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影视同人小说 > 田耕纪:连蔓儿的种田发家手册
本书标签: 影视同人  影视同人  影视福利 

第22章

田耕纪:连蔓儿的种田发家手册

午时已过,连蔓儿只得将婴儿交到奶娘手中,让莫情与白九照顾,自己则回到屋里,改头换面,化身为沈诺时,让莫情与白九都是一脸懵逼。

“莹儿伪装的很好,语气也很相似。”

连蔓儿只是笑了笑,没有说话,而是深深地叹了一声,然后和陈意打了声招呼,他们就可以离开了。

一行人直奔紫金楼,早就准备好了,红梁坊的开胃菜也送了上来,当连蔓儿走进来时,众大臣都是一脸懵逼。

这间屋子很大,可以容纳一百多个人,但这里的人大多都是头一次见到,但这座酒楼在平江城还是很有名的,和其他青楼不一样,这里的歌舞很有特色,很有特色,很能打动人心。

连蔓儿一进去,那几个人的目光就落在了她的身上,几个人连忙起身,对着连蔓儿行礼。

连蔓儿坐在主位上,陈意三人则是在她的后面,她一边拿着点心,一边和那些大臣们一起看热闹。

一开始,他们还有点拘谨,但看到连蔓儿一脸严肃的样子,他们才渐渐放松下来。

连蔓儿努力学着沈诺的样子,就连坐在椅子上,都是一副端端正正的样子。

宴席开始,紫金楼的丫鬟们端着饭菜进来,每一个都是貌美如花,婀娜多姿,惹得许多大臣侧目,但他们也知道,在这里,就是用来用餐的,琴棋书画,却不招待任何宾客,这里很有格调,也很受平江府士子的欢迎。

宴会已经开始了,但是谁也没有想到,刘无心竟然会在这种情况下出现在这里。

连蔓儿一见到刘无好,就提起了十二万分的警惕,再一看他带来的那群人,心头一跳,待会可不要再提什么诗文之类的话题,她怕是搞不定。

刘无好见到连蔓儿,直接走过去坐在了她旁边,旁边的几个书生也都坐了下来,刘无好跟沈诺关系很好,而且两个人也很有兴趣。

刘无好随口答道:“今天我把红梁坊的小姐叫到了红梁,据说那小姐本来是想嫁进廉家的,但不知道为什么,夫人把她卖了,然后把她嫁给了红梁坊的掌柜,这件事情你可知道?这红梁铺子不知是何人所为,倒也有几分手腕。”

连蔓儿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这一切都是因为她,现在整个王府都要遭殃了,如果阿木还不走,岂不是也要被贬为官员?除了阿木,连府的其他人她都不会去管。

连蔓儿“嗯”了一声,也没再多说什么,刘无好突然转头,用一种奇怪的目光看着她。

刘无心是平江府出了名的俊郎,在平江城也是出了名的英俊潇洒,配上他那张英俊的脸,更是平添了一股迷人的气质。

被一个男子这样看着,连蔓儿都觉得很尴尬,清了清嗓子,问道:“小美现在怎么样了?”

连曼儿说完就后悔了,沈诺是什么人,居然敢打听别人小妾的事情,真是走错路了。

不过提到小美,刘无好顿时来了精神,似乎并没有察觉到自己的失态,继续道:“小美已经为我怀孕了,我已经决定,小美虽然身份低微,但也没有几个能入我法眼的美女,所以我准备将她纳为正妃。”

就连曼儿都愣住了,她不由的望向刘无心,“没人反对吗?”

小美在知州夫人身边呆了一段日子,觉得自己像是换了一个人似的,越发的有自己的想法,她也不想再去做那种事了,而且她还会练武,力量也大了很多,我很喜欢小美这个样子。”

连蔓儿:“……”不过她也为小美感到开心。

刘无好却突然转移了话题:“平江府的学子们,都想在五一节之后赏梅,你也别扫了大家的兴,我这就叫大家一起过去。”

以沈诺的性子,肯定会答应的,可她什么都没说,到时候岂不是让沈诺难堪,还会被拆穿。

连蔓儿:“……”

刘无好继续道:“要不是古池先生身体不适,古池先生早就来了,我们书院的学子,都要参加考核了,这一年,是他们过得最清闲的一年,你应该多激励一下他们,说起来,我们也应该好好教导一下他们,只是,你太忙了,把他们都忘记了。”

连蔓儿更是羞愧难当,她现在进退两难。

刘无好看着她,又道:“三天后,平江府的学子都会聚集在梅园里,你去鼓励一下,明年再去参加科举,为平江学府争一口气。”

连蔓儿觉得没办法,只得答应下来,到时候再说吧。

刘无好看她爽快地应下,心里也乐开了花,所以这一餐饭就这样在一片祥和中度过了。

宴席结束后,刘无好便与其他学子告辞,他们还要参加一场文人聚会,就是曼儿也想让他早点离开,免得他突然拿出一首诗词来刁难自己。

众人离开,连蔓儿也觉得,那些官府的人,比自己想象中的要好很多,显然是分成了两个派系。

好不容易,红梁戏结束,两个人也该离开了,连曼儿站起来,却见长洲县的伍知县快步迎了上来,站在了她的面前,紧张的向她行礼,“小姐,我还有一件事情要汇报。”

伍知县这话一出,众人皆是一怔,元启顿时明白伍知县的意思,走上前来,问道:“今天暂且不提政事,更何况你的文书,是大人亲自下过的,难道还不明白吗?”

伍知县依旧疑惑,他不情愿的看了连曼儿一眼,但最终,他还是开口道,“知州夫人提议免费治病,造福百姓,这对他们来说,实在是太好了,而且还能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为什么我们长洲县就不能学一学呢?”

连曼儿见这人约莫二十五六岁,血气方刚,若是不给个说法,只怕这人会死咬着不放,以为知州夫人仗着自己的权势,便不理会自己的事情,对沈诺的统治也就失去了信心。

“那我就问你一件事,你的工坊在哪里?会不会对平民的耕作造成影响?会不会引起众怒?而且,工坊的质量会不会不一样,会不会影响到市场的竞争?”

伍知县被她这么一问,愣了一下,才继续道:“我也想到了这个问题,不过我也去看病的铺子里看了,都是一些普通的人家,他们平时也是养蚕的,纺织方面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只要他们肯努力,肯定能成功,关于销售,我本来还打算和知州夫人联手,看看能不能从知州夫人那里弄点东西。”

这个想法倒是不错,但是从他为长洲县做的事情就可以看出,他的确是下了很大的功夫,他顿了顿,又道:“要不,我现在就给你带路,让你看看事情的原委。”

元奇也没有想到,连曼儿竟然会把一个知县也带来,县令的身份虽然不高,但也不是他这个府主该做的。

不止是元启,在场的大臣们也都有同样的想法,纷纷将目光落在了连蔓儿身上,更有几个人对她佩服得五体投地,这个主子,可不是以官职高低来衡量的,她才是真正的为民着想的好官。

伍知县老脸一红,也就跟在了她的后面。

连曼儿带着元启、伍知县上了马车,剩下的大臣们则继续在紫金楼喝酒作乐,毕竟这一切都是连曼儿买单的,大家一年才能见一面,自然是玩得不亦乐乎。

马车继续前行,连曼儿规规矩矩的蹲在地上,为两人倒了一杯茶,诚煌诚惧的低下头,一人一杯,一人一杯。

不多时,马车便到了最近的一家免费行医的铺子前,连蔓儿从车上下来,往铺子里走去,她已经有半年没来了,铺子里的一切,都是邬管家在处理,她能做的,也就是看看账本和其他下人的汇报。

三人走进工坊,一名管事连忙上前,将三人请了进来。

从养蚕到收丝,再到成品,就好像一条完整的生产线,不光是蚕丝,还包括棉布,这些布匹,都是李原的人教给他们的,至于李原和沈诺之间的事情,他们并不知情。

而现在,李原一家都跑到了越国,连曼儿的产业也没停下来。

她领着两人在工坊里转了一圈,然后对伍知县问道:“这里面有没有发现什么?”

伍知县略一思索,回答道:“我们长洲县的人也会漂染色,而且他们的纺织手艺也很不错。”

“你知道这布料卖到哪里去了吗?”

伍知县愣住了。

“出口到国外,需要一些技巧,但真正的染色工艺,不但要有颜色,还要有时尚的颜色,要符合卖家的需求,能做到这一步的,绝对不会是劣质产品。”

伍知县当即往染厂跑了一圈,很快就回来了,满脸愧疚地说道:“都怪我没有考虑周全。”

“你不止是想法不一样,你也太天真了,你说的对,一个年轻力壮的年轻人,确实可以赚取一些额外的经济来源,可是你有没有发现,他们之中,到底是男是女?在手工方面,女性要比男性细腻一些,而体力方面,男性则要强于女性。”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不能一概而论,你说的没错,但是你考虑的事情,还是有些肤浅,元启说的没错,这件事情,你做的好,就是为天下苍生着想,如果你办砸了,那就是把所有的罪责都推到了朝廷和朝廷上,如果再加上一个言师,你能承担的起吗?”

连曼儿的话让伍知县低下了头,元启不禁有些敬佩知州的眼光,当初他说的那些话,哪里会想到如此深刻。不过他也不想趟这趟浑水,除非有万全之策,他才会答应,但他没有想到,自己竟然能想到这么多。

伍知县突然对着连蔓儿跪了下去,五体投地,真诚的道:“求您收我为弟子,我佩服您的才华。”

竟然要做她的徒弟,这让曼儿都有些不好意思了,估计沈诺这是把展东风给带坏了,多少人都想来做她徒弟?

但她和沈诺不同,她能给他的只是一些商业上的经历,并不是冶政,论到管理,她连这个元启都不如,自保还是很有办法的。

连曼儿拉着伍知县站了起来,道:“我现在还没有收徒弟的意思,你先回去,若是有什么事情,好好想一想,有什么新的主意,尽管跟我说,不要因此而放弃自己的创意,免得被人嘲笑,你自己也想好了,别人都没想过。”

“我一直都是为国家和人民服务的,只要是对人民有益的想法,我都会很高兴。”

得到连蔓儿的夸奖,伍知县的心情终于好了不少。

三人走出工坊,陈意早在马车旁等得不耐烦了,见她一副若无其事的模样,也就放下心来,上了一辆马车,马车重新上路,连曼儿带着伍知县和元启去了紫金阁,让元启替她接待那些大臣,自己也累了,就离开了。

元启果然是个八面玲珑的人,一口就应了下来,那一天,他对当地的官府还是很满意的。

翌日,连曼儿翻看紫金阁的宣传册时,发现许多当地的官员在背后对她指指点点,大多都是对沈诺的好,虽然没有多说什么,但显然是站在沈诺这边的,看样子平江府的人还是很团结的,这样更好。

连曼儿把书收起来,打了个盹,还没睡醒,就感觉鼻子有些痒痒的,她伸出手去,一只肥乎乎的小手,顿时把她的心给融化了。

她伸出双手,将自己的宝宝搂在怀里,咿咿呀呀的叫着,小家伙开心的不得了。

连曼儿在床上折腾了一阵,陈意喊人进来,她才起身,梳洗一番后,便往衙门走。

和刘无好约好见面的时候,一大早,连蔓儿刚刚梳洗完毕,刘无心的马车便在门口等着,蔓儿心里也是七上八下,今天要为平江府的学子加油打气,实在是说不出话来。

她和陈意等人一起走出府邸,便见刘无好一袭白衣,披着一件狐皮大衣,摇着一柄折扇,风度翩翩,而那曼儿则是一袭青衫,外面裹着一层狐狸皮毛,手里还摇着一柄折扇,这是她头一回以书生的姿态出现在众人面前,还算得体。

连曼儿本来是有自己的马车的,却被刘无好强行带到了自己的车上。

连蔓儿也只能顺着她的意思,上了马车,她就坐在车厢里,刘无好正从怀里掏出一首诗,道:“这是我最近才弄到的,你要不要先看看?”

“我今年工作很忙,等我过年的时候,有空的时候再说吧。”

刘无心有点失落,但还是赞同的点了点头,“自从你让我当助教之后,我就变得很忙,再也没有了往日的浪漫,今天的宴会也是我好不容易才抽到的。”

连蔓儿看了他一眼,他确实瘦了不少,眼睛里也多了几道深深的皱纹,以前他确实是把自己养得很好,没有任何烦恼,可以为所欲为。

到了梅园,两人下了马车,远远的,就已经有很多学子在等着他们了,她的目光在众人身上一转,并没有发现巩心兰的身影,反倒是巩士君,正站在众人的中央,和那些年轻一辈的人,走的很近。

但是连蔓儿却是看出了自己的徒弟展东风的心思,他可不想让自己的徒弟把自己的秘密说出去,在场的人中,只有陈意等人知道是怎么回事,当连蔓儿和刘无好走出来的时候,他只是看了一眼自己的妻子,便低下头,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连蔓儿看着自己的徒弟,忍不住揉了揉自己的脸,好像自己的脸并没有被水糊住一样,他在笑什么?那又怎么样?

一群人走入梅亭,放眼望去,尽是一片梅花,若是真正的人才,倒也能吟诗作对,但若是连曼儿都做不到,她可没有这样的才华。

于是刘无好就戳中了他的软肋,他一指梅园,“来,我们先来个开场白,就以梅花为主题,来来来,大家唱一首。”

连蔓儿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突然,展东风凑到她身边,趁着众人不注意,将一张纸递给她,还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在旁边的长椅上坐了下来,尽管天气寒冷,但还是让她冷静了下来。

她掏出那张纸一扫,呵呵,原来这小子早就想好了一首诗,这风格和沈诺很像,当初他和别人比试诗词的时候,也是刚刚拜入师门,肚子里什么都没有,所以他也是这样。

果然是一首关于梅花的诗,连曼儿只看了一遍,就将这首诗背了下来,然后就放松了下来,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仿佛所有人都将她当做了一代宗师一般。

刘无好一开口,她就点了点头,目光不经意的落在了展东风的身上,“东方,我也给你演示一下,你觉得这首诗怎么样?”

展东风嘴角勾起一抹笑意,这臭小子,还真会给她难堪。

展东风连忙答道:“天下之大,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但能以梅花思及民生之思的,还真没有几个,这首诗的立意实在是太高了,您看如何?”

连蔓儿也是瞪了展东风一眼,怪不得他没有和自己等人坐着马车过来,而是和同学们一起来了,原来是担心自己会给他下套。

“东方说得对,继续努力,明年一定能拿到好名次。”

被连蔓儿这么一说,之前吟诗的那个书生脸色一红,心脏扑通扑通的乱跳,对着连蔓儿鞠了一躬,便往刘无好那边走去。

然后,大家又故技重施,展东风每一次点评,都会指出一个大概的方向,连曼儿也会根据自己的经历,用不同的方式夸奖几句,总之,所有人都充满了信心。

本来,这场比赛只是一个小插曲,但因为连蔓儿的一句话,却变成了整个节目的焦点。

刘无好在角落里看到了连蔓儿,一屁股坐在她旁边,没好气的道:“你今天怎么这么多嘴,把所有人都夸了一遍,真是岂有此理,我记得有一句诗,写的就是梅子的买卖,简直就是奸商。”

“我们当官的,就是要为百姓着想,他们能想出卖李子的办法,在我看来,那就是高瞻远瞩,没有好处,你已经是秀才了,不是以前那个风度翩翩的书生了,以后,那些读书人都要做官了,你我都明白,这是一个很严肃的地方,而不是什么风花雪月。”

连蔓儿这话说的实在,刘无好当了好几个月的官员,也被她的话感染了,点头道:“沈诺,你说的没错,我感觉你在这方面和你老婆不相上下,难不成你老婆还把你给带坏了?你怕老婆的事情,谁不知道?”

“我怕老婆?”

“当然,否则,那些大臣也不会向你举荐这么漂亮的姑娘。”

连曼儿笑道:“原来你也在里面啊,怎么没看到你搂着一个美女?”

说起来,刘无好还真跟以前不一样了,小美生下儿子后,他好像变得老实了许多,所谓浪子回头金不换,就是这个道理。

刘无好哈哈一笑,“看着挺像的,不过这都是我自己愿意的。”

“我也是这么想的。”

连蔓儿有些愧疚的说道,也许她可以利用这次冒充沈诺,给他塑造一个美好的印象,让他今后的女人不那么多了。

梅园里,几位书生都裹的严严实实,刘无好道:“我突然想起来你们家小姐做的火锅了,这么冷的天,能在这里吃一次,那该多好。”

“那就好办了。”

连蔓儿说着,对着陈意说了一句,没过多久,一名家丁就端着饭菜上了岸,陈意等人生了一堆火,莫金则抱着一头野猪回来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出去狩猎的。

这些人都是荒野求生的行家,动作很快,很快就把肉分开,连曼儿虽然不能亲自动手,但也只能在一旁指导,毕竟这是连曼儿一到秋天就会做的菜。

将食材倒入锅中,加入排骨,炖至散发出香气的时候,就是火锅了。

一个个考生们都被眼前的美食给吸引住了。

刘无好看着刘无好狼吞虎咽的样子,也只是随便夹了两口,就皱了皱眉头:“我看你跟你老婆长的很像,你老婆才长高了一圈,就是这样吃饭的,真让人担心。”

连蔓儿吓了一跳,赶紧往嘴里塞了两块,见展东风一脸坏坏的样子,连忙招呼着展东风过去,展东风有点不好意思,走过去坐在了她的旁边,然后扶着她,让她拿出一根带着骨髓的大骨头,让他好好补充一下。

几个人一顿饭下来,尽都其乐融融。

这一餐下来,哪里还有什么吟诗作对的心思,就算是冰冷的身子,也觉得暖洋洋的,就连蔓儿也是一脸笑容,活动了一下筋骨。

回家的时候,她并没有和刘无心同乘一辆,而是和展东风同乘一辆,因为马上要放假了,所以展东风留在家里读书认字,现在沈诺不在,他也没人教他,曼儿便想到了让展东风去请教古池先生。

展东风点了点头,就算是蔓儿,也记起来今天那小孩作的那首诗,也算是给她解了围,不至于让沈诺在诗会上丢脸,更别说在场的人,就算是刘无好,也对她的诗词推崇备至,那小子似乎又有所长进了。

“师母又要夸奖你了,你今天带回来的那首诗,写的很好,还夸了刘无好一句,刘无心是个不会拍马屁的人,这是你真正的才华,很好,好好努力,明年一定会有一个好名次。”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展东风却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光靠几句诗词是不行的,我要学老师,学三国的诗词。”

这小子,大三元哪有那么容易突破?当初,沈诺差点就死了。

不过看到展东风那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她也不忍心阻止,只是笑着点了点头:“这倒是个好主意,我也很赞同你,既然如此,等你师傅回来,我就让他教我一年。”

展东风点了点头,对于自己的妻子,他是非常满意的。

转眼间已是年三十,连蔓儿也总算不必再到衙门里工作,在家带着自己的小宝贝,只是沈诺一去就是一个多月,为何一点音讯都没有?

虽说知道以他的身份,要将情报送到那里很难,但她又不能不期待,一直等到了二十九,她才真的接到沈诺的来信,沈诺告诉她,他按照她画的路线,已经发现了标记,过几天就会进铁匠铺,让她不用担心,他和越王商量了一个万全之计,越王就算没有研究出解药,也会让他服下一些防身的解药。

连蔓儿一看,这才放下心来,小心翼翼地将那封信放在了枕下,又看了一眼身边熟睡的孩子,心中充满了喜悦。

今年春节,赵牧和莫情都要回京城一趟,否则,岳父岳母会有意见的。

连曼儿将莫情送走后,沈府顿时变得冷冷清清,陈意竟然请来了喜姑,黎三等人,还有平江府的毕家人,这两个人一到,整个平江府都变得热闹起来。

连蔓儿,齐氏,还有喜姑都在聊天,齐氏说到了酱作坊,自从回到十里坡后,她就一直在帮忙,连六经营着一家酱作坊,经营得风生水起。

连曼儿便去找她婆婆黎氏,黎氏在十里坡颇有威望,如今也改了性子,没了当初的尖酸刻薄,而且沈家家主也时常提醒她几句,这才让她与人相处得好了许多,而黎氏和大儿媳陈三之间,也多了几分亲近之意。

齐氏见过黎氏照顾大房的儿女,对几个孙儿也很好,有什么好东西,她都会给她们准备。

这话一出,齐氏才想起一事,命人去取黎氏强塞在车上的衣服,齐氏说平江府应有尽有,不必带走,黎氏执意要带来,她打开箱子一看,里面装的都是黎氏为小衍儿缝制的衣服。

连曼儿看到这一幕,也是感慨万千,当初黎氏刚到平江府时,她还有些不自在,如今也放下了,等她儿子长大了,再来看她吧。

连曼儿让人将箱子搬下来。

喜姑年纪大了,话也不像从前那么流利了,怪不得沈诺从来不让喜姑留在自己身边,再加上喜姑的身子骨也不是很好,莫情经常来看她,黎三也会亲自来看她,就算是蔓儿扮成沈诺的样子,也没有来看过她。

于是大家又一次尝到了她做的菜。

一直到了元宵节,院子里的孩子们都在四处乱跑,小衍儿一眨眼就没了影子,黎三在一旁看着,最终还是让其他的小孩都去了温室,不让他们受凉。

至于连蔓儿,从初三的时候就比较清闲了,到了第四天,她就接二连三的被人找上门来,时不时的还会出来和人打交道,和沈诺在的时候没什么区别,所以平江府的人对此并不意外,也就蒙混过关了。

元宵节一过,毕家,陈意一家便要回去了,虽说离的近,可总不能一直住在这里吧。

连曼儿本来还想留下他们,但想到自己和沈诺之间的事情,还是不要让人知道的好,便答应了陈意的提议,和众人告辞,日后有的是机会再见。

毕成良与齐氏则要返回十里坡,至于毕浩的妻儿,则会留下,他会像陈意一般,在沈府附近找个家人。

人一去,院子里便清净了,只是莫情还未归来,连曼儿因为要在外面扮演沈诺,还要处理家里的事情,便一直惦记着小衍。

一直到了二月份,莫情与赵牧才返回,只是两人之间的情绪似乎有点不太对劲。

莫情带着儿子走了进来,见到连曼儿时,眼泪都快掉下来了,说她这次回京肯定不会有好结果,上面的人非要把她留下,就连婆婆也不管,她不能和夫君一起出城,非要把她和丈夫拆散吗?

但莫情气得不仅仅是这一点,赵牧在他婆婆面前一直保持着沉默,他的婆婆听到了两个大嫂的对话,居然真的答应了下来,说他很想念自己的孙子,所以想把他们母女俩在京城多呆一段时间,等夏天过去了,就回到平江府去,谁知道赵牧几乎答应了。

这分明就是个借口,一旦赵牧和她答应了,夏天就再也回不来了。

可赵牧竟然相信了,两人因此大闹了一场,不料莫情竟有了身孕,这才让赵牧感动不已,生怕她怀有身孕,当即回绝了婆婆的要求,将其接了回去,因为有了身孕,二嫂也就无话可说了。

倒是一旁的曼儿,有些诧异地望了莫情一眼,敢情莫情此时有了两个多月的身孕?好快的速度,不过从莫情的反应来看,她应该是活下来了。

莫情咬了一口零食,继续道:“赵牧在京任职的这段时间里,我是不会回京的,既然要来,那就去吧,反正也是要去的,还不如不去,带点礼物过去。”

连曼儿都在鼓掌,她的那些嫂子都看她不顺眼,在这个年代,夫君出去做官,没有正室在身边,就相当于守活寡妇,守活寡妇也就罢了,还要遵守礼仪,每日定省,应付那些达官贵人的太太,实在是太辛苦了。

“你就在这里跟我在一起吧。”

莫情顿时点了点头,而莫情则是看到了一身男人装扮的连蔓儿:“我听说你这男人装扮起来也很俊啊。”

此时的曼儿,虽然换了一张脸,但她的发型还是男人的打扮,肩膀压得更低,个子也更高了。

“莫情,我觉得我们应该做一个男人,这样才能出去走走,不会有任何的流言蜚语,而且还能学到很多东西,这些日子,我都很想出去走走。”

从一开始的忐忑,到后来的得心应手,根据自己的直觉和其他大臣的建议,她并没有犯什么大错,唯一的缺点就是办案是她的软肋,幸好没有杀人。

赵牧知道自己的夫人有了身孕,对莫情那是言听计从,这一次回京,他打听到了许多有用的信息,发现了太子的异常,便告诉了她,“也许是吸寒食散,据说是太子的意思。”

“他还没有登基,就开始沉迷于酒色之中,很多跟随他的官员都对他很是不满。”

连曼儿在京城也听说过,这种东西在上流社会很受欢迎,相当于古代的毒品,一旦服下,人就会失去理智,变得对毒品产生依赖性,可到底是什么人给太子下的,她记得魏帝曾经秘密下过命令,皇家弟子绝对不能接触到寒食散。

“既然如此,那就不用晋王动手了,他自己就死定了。”

赵牧也跟着笑了起来,这时,赵牧说出了一个秘密:“陛下最近病得很重,两次卧病在床,御医们都没有告诉我,我以前是禁军统领,所以才能听到这件事。”

“朝廷里的官员能认识吗?”

赵牧摇了摇头,“就算是瑭博,也不清楚这事。”

不对啊,他不是一向跟在皇帝左右的人吗,又岂会不知。

“很隐秘,他昏迷的时候,皇宫里的侍卫已经将他团团围住,谁也不让他进去,就算是王后也不行。”

没想到魏帝竟然会生病,她又望向赵牧,道:“这是第几次出现这种情况?”

赵牧疑道:“陛下的病本来就很差,只是那个时候我还在皇宫里,所以一直瞒着,但不管怎么说,这一次他昏迷了三天,御医们都没有办法,我们也不能把这件事传出去,也没有请外面的御医进宫,所以才能在一年前活下来。”

连曼儿闻言,心中一动,若是这样,魏帝一倒,太子虽然中了寒食散,但短时间内应该不会崩溃,毕竟他还有一个阻碍,难道朝堂上的大臣们,都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

“难道朝廷就不好奇,陛下不来早朝?”

赵牧说道:“皇帝陛下向来都是穿着便服出行,群臣早已习以为常。”

听到段凌天的话,连蔓儿点了点头,不再多说什么。

看来她要让京中的紫金楼注意这件事了,在沈诺回来之前,必须要调整战略了。

赵牧询问了一下连曼儿的事情,没想到她处理的很好,让赵牧对她刮目相看。

就在这时,元启急匆匆的跑了过来,手中捧着一份奏折,禀告道:“将军,平江府和镇江府之间,有一群盗匪在劫掠过往的百姓,他们不但要钱,还要抢人,我怕他们是人贩子。”

卖苦力?连曼儿都呆住了,现在怎么会有这种人,真是可恨,平江府要发展,就必须要有这么多的苦力,如果被他们抓走,成为别人的奴仆,那就是违法的。

连蔓儿立刻站了起来,她要和赵牧商议这件事情,元启跟在后面,陈意让她在衙门待着,她也跟着一起走了。

本来这样的事情应该由赵牧来处理,因为平江府的安定完全在赵牧的掌控之下,不止是平江府,就算是两浙两道也在平江军的掌控之下,赵牧并没有被当地的官吏所控制,而是直接隶属于首都,他也是从外地调来的一名将军。

连曼儿快步走进军营,见赵牧正和自己的副手商议军务,她就在外面等着。

赵牧处理完毕,两人一起去了一间会议室,连蔓儿取出今天的文书,上面写着:“平江和镇江两郡交界之地,有盗匪出没,抢劫财物,意图不轨。”

赵牧得到消息,连忙跑到地图上,指着地图上的两个地方,“这里离水很近,也有一些森林,道路并不是很好,所以没有走大路,所以他们必须要走水路,或者是在老林中穿行,不过,我估计他们带着大量的人和货物,上山的速度会很快,所以才会选择从海上过去。”

“这段时间,水面上的情况还算稳定,我的人也做的很好,如果他们还有别的办法,我现在就带人过去,你可以放心了。”

有了赵牧的帮助,连曼儿也松了口气,她接手这个位置还是头一遭,让她一个人去,显然是做不到的,还好有赵牧帮忙。

连蔓儿刚回沈家,邬管家便将各处的册子都给她送来了,她心中烦躁,便在紫金阁翻了翻,没找到什么靠谱的,便去找九九阁的小册子,结果没找到镇江府的小册子,倒是在那里找到了一些不寻常的东西,据说是被人以天价卖给了一个流浪武士。

从这价钱和数量来看,难道是要杀人?他先支付了30%的订金,让他们在这里汇合,然后剩下的百分之七十,价格不菲,很多冒险者都在找他帮忙。

连蔓儿连忙将平江府九九阁的小册子翻了出来,却没有想到,在平江府的地下市场,竟然也有卖游行者的,和镇江府卖的差不多,难道是要杀人灭口?

上一章 第21章 田耕纪:连蔓儿的种田发家手册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2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