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午后,蝉鸣聒噪。我蹲在阁楼角落,望着满是灰尘的旧木箱,忽然被一阵微风吹起的纸张簌簌声吸引。那是父亲年轻时的日记本,边角已经泛黄,纸页间夹着干枯的桂花,翻开的瞬间,往事如潮水般涌来。
小时候,父亲总是很忙。他在离家很远的工厂上班,只有周末才回家。每次回家,他都会给我带一本书。从《安徒生童话》到《西游记》,从《小王子》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些书成了我童年最珍贵的礼物。父亲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多读书,才能看到更大的世界。”
记得八岁那年的冬天,下了一场很大的雪。父亲骑着自行车,顶着寒风,骑了十几里路,只为给我买一本刚出版的《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当他浑身是雪,双手冻得通红地把书递给我时,我感动得差点哭出来。那本书,我至今还珍藏着,书页间仿佛还带着父亲的体温。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和父亲的交流渐渐变少。我开始有了自己的秘密,有了青春期的叛逆,而父亲也越来越沉默。直到有一天,我在整理书房时,偶然发现了父亲的日记本。
“今天是儿子八岁生日,给他买了《哈利·波特》。看着他开心的样子,所有的辛苦都值了。这些年,为了让他过上好生活,陪他的时间太少了。希望他能理解,爸爸是爱他的。”读到这里,我鼻子一酸,泪水模糊了双眼。原来,在那些我以为父亲不关心我的日子里,他一直默默付出着。
“儿子最近好像变了,变得不爱说话,也不愿意和我交流。是我做错了什么吗?我该怎么和他沟通?”字里行间,满是父亲的困惑和无奈。我这才意识到,不是父亲变了,而是我在成长的过程中,渐渐关上了心门。
合上日记本,我陷入了深深的自责。这些年,我只顾着抱怨父亲的忙碌,却从未想过他的辛苦;只顾着追求自己的自由,却忽略了父亲的感受。我决定,要和父亲好好聊聊。
那天晚上,我主动坐在父亲身边,打开了那本日记本。父亲有些惊讶,眼神里闪过一丝慌乱。我握住他的手,轻声说:“爸,对不起,这些年,我太不懂事了。”父亲的手微微颤抖,眼中泛起了泪花。那一刻,我突然发现,父亲的头发已经花白,脸上的皱纹也更深了。
从那以后,我们的关系渐渐缓和。我开始主动和父亲分享学校里的趣事,分享我的梦想和烦恼。父亲也会耐心地听我倾诉,给我提出建议。我们还会一起去书店,一起讨论书中的故事。
如今,那本旧日记本依然珍藏在我的书桌里。它不仅是父亲青春的见证,更是我们父子关系的转折点。每当我翻开它,就能感受到父亲深沉的爱,也能提醒自己,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每一刻。
旧书里的秘密,是爱的密码。它让我明白,亲情不需要华丽的辞藻,不需要惊天动地的故事,它就在平凡的生活中,在默默的付出里,在每一个关心的眼神和温暖的拥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