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
嫂嫂做得一手好菜,朴灿烈吃的时候只觉得像记忆里的味道,都说长嫂如母,朴灿烈在她身上感受到了实打实的关心.
吃过饭后由侄子领他去墓园,先前朴灿烈写信回来让家里人联系一下池家的人,留好埋葬池皖虞的地方,现如今朴灿烈回来了,入土为安这事自然是要做一下的.
墓园里有池家的亲戚在,论辈分是池皖虞的远房堂兄,他说多谢朴灿烈带了骨灰还有一部分衣物回来,前几年世道不平,他们虽得知堂妹去世,却无法亲自去到西南取回她的骨灰,最后还要靠她的同事带回北平.
不逢春“朴教授,多亏了您,我们家才能让我妹妹入土为安,而不是葬在异乡.”
朴灿烈“她是我挚友一生中最骄傲的学生,也是我的同事,我带她回来是应该的.”
如果边伯贤在,他也一定会做同样的事.
不逢春“不管怎样,这次都多谢您.”
不逢春“这是池家的一点谢礼,希望您收下.”
男人手里拿着一个盒子,里面装着的是一块古玉,池家人知道朴灿烈是教历史的,特地备上了这份谢礼.
不逢春【侄子】“多谢池先生.”
侄子替朴灿烈接下了谢礼,池家带来的人将骨灰盒和其他东西放到早已空缺好的地方,朴灿烈等一切都完成了才和侄子一起离开.
不逢春【侄子】“叔叔,那位小姐,是一位什么样的人?”
朴灿烈“是一个,可以随时为了家国大义慷慨赴死的人.”
朴灿烈“就像你边叔叔那样,她是你边叔叔所有学生里,最像他的.”
两个人边说边去往黄家的墓园,那里埋葬了池皖虞青梅竹马的恋人黄明昊.
黄明昊少年时参军,跟着部队一路北上,到达了东北.
那几年的东北维持着一种诡异的平和,与倭寇有小冲突,但是表面上上依然是平静的,奉系军阀在那几年统治着东北,那是一个很难只用一方面的形容词来形容的人.
一方面他维持了东北的和平,可是他又肆意屠杀他们组织的领导人,朴灿烈记得,他与边伯贤最敬仰的同事李先生就死在他手里.
而黄明昊,是死在东北的战场上.
抛头颅洒热血,皑皑雪地里流着的是战士的鲜血,不断渗入地底下,又或许会在某一处汇集.
据寄过来的信上说,倭寇的那一枪正中头颅,军医没能把他救回来.
最后他的家人只能草草在北平为他立了衣冠冢,而在东北,也有人记得他们.
不逢春【侄子】“叔叔,您觉得战争带来了什么?”
朴灿烈“带来了杀戳与人民对和平的渴望.”
朴灿烈“永远要记得,勿忘国耻.”
1965年,朴灿烈在北平家中去世,一生未婚,由侄子为他发丧.
几年的西南生活与多年的奔波劳碌让他的身体越来越差,在北平的二十年有医生的静心调理才略有好转,走时没经历过多病痛,谈得上平静.
他的故事由自己口述,侄女记录写成回忆录,是他对民国时期的最后回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