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台两端的风,曾吹过彼此的少年时代
视频在深夜的热搜榜突然炸开时,阿九正在国家队训练馆加练反手拧拉。球台上方的白炽灯将她的影子拉得细长,汗水顺着额角滴落在蓝色的地胶上,洇开一小片深色的痕迹。手机在休息区震动了无数次,直到教练忍不住提醒:“阿九,你看看热搜吧,那个男女对抗赛的视频……”
画面点开,是去年全锦赛期间的表演赛片段。镜头怼得很近,能看清张继科发球时手腕上凸起的青筋,也能捕捉到阿九接球时紧抿的唇角。规则是男女各出一名代表,打满五局,赢的一方可以挑选对方队伍任意一人接受趣味惩罚。观众席哄笑连连,解说员兴奋地喊着:“哦!张继科这板反手斜线太刁钻了!阿九这边救得漂亮,但角度还是差了点……”
球台两端,曾经被粉丝们称为“国乒双A”的两个人,此刻眼神里没有半分往日花絮里的柔和。张继科的发球带着惯有的狠劲,每一拍都像在碾碎什么;阿九则像只绷紧了弦的猎豹,跑动、扑救、反拉,汗水打湿的刘海贴在额头上,她也只是用手腕随意一抹。
第五局决胜分,张继科一个极具迷惑性的假动作,阿九的回球擦着边线落下。全场爆发出掌声,她却只是平静地走到球台对面,伸出手。张继科的手掌覆上来时,指尖似乎顿了一下,但阿九已经收回手,先和场边的教练击了掌,然后蹲在地上,从球包里拿出笔记本,开始和教练低声复盘。
镜头扫过张继科,他正用毛巾擦着汗,视线却不由自主地飘向那个蹲在角落的身影。明明是赢了比赛,他却没什么笑容,只是拿起球拍,沉默地走向运动员休息区。
“让我们来看看花絮里的蛛丝马迹:那个爱逗她的大哥哥”
这段对抗赛视频之所以爆火,是因为它和粉丝们记忆里的“科九”完全不同。考古大军迅速翻出了几年前国乒拍摄代言广告的花絮。
那时阿九刚升入一队不久,还是个见到镜头会紧张得抿嘴的小姑娘。张继科作为“老大哥”,却总爱往她身边凑。
“阿九,你这姿势不对啊,”他拿着球拍,故意在她身后晃悠,“手腕再抬高点,不然球要下网了。”
阿九红着脸调整,他却突然用球拍轻轻敲了敲她的头:“嘿,说你呢,走神啦?”
小姑娘被逗得气鼓鼓地瞪他,他却笑得像只偷到腥的猫,转身又去跟导演组嘀咕:“等会儿拍的时候,给阿九多切点特写,这小姑娘打球贼好看。”
最出圈的一段花絮,是阿九因为一个动作反复拍不好,急得眼眶有点红。张继科原本靠在器材箱上玩手机,见状立刻走过来,把手里的矿泉水拧开递给她:“干嘛呀,小脸皱得跟包子似的。”
阿九没接,闷声说:“拍不好。”
“多大点事,”他弯腰,视线和她齐平,语气突然放软,“你看啊,刚才那版其实挺好的,就是最后落点稍微偏了点。这样,我陪你再走一遍走位,保证一遍过,行不行?”
他说话时,阳光透过训练馆的外面的阳光透过窗户洋洋洒洒的洒在他身上,侧脸的轮廓分明,眼神里是难得的耐心。阿九后来在采访里被问到这段,只是低头笑了笑:“继科哥那时候……就是挺爱闹的,但人挺好的。”
还有更早的训练小片段,是队内对抗赛结束后。阿九和陈梦、刘诗雯凑在一起,互相吐槽刚才谁的失误最离谱,笑作一团。角落里的张继科拿着毛巾擦汗,视线却一直落在阿九身上。她笑起来的时候眼睛会弯成月牙,嘴角有个浅浅的梨涡,他看着看着,嘴角也不自觉地勾了起来,直到旁边的教练喊他,才猛地回过神,假装整理球拍。
粉丝们截图做了无数个“眼神杀”合集,配文是:“这谁看了不说一句‘科哥盯妻狂魔’?”
“让我们继续第二个part继科和阿九混双互选:曾以为是双向奔赴的起点”
国家队选混双搭档那年,气氛格外微妙。媒体追问张继科最想和谁搭档,他没像往常一样开玩笑,而是认真地说:“阿九吧,她打球思路清楚,配合起来应该会很默契。”
几乎同时,阿九在另一个采访间被问到同样的问题。她愣了一下,耳根微微泛红,小声说:“如果可以选的话……我想选张继科师兄,他经验丰富,我能学到很多。”
互选的结果出来时,训练馆里响起一片起哄声。张继科走过去,伸手揉了揉阿九的头发:“行啊,小搭档,以后哥带你飞。”
阿九拍开他的手,却没什么力道,只是瞪他:“谁要你带,我自己也能飞。”
那时的阳光正好,透过高大的窗户,将两人的影子叠在一起。他们一起加练混双配合,张继科会在她打出好球时吹口哨,会在她失误时敲她的球拍:“想什么呢?球都飞到场外了!”
阿九会在他擦汗时递上水,会在他腰伤复发时偷偷给他塞给他一片药膏说着“别太逞强。有一次合练结束,外面下起了小雨,张继科把自己的外套披在她肩上:“傻站着干嘛,走了,哥送你回宿舍。”
外套上有淡淡的汗水味和沐浴露的清香,阿九缩了缩脖子,小声说了句“谢谢”。那段时间,关于“科九混双”的期待值拉满,粉丝们甚至开始脑补他们站在奥运领奖台上的样子。
“关于继科和阿九第三part对抗赛背后:沉默的告别与未说出口的话 action🎬”
但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张继科的腰伤越来越严重,训练量不得不减少。混双搭档的事情,也渐渐没了下文。阿九被教练组安排和另一位年轻队员配对,开始冲击新的奥运周期。
他们在训练馆遇见的次数越来越少。偶尔碰到,也只是简单地点头问好。阿九发现,张继科看她的眼神里,少了以前的戏谑和温柔,多了些她看不懂的复杂情绪。
直到那场男女对抗赛。赛前抽签抽到他和她时,阿九听到旁边的队员小声说:“这下有好戏看了,科哥肯定不会让着阿九的。”
她握着球拍的手指紧了紧,抬眼看向对面的张继科。他也正看着她,眼神里没有任何温度,只有属于运动员的、对胜利的渴望。
于是便有了视频里那幕“死磕到底”的对拉。每一板球都带着破釜沉舟的气势,球台两侧的呼吸声清晰可闻。观众们一开始还在欢呼,后来却渐渐安静下来,因为他们发现,这不是表演赛,这是一场真正的“厮杀”。
阿九输了比赛,却没有任何失落的表情。她知道张继科的腰伤已经到了什么程度,知道这场比赛对他而言可能意味着什么。她蹲在角落复盘时,眼角的余光瞥见他拿起毛巾离开的背影,比记忆里消瘦了一些。
最后关于继科退役后的深夜:手机相册里的秘密
张继科退役那天,没有举办盛大的仪式,只是在社交媒体上发了一段长文,感谢了国家队和球迷。阿九正在国外参加公开赛,看到消息时,正准备上场热身。她愣了几秒,然后深吸一口气,走进了赛场。那场比赛她打得格外拼命,拿下冠军后,她在领奖台上举起奖杯,镜头扫过,能看到她眼眶里的水光。
很多人以为,他们的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一个退役,一个继续在赛场上发光发热,从此江湖路远,各自安好。
只有少数人知道,张继科的手机相册里,至今还存着一张照片。那是某年全运会结束后,阿九拿到女单冠军,站在领奖台上笑得灿烂,阳光洒在她身上,连睫毛都镀上了一层金边。他当时假装拍风景,偷偷按下了快门。
他会准时收看阿九的每一场比赛直播,哪怕是凌晨的决赛。屏幕里的她穿着红色的队服,在球台前奔跑、呐喊,眼神坚定如初。他会跟着她的每一个好球握紧拳头,会在她落后时屏住呼吸,心里默默祈祷:“阿九,赢下去,一定要赢下去。”
有时朋友聚会提到阿九,他会假装不在意地听着,直到有人说:“阿九现在越来越厉害了,昨天那个反手绝杀简直帅爆了。”他才会忍不住弯起嘴角,轻声说:“她一直都很厉害。”
窗外的风穿过城市的高楼,吹起窗帘的一角。张继科坐在沙发上,手机屏幕还亮着,是阿九刚结束的比赛回放。她赢了,正在和教练击掌,笑容依旧明媚。他伸出手指,轻轻划过屏幕上她的脸,低声说:“阿九,继续往前跑吧,别回头。”
球台两端的风,曾经吹动过少年少女的衣角,带来过短暂的交集与心动。如今一个转身离场,一个继续前行,那些未说出口的话,未完成的梦,都化作了深夜里,对着屏幕默默的祝福。愿你在赛场上所向披靡,愿你的笑容永远像初遇时那样,灿烂如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