣跪下去,紧接着满殿的朝臣都跪下去。
这不代表臣子们尊敬而是用沉默表示威逼。
君臣之间的博弈刚刚开始。
今日看似只是为了立后,实则是对权力的争夺。
若是群臣退一步,赵祯的骨气便硬一分,越能做一个金口玉言,乾纲独断的帝王。
这是心照不宣的权力争夺。
若是赵祯顶不住压力后退一步,群臣便如同恶狼一样,吞噬掉他退让时暴露出来的权利,久而久之,高高在上的帝王也只会沦落为任人宰割的傀儡。
赵祯从龙椅上起身,腰间的环佩相撞,发出清越鸣声,如潺潺流水般清凉,但比这更凉的是他语调平缓的内容。
“即刻拟旨,洛阳商户郦家有女卿妩,蕙质兰心,品德端庄,性情和婉,堪为中宫之主。着,中书舍人起草圣旨,三日内,昭布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