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乾,这片往昔富饶丰美的土地,此刻正被一场空前严重的旱灾紧紧扼住咽喉。天空中,那轮烈日如同熊熊燃烧的火球,毫不留情地将炽热的光芒倾洒而下,似乎决意要把世间的每一滴水分都无情蒸发。
田间,本应是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庄稼地,如今却只剩一片枯黄。干裂的土地犹如一道道狰狞的大口,向着苍穹无声地哭诉着无尽的苦痛。辛勤劳作的农民们呆呆地望着颗粒无收的农田,眼中的光芒逐渐黯淡,绝望和无助如阴霾般笼罩在他们心头。曾几何时,这个时节本该是麦浪滚滚、稻谷飘香,到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可如今,目之所及唯有一片荒芜与死寂。
河流早已干涸,原本潺潺流淌、清澈见底的溪流,如今只剩下一道道深陷的河床,好似大地身上触目惊心的伤疤。那一滩滩污浊的泥水,成了最后的残迹。牲畜们因极度缺水而奄奄一息,家禽们也因缺乏食物而变得瘦骨嶙峋,昔日的生机荡然无存。
城镇里的景象同样令人揪心。市场上,粮食价格如同失控的野马一路飙升,百姓们为了能求得一口粮食,不惜争得头破血流。街头巷尾,饥饿的人群随处可见。他们面容憔悴,眼神空洞无神,拖着虚弱不堪的身体,艰难地在绝望中寻觅着那一丝生存的曙光。
许多家庭已断粮多日,饥饿的孩子们啼哭不止,声音沙哑而无力。老人们躺在床上,气若游丝,连起身的力气都已丧失。为了活下去,一些人无奈地背井离乡,踏上了前途未卜的逃亡之路。然而,在这灾荒肆虐的年岁,又能逃向何方?何处才是他们的安身之所?
寺庙中,香火旺盛,烟雾缭绕。人们满怀虔诚地祈求上苍大发慈悲,盼望这场灾难能够早日终结。但日子一天天过去,情况却愈发糟糕,仿佛陷入了无尽的黑暗深渊。
地方官员们心急如焚,一封封加急文书纷纷送往朝廷,恳请支援。然而,朝廷的救济粮款却如石沉大海,迟迟不见踪影。更有甚者,一些无良官员趁机贪污腐败,中饱私囊,使得百姓的苦难愈发深重。
在这场巨大的灾难面前,人性的丑恶与善良都展现得淋漓尽致。一些富户利欲熏心,囤积居奇,高价售卖粮食,大发国难财,嘴脸丑恶至极。而一些善良质朴的百姓,则选择相互扶持,携手共度这艰难的时刻。
在一个偏僻的村庄里,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因饥饿倒在了路边。路过的一位年轻女子,尽管自己也是饥肠辘辘、虚弱无力,但她毫不犹豫地将自己仅有的一点食物递给了老人。老人老泪纵横,感激涕零,女子却只是淡淡地说道:“大家都是大乾的子民,理应相互扶持,共渡难关。”
在另一个城镇,一群充满朝气的年轻人自发地组织起来。他们决心挖掘深井,试图为这片干涸的土地寻找地下水源。日以继夜,他们不停地劳作,双手磨出了一个个血泡,鲜血染红了工具,但他们的眼神依然坚定,从未有过放弃的念头。
大乾的每一个角落都被痛苦和绝望所充斥,人们在苦苦期盼,期盼着朝廷能够早日施展出雷霆手段,采取有效的措施,拯救这片深陷水火的土地,拯救他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终于,这些令人心碎的惨状被如实禀报至朝廷。满朝文武听闻,皆为之震惊。朝堂之上,大臣们激烈争论,各抒己见,商讨着应对这场旱灾的策略。
皇帝赵凌坐在那高高在上的龙椅上,脸色阴沉得仿佛能滴出水来,心中充满了忧虑和愤怒。他深知,若不能迅速化解这场旱灾,大乾的根基必将被动摇,百姓的怨愤也将如汹涌澎湃的洪水猛兽般难以遏制。
此时,身怀六甲的林晓得知了朝堂上的情况。她不顾自己身体的不便,执意求见皇上。赵凌见到林晓,脸上满是担忧之色。
林晓微微欠身,说道:“皇上,臣妾深知百姓之苦,臣妾有一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