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烟花绚烂的不止整个京城,还有少年少女们的无端心事。
第二日一早,算是正式过年,罗山远和罗宜玉领着诸兄弟姊妹们一同上福寿园去给长辈们请安问礼。
按规矩,这日早上凡来请安的小辈们都会得长辈们赏赐的一件礼物。
哥儿们多是跟读书有关的文房四宝一类,姑娘们则是绫罗绸缎首饰等物,就连罗慎远也有赏赐。
用过早膳,罗成文忽然提起开宗祠祭拜的事儿,罗宜宁眼神闪烁了下,抬眼看向老夫人。
老夫人却是当什么也没看到,继续扒拉着自己面前的一碗粥,这让罗宜宁有些着急起来。
罗成文和罗成章兄弟俩商议完祭拜的事儿后,罗成章忽看着罗慎远道,“母亲,儿还有一事想求母亲定夺”。
“哦?”,老夫人挑眉。
罗成章继续说,“眼瞅着三哥儿也到科考的年纪,他不比几位兄弟,今年是头年参加,若是没个身份,怕是不好报名”。
听到罗成章这句话,罗宜宁眼底闪过一丝喜悦,扭头去瞧罗慎远。罗慎远面上虽没什么动作,可握着筷子的手却暗自收紧了些。
老夫人笑着点头,“其实你不说,我也正有此意。慎远的文章我也瞧过了,颇有他祖父和你当年的风范...”。
老夫人的话点到即止,也是想给罗慎远略微抬一抬乔。虽然她知道林海如和林家不一定会同意罗慎远入嫡母名下,可就目前家中哥儿们的学习情况来说,罗慎远确实是最有望一举成名的,若是以庶出...还是以一个奴婢之子的身份去科考,即便成绩再好,最后也会因为身份而不得高封,这对林家,对二房来说,可不算什么好事。
看老夫人如此抬举一个奴婢之子,陈兰面上有些不大高兴,侧脸瞅了自家儿子一眼,叹了口气,脑海里又闪过那个念头,若是她的大哥儿还在...
罗山远心知母亲心中所想,并不敢去看母亲,也不想去看,一时烦闷,饭也吃不下几口。
那头罗成章似笑非笑的声音传来,“母亲说得是,故而,儿打算将三哥儿记在连姨娘名下。一来,连姨娘是良妾,且身后并无娘家,她自己又是个命薄早亡的,倒是没什么牵扯。二来,若是认作嫡子,怕是少不得要问候岳父岳母的意思,那头该是不会同意,何必麻烦?”。
罗宜宁面色一变,那次祖母提醒过她之后,她也不是没梳理过二房还在世的那几个姨娘。无论从哪个方向看,都该是房姨娘最为合适才对!
房姨娘乃是药房先生的女儿,又跟老夫人算是远方亲戚,当年若不是自家药房被恶霸霸占,她也不会求到老夫人门下。
后来虽是入府做了姨娘,这多年来却也是老实本分,只生了一个姑娘便伤了身子再难有孕,也从不做那等勾引主君之事。
且房家的药房如今名义上是罗家的产业,可实则还是房家自己的。若是罗慎远能记在房姨娘名下,手头便既有了产业,也有了名分。房姨娘所生的十三姑娘年纪还小,若有这样一位哥哥撑腰,婚事上定能更好说一些。
总之左看右看,都是房姨娘最合适。
把罗慎远记在一个已经亡故,又没有娘家的姨娘名下算什么样子?
但这话,罗宜宁到底是不敢当着众人的面儿说出来,只好在早膳散了之后说给老夫人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