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达佩斯运动员村的走廊里,刚结束冠军采访的宋钰被孙颖莎和王曼昱围在中间,两人一左一右拽着她的胳膊,眼睛亮得像藏了星星。“钰姐!快说!刚才视频电话是不是跟东哥打的?我都看见你举着奖杯笑成什么样了!”孙颖莎晃着她的胳膊,语气里满是“我懂”的狡黠,“他是不是说要给你管够红糖馒头?还说要陪你练混双?”
宋钰脸颊发烫,把奖杯往身后藏了藏,却忍不住笑:“就你眼尖——他说等我回去,馒头管够,混双陪我练到满意。”话音刚落,王曼昱就笑着点头:“我就知道!刚才你在颁奖台上摸那个钥匙扣,不就是东哥送你的那个吗?带‘布达佩斯’吊牌的,之前训练时我见过!”
周围几个一起参赛的队员也凑过来,笑着起哄:“哟!这才刚拿冠军,就想着回去跟东哥练混双啦?看来我们得早点跟教练说,下次比赛给你们俩报混双项目!”宋钰被说得不好意思,伸手轻拍了下孙颖莎的胳膊:“别瞎起哄,我们就是队友间互相鼓励。”
“队友鼓励?”孙颖莎故意挑眉,从口袋里掏出手机,点开国内集训队群里的消息——全是马龙、许昕发的“前线报道”:马龙拍了张樊振东在训练馆看直播的照片,照片里樊振东攥着手机,屏幕上是宋钰夺冠的画面,嘴角翘得老高;许昕则发了段小视频,视频里樊振东刚结束直播观看,就拽着王皓教练问“混双战术什么时候能开始练”,语气急得像怕晚了一步。
“你看!东哥在国内都急着跟你练混双了,还说什么队友鼓励!”孙颖莎把手机递到宋钰面前,“龙哥还在群里说,东哥看你打决赛时,比自己打比赛还紧张,攥着的战术笔记都被汗浸湿了,最后一分赢的时候,他差点把训练馆的球拍都挥飞了!”
宋钰看着手机里的照片和视频,心里暖得发甜——她能想象到樊振东在国内看直播的样子,肯定是坐不住,一会儿站着一会儿蹲着,比她自己打比赛还紧张。她掏出手机,给樊振东发了条消息:“刚看群里龙哥发的照片了,你看直播时别总攥着笔记,手都该酸了。”没几秒,樊振东就回了消息,附带一个脸红的表情包:“看你打决赛太紧张了,忍不住就攥紧了——对了,你什么时候回来?我跟食堂阿姨说了,给你留着刚蒸好的红糖馒头,还让她多放了点糖。”
与此同时,国内集训基地的训练馆里,也是一片“嗑糖”的热闹景象。樊振东刚给宋钰回完消息,就被马龙和许昕围了起来。“东子,行啊!刚跟小钰视频完?”许昕拍着他的肩膀,笑得一脸“我都懂”,“是不是跟人家保证了,回去就陪练混双?还让食堂留馒头?”
樊振东耳尖一红,把手机往身后藏了藏,却忍不住点头:“她拿了冠军,肯定累,留着热乎馒头让她回来吃。混双本来就该练,之前冬训就说好一起进步的。”
“哟!还‘一起进步’呢!”张继科从旁边走过来,手里晃着个乒乓球,“刚才看直播,你看见小钰举奖杯时,嘴都笑到耳根了,比自己拿冠军还开心吧?我可都拍下来了,一会儿发群里,让小钰也看看你那模样。”
樊振东赶紧伸手拦他:“别发!她刚拿完冠军,别让她笑话我。”这话一出,周围的队员们都笑了——连平时严肃的王皓教练都忍不住笑:“笑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小钰拿冠军,你替她开心,说明你们队友间互相惦记,这是好事。再说了,你俩混双配合本来就有进步,等她回来,咱们就把混双战术提上日程,好好练,下次一起去打比赛。”
刘国梁走过来,看着被围在中间的樊振东,笑着说:“行了,别起哄东子了——不过话说回来,小钰这次能拿冠军,东子之前陪她练的反手衔接和混双战术帮了不少忙吧?你看小钰决赛时那几个反手变线,跟你平时教她的动作一模一样。”
樊振东听着这话,嘴角又忍不住翘了起来——他想起冬训时,宋钰总缠着他练反手变线,练到胳膊酸了还不肯停,说“下次打外战肯定能用得上”。现在看来,真的用上了,还帮她赢了比赛。他掏出手机,看着宋钰刚才发过来的照片——她举着奖杯,脖子上挂着那个带“布达佩斯”吊牌的钥匙扣,笑得眉眼弯弯。他忍不住把照片设成了壁纸,心里想着:等她回来,不仅要给她留红糖馒头,还要赶紧跟她练混双,下次比赛,一定要跟她一起站在赛场上,一起赢球。
国外的运动员村和国内的集训基地,虽然隔着千山万水,却因为这对互相惦记的年轻人,弥漫着同样的热闹和甜意。孙颖莎和王曼昱还在跟宋钰“汇报”国内的“嗑糖现场”,说“许昕哥都在群里打赌,下次混双比赛你们肯定能拿冠军”;国内的马龙和许昕则在跟樊振东“汇报”国外的消息,说“小钰刚才跟曼昱说,回来第一个要见的就是你,想跟你分享奖杯”。
没人戳破那层薄薄的窗户纸,却都心照不宣地看着——看着宋钰在国外拿着奖杯,惦记着国内的红糖馒头和混双训练;看着樊振东在国内守着热乎馒头,盼着国外的人早点回来,一起站在训练馆的球台前。这种双向的惦记,比任何奖杯都让人觉得暖,比任何比赛都让人觉得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