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桩皇室婚姻是非帝王所愿。
官家原本看中的皇后人选是富商王蒙正的女儿王氏和骁骑卫上将军张美的曾孙女张氏。
但彼时,官家十二岁登基刘太后垂帘听政,选皇后之时,刘太后权柄正盛,雷厉风行的选立了郭氏为皇后。
若郭氏能够老实本分的管理后宫事物,维持后宫秩序,管理皇室日常事务,为皇室开枝散叶。
念在两人少年夫妻,皇后颇有母仪天下典范的份上,赵祯也绝不可能轻而易举的废后。
可偏偏皇后郭氏是刘太后所选,性格专横跋扈,恶劣非常,仗着有太后撑腰欺压后宫中的美人妃妾们。
还严密监视赵祯的行踪,最过分的是不允许他亲近其他的宫女嫔妃。
普通人都无法忍受枕边人的极度掌控欲,更何况赵祯乃是堂堂天子。
天子岂可受制于人?
等皇上坐稳了皇位,开始按照自己的心意,宠幸尚美人杨美人等等。
郭皇后因此频频与后宫嫔妃发生争执,毫无国母的宽容大度,最后更在殴打嫔妃时伤及帝王。
于是,就像更换前朝宰辅团队一样,后宫也迎来了专属清洗。
群臣纷纷上书反对,求情,但郭王后过错太多,不胜枚举,废后之事成了既定事实,不可更改。
赵祯愈发觉得终于可以摆脱刘太后的阴影,树立帝王的权威,手握拳柄,大杀四方,青史留名,万古流芳。
皇后被废,而官家年轻力壮,又有很多大臣盯上国母的位置,前朝后宫风起云涌,每个人都想通过这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为家族谋取荣耀。
后宫诸位宠妃同样想上位。
不死心的大臣们联合皇帝的养母太后又举荐一位功勋家族出身,品德端庄的曹氏女子。
曹氏女子出身名门,家族势力庞大担得起皇后之名。
而且品德端庄,心性纯良。
若册立她为皇后,有助于巩固皇权,稳定朝局。更不会如郭皇后那般辱骂嫔妃,殴打帝王。
金銮殿内,袅袅飘荡的龙涎香融合进满殿暗涌的波涛,围绕那一樽鎏金盘龙的椅子飘荡。
赵祯右手抚过左手的骨节,修长的手指缓缓摩挲过绯色衣袖上的金丝线,眼尾微微下垂,将眼底淬了冰的寒芒眼在长睫投下的阴影中。
底下的老臣仍在苦口婆心的劝导,“陛下,曹氏乃开国元勋,曹家女端庄娴淑,性情沉稳,是皇后的不二人选。”
也有人轻轻隆起着眉,借着各种动作偷偷打量稳坐帝王位的青年。
有人为百官利益谋划,有人为自己的前程谗言媚上。
“臣以为曹氏女所以出身名门,却不可入主中宫,盖因此人无福,福薄之人如何做一国之母。”
“皇后娘娘要维持后宫的秩序与稳定,恪尽职守,曹氏女为有端庄娴淑一词露于人前。未听闻规格中有任何优良名声,此人凭什么当皇后?就因为出身勋贵?”
紧接着他朝向上面狠狠地拜下去,“陛下,臣以为此事应当由陛下自己定夺,同床共枕的结发之妻,必定要两心相悦,方可长久。”
赵祯拂过指节的手忽然顿住,手指下意识的在扶手上叩出几声闷响。
不轻不重,却刚好在较为安静的殿内,传入众人耳中。
“爱卿,起来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