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馆的公告栏前,宋钰和樊振东同时停住脚步——两张崭新的“专项加练计划表”贴在最显眼的位置,上面用红笔标注着“批准加强训练”,落款是教练组的签名。
宋钰的计划表上,清晰写着每日加练内容:早上6点半到8点,跟王皓练反手连续变线与正手突击衔接;晚上7点到9点,加练模拟近台快攻对手的对抗训练,陪练是队内专门模仿水谷隼、伊藤美诚打法的队员。她指尖划过“反手衔接”那栏,想起昨晚樊振东发的语音,嘴角忍不住弯了弯。
旁边的樊振东也看着自己的计划表,眉头却轻轻蹙了下——他的加练安排在早上6点到7点半(专项打磨应对水谷隼的发球旋转)、中午12点半到1点半(跟林高远合练双打衔接)、晚上8点到9点半(单独加练中远台相持后的突然变线)。“时间有点赶。”他小声嘀咕,指尖在早上的时间段上点了点——原本想早去半小时帮宋钰喂球练反手,现在两人的早间加练时间几乎重合,只能错开了。
宋钰听见他的话,转头看过去,刚好对上他有点懊恼的眼神。“没事。”她轻轻碰了碰他的胳膊,“早上你练你的发球,我跟王皓指导练反手,中午你跟高远哥练双打时,我刚好能整理上午的训练笔记,晚上……咱们加练结束时间差不多,能一起走回宿舍。”
樊振东眼睛亮了亮,点头应下,手指在两张计划表上反复比对,很快找出了重合的空隙:“晚上我加练结束比你晚半小时,我在训练馆门口等你,咱们一起走——刚好路上能说说你晚上对抗训练的问题,我帮你分析分析对手的节奏。”
“好。”宋钰笑着点头,把自己的计划表揭下来折好,放进训练包里——计划表边角,王皓教练特意用铅笔写了行小字:“可结合樊振东加练后的反馈,调整反手发力细节”,显然是知道他俩总互相交流训练心得。
第二天清晨,训练馆的灯比平时亮得更早。宋钰6点半准时到馆时,樊振东已经在球台边练上了——他穿着黑色训练服,额角沾着薄汗,正对着陪练发过来的模拟水谷隼发球,一次次调整接发球的拍型。听见脚步声,他回头朝她笑了笑,比了个“加油”的手势,又立刻转回头,注意力重新集中在球上——加练时间紧,每一分每一秒都得抓牢。
王皓拿着战术板走过来,把宋钰带到旁边的球台:“先练反手轻挡变线,你注意手腕发力,别用胳膊硬扛,就像樊振东昨天跟你说的,等球弹起第二下再变线。”他顿了顿,朝樊振东的方向抬了抬下巴,“他早上练的发球,你晚上对抗训练可能会遇到类似旋转,一会儿他练完,让他给你喂几个球,感受下节奏。”
宋钰点头,拿起球拍开始练球。正手突击、反手变线,动作一遍遍重复,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滴,却没停下——她知道,这次加强训练是补短板的好机会,不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以后能跟樊振东更好地配合混双。
7点半,樊振东的早间加练结束,没顾上擦汗,就拎着球拍凑过来:“刚听王皓指导说,让我给你喂几个模拟发球?”他走到对面球台,拿起球,模仿着水谷隼的发球姿势,“你注意看旋转,我发的侧旋,你接的时候拍型往右下压一点,就像刚才练的反手变线那样。”
球旋转着飞过来,宋钰按照他说的调整拍型,反手轻挡,刚好把球回到底线——得分!两人同时笑了,樊振东又发了几个球,偶尔提醒一句“再压点拍”“节奏慢半拍”,语气耐心得像平时陪她加练那样。
中午12点半,训练馆里依旧热闹。樊振东和林高远在合练双打衔接,宋钰坐在旁边的长椅上,摊开训练笔记,把早上练反手的要点一条条记下来,偶尔抬头看一眼球台——樊振东正跟林高远讨论接发球后的第三板衔接,手势比划着战术,认真得没注意到她的目光。
“在记反手的细节?”林高远休息时走过来,笑着瞥了眼她的笔记,“东子刚才还跟我说,等练完双打,帮你看看笔记里的漏洞——他怕你自己记不全,早上加练时就特意留意了你练反手的动作。”
宋钰抬头,刚好看见樊振东朝她这边看过来,眼神里带着点询问,她朝他点了点头,举起笔记本晃了晃——意思是“记完了,等你来看”。
晚上加练结束,宋钰收拾好东西走出训练馆,樊振东已经在门口等她,手里拿着两瓶温水,瓶身还带着温度:“刚去食堂接的,你晚上对抗训练肯定渴了。”他递过水瓶,又接过她手里的训练包,“今天对抗赛怎么样?那个模仿伊藤美诚的陪练,是不是正手突击很快?”
“嗯,有点跟不上节奏。”宋钰喝着温水,跟他并肩往宿舍走,“不过后来想起你早上说的,慢半拍接发球,就好多了。”
“那就好。”樊振东笑了,“明天我加练时,再帮你琢磨琢磨应对办法——我中午跟林高远练双打时,也遇到类似的快节奏,总结了点小技巧,晚上回去发你微信。”
月光洒在两人身上,影子拉得很长。他们没说太多话,却都清楚彼此的目标——好好利用加强训练的机会,补短板、练技巧,等下次站在赛场上,不管是单打还是混双,都能更从容。
路过公告栏时,两人又看了眼那两张加练计划表,上面的字迹在灯光下格外清晰。宋钰突然想起早上樊振东帮她喂球的样子,忍不住说:“虽然加练时间紧,但这样也挺好,咱们能一起进步。”
樊振东转头看她,眼睛亮得像藏了星星:“对,一起进步——等我从印度回来,咱们的反手和双打都练好了,就能一起练混双了。”
晚风轻轻吹过,带着训练馆里淡淡的乒乓球胶皮味。两人并肩往前走,脚步轻快,心里都揣着同样的期待——在这份双份的加强训练计划里,不仅有各自的努力,更有藏在细节里的默契和陪伴,而这些,都会成为以后一起站在赛场上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