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到问题,王萱开始时不时自省,提醒自己别腐化的太快,盛家的制度也跟着王萱的心境经过几次调整。
越是深刻了解,王萱越是能理解礼教的本质,礼教其实就是在管人,只是以前王萱层次低,理解不了,如今倒是能理解一点了,但这就更难受了。王萱定的那些规矩,最多能从行动上规范人,但礼教是从思想上规范人。
有时候,王萱无端的生出一种绝望来,想着一死了之,或许能回原时空。可她也害怕,死了就真死了,在这个世界的时间越长,她越恍惚,恍惚这是一个真实的世界。
所以王萱对剧情节点是又爱又恨,爱他提醒自己这是个虚假世界,不要沉溺其中,剧情节点就像是现实社会的锚点,只要剧情发生,王萱就能肯定这个世界是虚假的,她有另外的痛苦却真实的人生。同时她又恨,剧情是不是一定要发生?她的出现为什么没有产生一点蝴蝶效应?为什么第一块骨牌倒下没有引发多米诺效果?世界为什么没有因为她这个外来者而崩溃?
王萱有时候会陷入思想混乱,本就没有哲学脑,如今又面临这种无能为力的处境,更是心焦,有时候也想自暴自弃算了,反正王若弗作为食利阶层,日子过得很不错,她何必这么拧巴,让自己陷入纠结中。
但失落过后,还是过不了心里那条线,日子只能在这种纠结挣扎中继续向前。
该教训下人的时候还是要教训下人,感觉自己的权力受到冒犯的时候,该下手也是会一边焦躁一边下手。
日子就这么按部就班的过,王萱尽量让周围的事情按照自己的逻辑行进,哪怕只有一个盛家呢?可同时王萱也明白,她的这点祈愿都是奢望,尤其海氏进门后,她的危机就来了。
王萱想将自己定下来的规矩形成盛家惯例,就算不能成为家规,也要有一定的现实约束作用。可现实就是,人亡政息在这件小事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海事嫁进来之后,王萱曾试着喜欢过对方的,但两人价值观实在不能统一,王萱只能放弃,转而想着求同存异,积极教导海朝云,想着让对方理解并执行自己定下的规矩,只要事情成了,人不喜欢就不喜欢吧。
可如今看来大概率也是徒劳的。现在盛家的制度是以王萱的个人威信作支撑在运行的,没有暴力系统或者利益同盟作后盾,等哪天王萱撒手不管家,或者海氏用另外一套办法保证了盛家后宅安稳的时候,她这些年在盛家后宅的努力全部白费,她定的那些家规会成为一个笑话,顷刻间烟消云散。
说到底王萱的架子是空的,明面上她盛家三把手,可实际上处处受盛紘和老太太掣肘,根本没什么权力,或者说按照礼法规矩,在盛紘和老太太还在的时候,权力还没轮到她手上。
王萱又不是真的王若弗,不想做个泥塑菩萨,以至于王萱总是与老太太、盛紘发生冲突,到如今已是两看相厌。
只是为了盛家名声,大家还要维持面上和平。这是双方妥协后,达成的默契。王萱安分地做好盛家大娘子这个人形牌,作为交换,她在盛家内宅的那点违背常理的举措就被盛紘和老太太无视了。至少在不涉及到盛家根本利益的时候,盛紘和老太太还是能承认王萱搞出来的那套所谓尊重的程序的。
但若是哪天王萱真碰了两人的红线,那规矩也是说扔就能扔的,次数一多,威信一失,规矩也就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