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上我应该接上文,写完发现没接上…
我说不清我焦虑的来源是什么,但好像有一点很明确,我好像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样了解我自己。
就像最开始我以为我文科成绩更好一些是因为多少算有一些天赋,虽然这么说可能有些自傲,但是在用成绩说话这件事上,我的文科成绩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让我失望过。但是后来进了文科班,突然发现,原来大家的起平线都要更高——大家都拿过一百三十多的卷面和五十甚至五十五往上的作文分数,大家大多参加过作文的竞赛拿过奖或者有发表过征文一类,关于历史知道很多偏门的奇闻逸事,关于哲学都能讨论一番······在文科班,这就是日常。我拿得出手的,好像就一点属于初中“曾经的辉煌”,这么看也不太拿得出手。后来觉得好像理科也还行吧,单元小考什么的拿个八九十,月排前十五,转去理科班被一群卷生卷死的竞赛大神们彻底卷废了,别说他们讨论的东西我根本听不懂,就是上课那个飞起来的进度,我已经够呛了。
就像我以为自己内心挺强大的。看电影看小说很少会被所谓“虐哭”;对于学习上的吃力承认起来也挺坦荡,觉得自己但凡尽力了也只能这样;面对家里发生的一些事和在学校里经历的一部分,都觉得一定会过去的,总会没事的,那怕不会更好,至少也不会更差了。后来发现,这好像和内心强大没什么关系,只是一种习惯,一种对什么都不太抱有希望的悲观。这好像大概是改不了的,从最开始的性格就设定好了,总是要游离在很多东西之外。虽然,这好像构建了一个用来逃避的安全空间,但从来没有从根源上解决过自己的失落。
我对我自己的判断好像很正面,又好像很负面。
我去找过学校的心理老师,她问我失眠的情况和我说的那种类似解离的情况出现了多久了,那天在咨询室我沉默了很久。老实说我有些害怕我的情况不好,但又有些希望自己的情况确实不好,虽然我不知道这能给我带来什么,除了无穷无尽的失眠和越来越分散的注意力。
我说,记不太清什么时候开始的,初中有挺长一段时间就一直失眠,十一点睡,睡着大概得三四点,六点多起,一整个白天都不太有时间概念。
我害怕自己讲太多,老师会觉得我不正常,其实不会,但事实就是我明明都选择求助了,却依然不敢全都说实话。
老师说我已经很厉害了,一直这样的情况下还能坚持到现在,如果什么时候真的觉得撑不住了,休息一段时间也很有必要。
我不知道怎么回答。
那个时候快首考了,在那之前,我过了三个月隔一周发烧一次甚至每周都发烧的日子。
在那段时间之前我从来没发现,我对成绩不太好这件事的坦然不是真的觉得没关系,看得开,而是因为知道我已经学不下去了的破罐子破摔。
在那段时间之前我也没发现过,原来我觉得破破烂烂的身体还拖着我走了这么久。
我不知道该用怎样的心态去面对我关于自己割裂的评价和听起来有些不真实的事实情况。
我并不依赖于药物,却好像也无法完全信任自己的身体,我不能保证他到底还能正常的运转多久,我总是在担心这件事,虽然担心不解决问题。
我和我想象中自己的差距好像真的很大,甚至南辕北辙,或者说,因为自己缺失了一部分,所以我想塑造的角色总是过于圆满,以至于好像不符合常理,导致关于那个角色的故事停滞在最开始的几行字。我觉得那是个过于美好的世界,而我无法还原他的样子,没办法把这个“美好”具体化。
有时候又觉得,我其实已经算得上顺利,虽然一路都在经历各种新的政策,我的运气总是不错,就像中考那个关口的幸运,我又有什么理由觉得自己理应更加顺利呢?本身就是运气,讲不了什么公平。
胡思乱想的时候觉得自己傻,矛盾,纠结一些有的没的,清醒的时候也这么觉得。
混乱和醒着,像是天际线与地平线的融合,我也说不清自己会飘去哪里,但还在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