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际绝境:“拉世纪”的生机邂逅
飞船破损严重,多层防护甲板如蛛网般龟裂,应急维生系统的红光刺得人眼生疼。修补装甲的钢、气凝胶储备见底,飞行主用钢仅余0.37吨,最外层34号角装甲破损超95%,舱段在宇宙辐射与微陨石威胁下,脆弱得像风中残烛,随时可能瓦解。
我在杂乱文件堆疯狂翻找,一本破旧《空间原理》终于现身。泛黄纸页布满公式批注,边缘咖啡渍陈旧——这上一任船长遗物,是未知宇宙里,我们唯一的理论依仗,如沉默导师,欲为我们指引迷津。
“在另一‘纬度场’,或欢呼或质疑,于‘现实’却为‘幻想’。若洞察本质,穿越维度难题,不过是‘灵魂深处’的旅程……”我轻念晦涩文字,科尔特调试引力波探测器,金属工具撞控制台的叮当声,成宇宙沉默里的伴奏。
恐慌如潮淹没我,似头顶悬利刃,随时将我们切成“人棍”。科尔特严肃神情说明一切——生命体征随飞船破损急降,不修复关键损伤,死路一条。
9月19日,飞船能源系统濒临崩溃,反应堆氘氚燃料仅够维持基础维生。储物柜里,六百克真空小米小麦、四百升破旧机油,按能耗撑不过三天,两天后便陷绝境。
9月20日下午二点十九分,迪拉史冲进驾驶舱,防护服沾维修通道碎屑,头发乱如离子风暴扫过,满脸癫狂兴奋:“先生!找到我的星系了!”
“你的星系?”我疑他辐射高烧(太阳风暴让他承受超200毫西弗辐射)说胡话。
“是母星所在星系!叫‘特拉世纪’,在里龙斯 - 马里芬星系,距我们四光年!”他语速飞快,手指疯狂点选星图投影,欲勾勒记忆坐标。
三小时后,飞船缓缓降“特拉世纪”轨道。舷窗外,星球被暗紫色大气包裹,表面植被是诡异几何形,三角形与六边形组合,恒星微光下泛金属冷光。生命探测仪疯狂震动,生态系统与碳基生命认知迥异——氧气不足1%,氮甲烷比例颠倒,地下似有大规模液态金属流动。
“科尔特,准备降落!”我深吸气,按下操作面板启动键。反重力装置嗡鸣,飞船缓降,尾部等离子流在暗紫大气划明亮轨迹,如泼洒金色颜料。
“所有人,准备迫降!固定好,关非必要系统!”科尔特通讯器声音冷酷,机械义眼锁定“平地”——实则是六边形金属结晶荒原,结晶一人多高,表面暗红流带似凝固血液。
飞船极速俯冲,距地表十公里时,触发未知力场结界。五秒内穿过“膜”,气压差形成数百道微型龙卷风,如流星雨肆虐。舷窗防护层升温,外部温度从 - 173℃骤升72℃,汗珠瞬间蒸发成白雾,将我们卷入这突变的“热情”。
“检测到海洋!”迪拉史颤抖喊,全息投影蓝色液态区扩大。扫描显示“海水”90%是液态氮,10%未知有机聚合物,恒星下泛诡异荧光。
“高度七千米……四千九百米……”高度计数字疯狂跳,似倒数死亡。飞船重砸地面,不是预想海洋,而是液态金属“平原”。巨大冲击力如炸弹,底部炸开,金属碎裂、液体翻涌声灌满机舱,外部“滋滋”腐蚀声,是液态金属与装甲化学反应。
我像被搅拌机搅碎,五脏错位。抓住扶手,见舷窗外“海洋”冒泡,黑色烟雾翻涌,似水下有物苏醒。
“飞船进水了!”迪拉史尖叫,我惊觉液态金属如毒蛇钻装甲裂缝,在机舱流动,线路短路、仪器爆炸,蓝电火花与暗红金属流织成噩梦。
四周死寂,只剩飞船警报。不知周围潜伏何物,舷窗黑烟浓稠如墙,隔绝宇宙。向上看,恒星光芒被过滤剩光晕;向下看,深渊逼近欲拖我们入地狱。
“除水功能还能用吗?”科尔特冷静得反常,机械手掌拆备用能源模块,欲用应急电源启动排水。
“开舱内排水阀,液态金属会灌进机舱!”我疯狂敲控制面板,想关不受控裂缝,“我们会被淹没!”
科尔特欲强行启动排水时,巨响传来,飞船剧烈摇晃,我们像落叶被甩撞。回过神,透过舷窗裂缝,见黑色烟雾中无数双幽绿大眼,每双都有舷窗大。
“是……原住民?”迪拉史哭腔蜷缩控制台,眼睛缓缓靠近,巨大压力让装甲吱嘎,似下秒被捏成玩具。
我强忍眩晕冲控制台,疯狂按键启动应急防护立场。淡蓝光笼罩飞船,幽绿眼睛受惊停滞,又加速靠近。
“必须启动排水系统!”科尔特机械义眼红光闪,算出疯狂方案——用反应堆加热液态金属汽化排出,赌命操作,反应堆过载便成宇宙烟花。
我咬牙按下排水键,舱底阀门缓开,液态金属沸腾成通红蒸汽,从排气口喷涌。高温让靠近的“原住民”尖锐啸叫,庞大身躯扭曲翻滚,如断线风筝坠入深渊。
飞船震后重获平衡,损伤报告却让我心沉——装甲破损超60%,反应堆功率剩30%,维生系统仅撑12小时。
我们驾千疮百孔的飞船,在“特拉世纪”天空艰难飞。巨大眼睛偶尔在云层后闪烁,如不死幽灵窥视。每一次颠簸都致命,可我们无路可退。
终于,燃料耗尽前,见一片稳定陆地。白色晶体山脉,表面流动柔光,似宇宙最纯净能量汇聚。科尔特操纵飞船缓降,反重力装置嗡鸣渐消,我们脚踏实地——这“实地”,是未知晶体奇异世界。
当双脚真正踏上“特拉世纪”的土地,眼前景象颠覆了我们所有的绝望想象。白色晶体山脉并非冰冷死寂,每一块晶体都像是有生命的呼吸体,柔和的光流如同脉搏,缓缓涌动。晶体缝隙间,钻出淡紫色的藤蔓,藤蔓上点缀着星星点点的荧光小花,每朵花都在有序地开合,仿佛在演奏一曲无声的生命乐章。
我们小心翼翼地迈出飞船,舱门开启的瞬间,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检测显示,这里氧气含量高达21%,与地球大气成分惊人相似。脚下的晶体地面,传来微微的弹性反馈,像是在轻柔地承接我们的脚步。
迪拉史第一个冲出去,他跪在地上,双手抚摸着晶体表面,泪水夺眶而出:“这……这就是我的母星,我记忆里的生机,它还在!” 科尔特的机械义眼也闪烁着异样的光,他蹲下身子,用探测器扫描荧光小花,数据显示这些植物能高效进行光合作用,释放出的氧气纯净度极高,且空气中弥漫的微量孢子,含有修复细胞损伤的活性成分。
我深吸一口气,空气中带着淡淡的清甜,混合着土壤与植物的自然气息,这是在宇宙漂泊许久后,最熟悉又最珍贵的“地球味道”。远处,晶体山脉延伸向天际,在山脉与地平线的交界处,能看到大片的绿色平原,成群的奇异生物在其间穿梭——它们有着流线型的身躯,透明的皮肤下能看见荧光色的血管,温和的眼神里透着对不速之客的好奇。
科尔特调试着大气分析仪,脸上露出难得的笑意:“这里的生态系统,完美适配地球生命,大气循环、能量转换,比地球还要高效稳定。” 迪拉史已经跑到藤蔓旁,他轻轻触碰小花,花朵瞬间绽放出更明亮的光,一圈光晕扩散开来,拂过他的身体,迪拉史惊喜地大喊:“它在治愈我!辐射造成的损伤,在快速修复!”
我翻开《空间原理》,在一页空白处写下:“宇宙的奇妙,远超想象。当我们以为陷入绝境,却邂逅这般生机。‘特拉世纪’,这遍及地球般适宜生存的星球,让我们重拾对生命、对探索的热爱。宇宙中,未知与挑战并存,美好与奇迹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