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一天天过去,我的病渐渐好了起来。刘耀文偶尔会来别院探望,有时会带些补品,有时会带来一些边关的趣闻,大多时候,只是静静地陪我坐一会儿,看我看书,或是听我弹琴。
他话不多,却总能在我需要的时候,恰到好处地开口。我渐渐发现,他并非像传闻中那般冷漠寡言,只是不擅长表达。面对我的时候,他会收起周身的锋芒,眼神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温柔。
府中的人也渐渐察觉到了不对劲。母亲私下问过我几次,语气里带着担忧,也带着一丝探究。她说:“清辞,刘将军虽是难得的人才,可他常年在沙场,性子太过刚硬,又手握重兵,伴君如伴虎,将来的日子,恐怕不会安稳。你……”
我知道母亲是为我好,可我却无法控制自己的心。每次看到刘耀文,我都会觉得很安心,很欢喜。那种感觉,是我在侯府的二十年来,从未有过的。
我没有回答母亲的话,只是轻轻摇了摇头。有些事,或许连我自己都还没弄明白。
这天,刘耀文又来别院了。他依旧穿着那件月白色的常服,只是眉宇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将军,你是不是很累?”我看着他眼下的淡淡的青黑,忍不住问道。
他笑了笑,摇了摇头:“无妨,只是近日朝中事务繁多,有些忙碌罢了。”
我没有多问,只是让挽月端来一杯刚泡好的清茶。他接过茶杯,却没有喝,只是看着窗外,眼神有些悠远,像是在思考着什么。
“小姐,你去过边关吗?”他忽然开口问道。
我摇摇头:“没有。我自小体弱,从未出过长安。”
“边关和长安不一样。”他看着我,缓缓说道,“那里没有雕梁画栋的宫殿,没有繁华热闹的街市,只有茫茫的戈壁,呼啸的寒风,还有随时可能到来的战争。可那里,也有最清澈的天空,最明亮的星辰,还有最淳朴的百姓。他们守着贫瘠的土地,却有着最坚韧的意志。”
他的语气里带着一丝怀念,还有一丝沉重。我知道,那里是他战斗过的地方,是他用热血和生命守护的地方。
“将军很喜欢边关,是吗?”我轻声问道。
“是。”他点点头,目光变得坚定,“那里虽然苦,却很纯粹。在战场上,你不需要去猜测人心,只需要想着如何战胜敌人,如何守护身边的兄弟,如何保家卫国。那种感觉,很踏实。”
我们又聊了一会儿,大多是关于边关的事。他说起在战场上与敌人厮杀的场景,说起与将士们一起在雪地中露营的日子,说起被北狄掳走的百姓重获自由时的喜悦……他的语气很平淡,却让我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边关的残酷与热血。
夕阳西下时,他起身准备离开。走到院门口,他忽然停下脚步,转身看着我,眼神里带着一丝复杂的情绪:“沈小姐,若是……若是将来有一天,我需要离开长安,去一个很远的地方,你会……”
他的话没有说完,却让我的心猛地一紧。我看着他,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将军要去哪里?”
他沉默了片刻,摇了摇头:“没什么,只是随口一说。”
说完,他不再看我,转身快步离开了。
看着他匆忙离去的背影,我心中充满了不安。他刚才的话,到底是什么意思?他要离开长安?去哪里?是又要回边关吗?还是要去别的地方?
接下来的几日,刘耀文没有再来别院。我派人去将军府打听,却被告知将军近来一直在宫中议事,很少回府。我心中的不安越来越强烈,总觉得有什么不好的事情要发生。
这天清晨,我刚起床,就听到别院外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紧接着,挽月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脸色发白:“小姐,不好了!边关传来急报,北狄又来犯境了!这次他们联合了西域的几个小国,兵力强盛,已经攻破了两座边城,陛下已经下旨,让刘将军再次挂帅出征!”
我的心瞬间沉了下去,手中的茶杯“哐当”一声掉在地上,摔得粉碎。
果然,他要离开长安了。要回到那个充满危险的边关,回到那个随时可能丧命的战场。
我顾不上穿鞋,赤着脚就往外跑。挽月连忙跟在我身后,想要扶我,却被我甩开了。
我跑到院门口,正想往外冲,却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站在门口。是刘耀文。
他穿着一身玄色的铠甲,腰间佩着长剑,脸上带着一丝疲惫,却依旧挺拔如松。看到我赤着脚跑出来,他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快步走上前,弯腰将我打横抱起。
“你怎么这么不注意自己的身子?”他的语气里带着一丝责备,却更多的是关心,“地上凉,仔细着凉。”
我靠在他的怀里,感受着他熟悉的体温和力量,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将军,你要去边关了,是吗?”
他没有回答,只是抱着我走进屋内,将我放在软榻上,又让挽月拿来鞋袜,亲自为我穿上。他的动作很轻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是。”他终于开口,声音低沉而沙哑,“北狄来犯,边关告急,我身为镇国大将军,不能坐视不管。”
“很危险,对不对?”我看着他,眼泪流得更凶,“上次你能平安回来,是侥幸。这次他们兵力强盛,你……”
“清辞。”他打断我的话,伸手轻轻擦去我脸上的泪水,眼神坚定,“我是大将军,守护边关是我的职责。无论有多危险,我都必须去。而且,我答应过你,会好好回来的。”
他的话让我的心稍微安定了一些,却依旧充满了担忧。我知道,他是大将军,他有他的职责,我不能阻止他。可我真的很害怕,害怕他这一去,就再也回不来了。
“将军,你一定要平安回来。”我抓住他的手,语气带着一丝恳求,“我在长安等你,等你回来。”
他看着我,眼中闪过一丝动容。他反手握住我的手,用力地点了点头:“好。我答应你,一定平安回来。等我平定了北狄,就回来找你。”
他的手很温暖,很有力,让我感受到了一丝安心。我知道,他是一个言出必行的人。他答应我的事,一定会做到。
当天下午,刘耀文便率领三万玄甲军,离开了长安。我站在城楼上,看着他骑着乌云踏雪马,走在队伍的最前面,玄色的披风在风中飘扬,渐渐消失在远方的尘土中。
城楼下,百姓们夹道相送,高呼着“大将军保重”“早日凯旋”。可我却只能站在城楼上,默默地为他祈祷,希望他能平安归来。
风雨欲来,边关又将陷入战火。而我,能做的,只有在长安,静静地等他回来。等他带着胜利的消息,回到我的身边。
………………………………………………………………………………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