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七点的训练基地门口,队车引擎已经预热,车身上“中国乒乓球队”的字样在朝阳下格外醒目。宋钰拎着贴好行李牌的运动箱,站在车旁反复确认背包——战术笔记本、护肩、备用球拍胶面,还有樊振东昨晚塞给她的那包橘子味糖果,一样都没落下。
“钰姐,检查好了没?再不上车,曼昱该催你了!”孙颖莎背着双肩包跑过来,马尾辫晃得轻快,手里还攥着给队友带的早餐奶,“刚看见刘指导他们过来了,说是特意来送咱们到机场。”
宋钰刚点头,就看见刘国梁、李隼、王皓几位教练走过来,身后跟着马龙、许昕、丁宁、刘诗雯——留守集训的队员们没去训练,都过来送行了。丁宁先走上前,帮宋钰把歪了的行李牌理好:“到了布达佩斯先倒时差,别忙着练球,适应两天再找手感,有问题随时给我发消息。”刘诗雯则把一小盒润喉糖塞进她手里:“你比赛前总爱紧张得嗓子干,这个含着舒服,记得别跟上次似的,把润喉糖落酒店。”
马龙手里拿着个战术U盘,递到宋钰和孙颖莎面前:“这里面是布达佩斯场馆的灯光数据、球台弹性测试,还有你们可能遇到的对手最近三场比赛录像,路上有空看看,心里有数。”许昕凑过来,拍了拍宋钰的肩膀,难得没调侃,语气认真:“跟曼昱打双打时,记得多喊‘补位’,别总想着自己扛,你俩配合这么久,她知道你反手的节奏——等你赢了球,回来我请你和东子吃烧烤。”
宋钰接过U盘,攥在手里暖乎乎的——这些细节,比千言万语的“加油”更让她踏实。她转头看向站在人群后的王皓,对方笑着点头:“到了那边好好打,别惦记集训的事,东子我盯着呢,每天让他练够反手衔接,等你回来,保证让他跟你混双配合得顺顺当当。”
正说着,队车司机催着上车,宋钰拎起行李要往车上走,突然听见身后传来熟悉的声音——是樊振东,他手里拎着个保温袋,跑得额角冒了汗,运动服拉链都没拉好:“小钰!等一下!”
他跑到宋钰面前,把保温袋塞到她手里:“刚从食堂热的鸡蛋灌饼,你早上没吃多少,路上垫垫肚子——阿姨特意多放了甜面酱,跟你爱吃的口味一样。”保温袋还热乎着,透过布料能摸到灌饼的形状,“还有这个,”他从口袋里掏出个小小的钥匙扣,是之前宋钰落下的乒乓球造型,上面多了个小小的“布达佩斯”字母吊牌,“挂在背包上,别再丢了,看见它就想起我在这儿等你消息。”
宋钰捏着温热的保温袋,看着他泛红的耳尖和额角的汗——肯定是特意早起去食堂帮她买灌饼,又一路跑过来,连训练都耽误了。她咬了咬唇,想说“你别耽误训练”,话到嘴边却变成了:“你也好好练,别总加练到太晚,记得按时吃饭,我每天给你发比赛总结。”
“嗯!”樊振东用力点头,看着她上车,又扒着车门叮嘱,“飞机上别睡太沉,记得盖毯子,到了酒店先给我报平安!”
车窗外,刘国梁朝队员们挥手:“好好比,安全第一,打出咱们的水平!”李隼也笑着喊:“有困难找教练组,别自己扛着!”马龙、许昕他们站在教练身后,挥着手喊“加油”,樊振东站在最前面,手里还举着那个空了的保温袋,一直挥着手,直到队车拐出基地大门,再也看不见身影。
车上,孙颖莎凑过来,看着宋钰手里没拆开的保温袋,笑着说:“东哥对你可真上心,连灌饼都特意跑去给你买。”王曼昱也点头:“咱们好好打比赛,拿个好成绩回来,也不辜负他们这么多人惦记着。”
宋钰打开保温袋,咬了一口热乎的鸡蛋灌饼,酥脆的外皮裹着甜面酱的香味,跟记忆里的味道一模一样。她看着窗外掠过的街景,手里攥着那个小小的钥匙扣,心里的紧张渐渐散了——身后有教练组的支持,有哥哥姐姐们的叮嘱,有留守集训的人在等着她,这场布达佩斯的征程,她不是一个人在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