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影视同人小说 > 田耕纪:要致富,先分家
本书标签: 影视同人  影视同人  影视福利 

第31章

田耕纪:要致富,先分家

莫情过来帮连蔓儿打下手,看着那边两男人聊着万知县的案子,这边莫情也小声开了口,问道:“莹儿,你说赵牧说的话是不是说的假话,暗卫将女人拦住了,他为何会衣裳不整?”

连蔓儿却叫莫情不要担心,“赵牧是武将出身,他喝醉了酒,衣裳也不是很不整,内衣没有脱吧?”

连蔓儿觉得这个时代的衣裳不整在她眼中分好几种情况,连个中衣都没有脱,一点肌肤都没有露,也称之为衣裳不整,而据莫情所描述的,赵牧最多外衣乱了一点,这关系到抬他出来的人,万一粗鲁了一点,这些武将出身的,手重,也不细心了。

莫情被连蔓儿一说,怔住,接着又笑了,“莹儿,谢谢你今个儿安慰我。”

连蔓儿挥了挥手,刚刚烤好的鸡翅就端了上来,她夹了一个鸡腿给莫清,毕竟在家里,怀孕就是一切,怀孕的女人都是贪吃的,莫情还真就开始吃饭了。

刚刚吃了一盘猪蹄,然后是一块煎饼,现在又是一只鸡腿,嗯,应该是之前哭过之后,才吃了一盘甜点。

于是,整整一个早上,莫情都没有停止,除了吃喝,什么都不做。

就连曼儿煮的卤肉,也是第一时间放到莫情的盘子里,莫情边吃边聊,最后一道菜做好,莫情也是满肚子,独自一人躺在沙发上打盹。

赵牧一边吃着饭,一边和沈诺聊着万知县的事情,两人都在猜测,连伟中和龚芳肯定与万知县脱不了干系,否则怎么会选择在这种情况下,两人都被杀了,这万知县也不是一般人,竟然还有这样的背景,难道他不是平民?这是什么情况?

赵牧带走了太学,沈诺虽然没有任何的证据,可是在朝堂上,他依旧被关进了大牢,论起口舌之争,就算是卫中也比不上沈诺,龚方也做不到,尽管龚一反复强调要拿出证据来,沈诺答应三天之内拿出证据来。

晚上,他回到家中,和媳妇睡在一起,将白天发生的事情告诉了妻子,他准备去吴江县见一见那些地主,想要知道他们是怎么弄到这片土地的,吴江县那么穷,万子学一家人过着奢侈的生活,他也是穷人,自然知道其中的艰辛。

沈诺还打听到,连卫的妻子姓卫,万子学的妻子也姓魏,不知两人有没有血缘关系,不过这并不是什么难事,等陈意回去后,自会水落石出。

连蔓儿一听到这话,就急了,难道沈诺非要自己跑一次不成?为什么不等陈意回去呢?

她好说歹说,也没能说服沈诺,于是连曼儿就把自己这一趟出来,听到莫情的话,以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她准备在每个村子里免费看病,平江府里的人都是为了赚钱,做生意,他们把钱花得很奢侈,但是,这并不能解决他们的问题,因为这是一件关乎百姓生活的大事。

连蔓儿想要免费看病,她会先带领一群医生,对本地的医术进行攻击,等他们抱怨完了,她就会招募本地的医生,让他们在免费看病的过程中占据一定的位置,按照正常的价格,医生们则按照自己的能力来赚钱,付出越多,付出越多。

不过,她是来免费治病的,自然不能按照市面上的价钱来,如此一来,其他的医生也不会来了,现在双方都很满意,她就指望沈诺能帮她一把。

沈诺当然要上报,因为她拿着免费的医疗服务,是得到了官方的认可。沈诺闻言,心中一动,问道:“为什么不让有钱人买单?”

就连曼儿也想去,不过有钱人一听说免费治病,就不会花钱去治病了,在他们看来,大家都是靠自己的能力赚钱的,又不是平白无故的送人。

沈诺闻言若有所思,这件事两人商量了大半夜,最终还是决定从长计议,沈诺肯定会上报,不过朝中也不会给太多的帮助,最多也就是挂个名,给点银子,关键还是要他们自己去赚钱。

第二天,沈诺要去衙门处理一些事情,连蔓儿和莫情正在客厅中品茶,蔓儿也将昨晚与沈诺的对话告诉了莫情,她突然想到一件事,道:“莫情,我们这一路走来,也看见了很多小工坊,他们的手艺都很好。

“不过,那些黑心商人把价钱压得很低,平江府水路畅通,无论走到哪里,都能赚钱,不如把城里的人都聚集起来,建一家大的纺织厂,染厂,蚕厂,卖出好东西,卖到哪里,卖到哪里,卖到哪里,用钱治病,岂不是更好?”

“我这就写信给燕北的大舅哥,问问他要不要去岭南,我想他应该会想要。”

莫情被连蔓儿这么一说,愣了一下,随即道:“莹儿,我知道我对医学很在行,但做起生意来,却一点都不在行,虽然我们把所有人都聚集在一起,但我们辛辛苦苦做出来的东西,却要无偿的为普通人治病,实在是太善良了。”

连蔓儿笑了笑,道:“连蔓儿,你要是不去医馆,那就不算什么了,从一年一次的时候,你就可以不用花钱了,到时候,你就可以不用花钱了,而且,你还可以把你的收入,用来治病,这样,你就可以不用花钱了,而且,你还可以在政府的帮助下,免费为你治病。”

“我准备将这次的中医馆,改成一家诊所,我们会派出一批优秀的中医,将那些江湖骗子一网打尽,剩下的都是精锐。”

连蔓儿应了一声,就把莫情拖进了书房,然后写了一封信给李原,再加上沈诺的信件,应该一个多月后就会有回音。

沈诺一回来,连蔓儿就跟她说了自己的打算,沈诺闻言,不由对她赞不绝口,昨天他们商量了半天也没想到什么好办法,现在媳妇帮他们把事情办好了,让政府出面也不是什么难事。

平江府富甲一方,实则人心涣散,人人求财,人心不存,平民被权贵所欺,沈诺听到连曼儿这么一说,觉得当务之急是要立即办两件事,第一件事就是夫人所说的免费看病,第二件事就是前些日子见过的那位古池先生,他早就开始收徒了,而且,他还打算在平江府开一所学堂。

不过,平江府虽然重视学问,却不会将孩子送入学堂,穷人也有不少人希望靠学习来改善自己的出身,但是他们的财力有限,没有多余的银子,根本进不了学堂,而本地的书生,一旦中了举人,就会拼命地考乡试,以求更上一层楼。

其次,他还会结识一些有才华的读书人,成为有钱人的追求者,他的日子过得很滋润,但他却被荣华富贵冲昏了头脑,变得不思进取,对做官也没有了热情。

因此,在平江府中,也能见到许多才华横溢的读书人,他们的日子很轻松,只要有些才华,就会被扶持起来,而且他们说话也很开放,若是遇到一些权贵,或者是权贵,他们就会拿出一些诗句来刁难,用言语来打击,因此,很多达官贵人,对他们都很忌惮。

对于读书人,他们是有感情的,也有厌恶的,但凡是家里有读书人的,那就代表着家风好,家世好,因此,很多人都喜欢和读书人交朋友,如果能被他们夸奖,那在圈子里的身份就会水涨船高,就算是官府也要给几分薄面。

沈诺心想,想要让读书人有学习的机会,不愿意念书的,也要让他们有做官的觉悟,为民谋福利,这才是他真正的目标。

古池先生也是这么打算的,他辞老回乡,就是为了帮助那些有才华的人,谁知道他一回到这里,便发现那些商人都在为自己的生意而奔波,这让古池先生有些失望。

得到沈诺的同意,连曼儿也很开心,再加上知道他明天就要到吴江县,把万知县的事情解决了,他也要去看望古池,沈诺实在是忙的不可开交。

第二天将沈诺打发走后,连蔓儿与莫情便往药铺而去,沈诺既然答应了,那就差不多可以实施了,现在要做的,就是让掌柜的将京城中最有才华的郎中都请过来,一起来平江府。

再过一个多月,她大舅哥应该会来信了,她大舅子肯定急需那些礼物,就算他真的不要,她也可以在京中开店。

两人去了药店,莫情让手下的医师将她最近研究出来的一些丹药炼制出来,其中就有驱虫丹,因为村民们并不在乎水的干净,所以很多人都会购买,特别是被莫晴治好的人,更是一夜之间,所有的药店都被抢购一空,根本卖不出去。

经过莫青的改良,药效更强,产量也更高,再加上他之前放出消息,只要收取材料的费用,驱虫药的价格就会降下来,百姓也就有勇气来药铺购买了。

接下来的三天,蔓儿和莫情都去了一趟药店,检查完了所有的药材,沈诺也刚好从外面赶了过来。

这三天来,他在吴江县的路上,收集到了大量的证据,大部分都是因为忌惮于连氏的势力而隐瞒了自己的身份。

陈意也打听清楚了这两个孩子的来历,原来卫夫子是平江府出了名的天才,他的两个弟子,一个是富家子弟,一个是卫氏子弟,一个是落魄的读书人,名叫万子学。

连卫忠本来还不如万子学,但自从他们中了进士,连卫忠就靠着家里的关系,从一个小知县升到了府州的通判,而万学虽然年轻,但已经在吴江县当了三次知县,可陈意发现,他并没有从政的记录,反而像是刻意为之。

正文在吴江县做了九年知县,这九年来,不知道给了多少人带来了多少好处,也让本地的人吃了大亏。

沈诺回到家不久,连家就派人给她发了一张请柬,连卫中也登门拜见了沈诺,沈诺见了请柬,也不推辞,把连卫中迎了进去。

连卫中这一次过来,首先给沈诺道了个歉,说之前都是个误会,希望沈诺别往心里去。

连蔓儿刚把糕点端进来,就见廉维忠让丫鬟将一个箱子递了过来,放在桌上,又看了一眼连蔓,道:“弟妹,这是我的一点心意,还请你收下。”

向她道歉?难不成是连家人想要收买她?上一次的事情,她还没算完,差点把沈诺也牵扯进来,这事儿她到现在都还耿耿于怀。

连伟忠看着两人不肯拆,便自己把锦盒给他们看。

连蔓儿扫了一眼,发现里面全是一摞摞的地契,里面装的都是值钱的东西,就连曼儿也是个聪明人,一眼就看出了上面的“吴江县内”三个大字,不由有些好笑,这是要用吴江县的产业来巴结自己和沈诺么?

她算了一下,蔓儿现在的身家,怕是能买得起连氏家族的全部家产,但紫金酒楼和九鼎阁到底是什么人,却无人知晓,除此之外,她还在全国范围内,开设了许多酱铺、茶庄。

就这最后两点,她也算是个隐形富豪了,不过她和沈诺向来低调,没有几个丫鬟伺候,平日里伺候沈诺都是她亲自动手,亲自下厨,没想到这个动作却引起了很多人的误解,看起来还真像个穷苦人家的孩子。

连卫忠似乎看出了两人心中所想,脸上不由露出一丝得意之色,尽管他已经尽量隐藏了,可依旧被蔓儿捕捉到,让他很不自在。

沈诺将那几张契接了过来,仔细的看着,连卫忠看着他一脸严肃的样子,嘴角勾了勾,一脸的笃定,“我那小徒弟,就是个糊涂蛋,这件事情,都是他手下的人做的,他为人不错,一开始并没有认出你来,但是为了避嫌,他就从亭子里走了出来,这里面肯定有什么误会,所以我才给了他们一个教训。”

“如果沈公子肯让步,我这就让那三个孩子去沈府赔罪,实在不行,沈公子可以揍他们一顿,出一口恶气,日后我们还能合作,好好商量,岂不是更好?”

“平江府富甲一方,到处都是金银,前任知州都不愿离去,若非升官,大多都留在这里,沈先生就不一样了,他早就看清了京城的繁荣,将来若是留在平江,也不会逊色于京中。”

连曼儿听到这里,很想反驳,这个男人嘴巴这么毒,是不是意味着沈诺被降职后,就不能升官了?你为什么要留在平江府,成为他们的帮凶?

沈诺倒抽一口凉气:“吴江县境内有那么多农田?那些田地会不会太差,我担心产量不会太高。”

听了沈诺的问话,连中卫得意的回答:“绝对不会,这里都是上好的农田,都是稻田,产量很高,一年下来,我们赚的盆满钵满。”

沈诺一脸赞同地点了点头,然后合上箱子,让陈意把箱子收起来。连曼儿看到这一幕,脸色都白了,她不明白沈诺这是什么意思。他哪能要啊,没见连魏忠的表情都有些不对了,再看看沈诺一脸同情的表情,难不成他们真的是一丘之貉?

连蔓儿有点不自在,不过看到沈诺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也就没有多说什么。

这时候沈诺又开口了:“我们收了那么多的田庄,还有那么多的店铺,这些平民的生活一定很艰难,没有了土地,他们拿什么为生?”

卫中一听这话,脸色微微一沉,随即笑着说道:“沈先生可真会开玩笑,民夫当然是我们的下人,这吴江县的土地,有一半都是我们的,还有一小块,就是沈先生未来的产业。”

“我们俩平分了吴江县?不过,吴江县的土地,应该还是有一些的吧?”

沈诺一脸古怪的望着廉维忠,后者闻言,嗤笑一声:“沈先生,你还不明白吗?他们来自廉家。”

说到这里,连卫中一才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赶紧又加了一句:“沈先生放心,吴江县有我小师弟在,出不了太大的问题,吴江县就是我们两个的了,其他的县城,我们也能另谋出路。”

沈诺一脸兴奋,马上凑到连威中身边,压低声音说道:“其他县城能分到几成?能告诉我,你家里还有几个人吗?”

连卫中闻言一怔,差点脱口而出的话语又咽了下去,他拍拍沈诺的肩头:“这个嘛,沈先生日后自会理解,我们还是先将吴江县那边的事情解决了,沈先生,我那小辈就拜托你了。”

“好,此事我会处理,反正他霸占民田的事情,已经有了确凿的证据,想必他已经被革职了吧?”

沈诺突然站了起来,见连卫忠脸色发白,便对陈意说了声:“送客。”

连卫中也站了起来,一脸的不可置信:“沈公子,你这是什么意思?你占了我家的地,现在又要找我小师弟算账?”

沈诺像是终于回过神来,一对锐利的眸子直直的盯着廉维中,却再也没有了之前的温柔,沉声道:“这里是连氏家族的产业?难道不是万知县贪污了他的家产?”

连卫中顿时语塞,他可不能认,要是认了,他肯定也会被牵扯进来,这沈的根本就没打算帮他,所以他拿到的所有契约,都被他收走了?

连卫中心中一阵苦涩,他怎么也没有想到,遇到了一个姓沈的,竟然会成为自己的宿命,看来自己还是低估了那个可怜的书生。

连卫忠脸上立刻堆满了笑容,对着沈诺拱了拱手,一言不发地离开了。

待得人离开,连蔓儿也赶紧站起来,一副佩服的模样,对沈诺道:“没想到相公几句话,便将土地给收了回来,真是了不起。”

沈诺抬了抬她的下巴,媚眼如丝的看了她一眼,问道:“夫君给你找了个好铺子,你准备给我什么奖励?”

“工坊?你是怎么为我考虑的?”

沈诺点头,仔细看了看,确定了地点,其他县城暂且不提,他准备在吴江县动手,眨眼间就能带回小半部田,让吴江县多出几个人来。

连曼儿美眸流转,询问道:“你要如何?”

沈诺闻言,视线落在了她的胸前,又往下看了一眼,好一会才道:“你问问莫情,我们能不能睡在一起?”

连蔓儿听到这话,脸刷的一下就红了,这两天她倒是偷偷打听了一下,说两人可以同床共枕,但不要经常,她这身子骨,恐怕吃不消。

对上沈诺那期盼的眼神,连蔓儿微微点头,“嗯”。

沈诺一脸喜色,又问:“你确定没事,你没事吧?”

“嗯。”陈曌应了一声。

“嗯。”

沈诺这才满意,把连蔓儿打了个滚,然后把她抱到沙发上,让她躺在自己怀里,然后把地契递给她:“你把铺子建在这里,就在大路旁边,又不占用土地,不用担心卖不掉。”

沈诺凑到她身边道:“要不,你跟我一起洗个澡?”

果不其然,只要他一松口,沈诺就又开始胡思乱想了,连曼儿脸红着点了点头,沈诺在她耳朵边低低的笑着,一副很开心的样子。

沈诺次日就将契纸寄往官府,照章纳税,眨眼间,那些田庄店铺都变成了国家,然后沈诺就名正言顺的将土地租给了那些人,借着官府的名头,租赁店铺,往往都是那些贪污受贿的人,才会用这样的手段。

他们不需要缴纳地租,只要缴纳两个季节的赋税,春天和秋天,他们就可以拥有自己的土地。

但由于是官方征收,没有人能够处理,就像普通民众那样,可以将自己的私田卖给富绅,但如果不是朝廷需要钱,那就不能出售了,而且那块地也不是很值钱。

这笔产业一上折子,就是侍卫也收到了,当日就请了病假,三天都没有来过,消息也传开了,具体是怎么回事,谁也不清楚,只是沈诺突然得了一块地,然后出租给了村民,成了一段传奇。

沈州的文人墨客,也都听说了吴江县的穷困,甚至有很多读书人都跑到吴江县来,其中刘无心就是其中之一,他还和其他的贵族子弟一起,结果那些贵族子弟都被洗脑了,说本地的穷人多可怜,让他们像沈先生一样,多为人民服务。

一时间,所有人都觉得这是为民办事,许多读书人都慷慨解囊,平江府也有一种特殊的爱好,那就是攀比,每个人都会拿出自己的银子来攀比,比如刘无好,他就很容易了,他只是在吴江县写了一句诗词,然后在上面画了一幅自己亲手写的字。

五幅画被很多富绅高价收购,所得的钱都用来资助沈诺和连莹即将举办的免费医疗,所有的钱都登记在账本上,甚至还有蔓儿亲手看过的账本。

有了他们的带头,其他的富豪也都跟着做了起来,这点钱虽然不多,但也足够她开店了。

吴江县万知县因私吞民田一案开庭,因有实据,万子学被革职入狱,这件事也传遍了平江。

吴江县再次被推向了舆论的中心,刘无好知道万子学的妻子和廉维中的妻子是妹妹,这件事情并没有传出去,他也不会多说什么,只是将自己之前对他的冒犯,连同这件事情一起还给了对方。

因为这件事情,刘才子写了几句诗,很快就传遍了整个京城,也有人猜到了这几句话的意思,因为这几句话,都是对的。

刘无好身为大学士,自然也跟着大学士们走,一时之间,诗词歌赋,纷纷将矛头对准了连将军。

连卫忠刚刚从朱子的事情中回过神来,特意和当地的官府走得更近,准备一起来收拾沈诺,结果却成了那些读书人的众矢之的。

有一天,他和他的小妾在一家客栈中喝酒,那座靠江的高塔,不但是读书人的聚集地,而且还是连卫的最爱。

站在四楼,推开窗户,望着湖面,微风吹拂着他的脸庞,让他心旷神怡,连日来的郁闷一扫而空,搂着美人,不停的给美人喂着美酒,就在两人卿卿我我的时候,一大帮书生已经来到了四楼,其中刘无心虽然不在其中,但也是读书人中的佼佼者,读书人的嘴皮子功夫还是很了得的。

当他们看到连伟和他身边的美人时,其中一人发出了一声怪异的笑声,接着,周围的考生们也都是哈哈大笑了起来。

连卫中一直被其他读书人嘲笑,经常拿他开涮,让他的同事都觉得好笑,他只是找了个安静的地方,却没想到会遇到这种油嘴滑舌的家伙。

连卫中可没心情跟小妾们多说什么,他放开小妾,正襟危坐。

考生们坐在远处的一张桌子上,欣赏着湖水,有的则是吟诗作对,一曲接着一曲,一曲接着一曲,聊着天。

只是,为什么连卫中觉得,这首诗里面,处处都是他,他确实没有那么高的学问,不过他旁边还有一个人,就把他们写的那些诗都写了出来,准备带回自己府上,让自己的幕僚看一看,到底是不是在打击自己。

这一次,就是卫忠,也没有了继续饮酒的兴致,拉着自己的小妾就跑了,身后的书生们哈哈大笑。

连卫中一听到这话,顿时背后一寒,敢情这几个家伙是在嘲笑自己,出了客栈大门,就气呼呼的回去了。

连卫中的事情在贵族圈子里流传开来,让他们再也不想参加什么宴会了,只觉得自己一家走到哪里都被人嘲笑,特别是在一些有才华的人聚集之地。

大卫氏脸色一沉,催促连卫想个办法,连卫就想到了之前在客栈中见过的那些读书人,有两个出身贫寒,只是个读书人,手无缚鸡之力,却也敢和其他读书人一样嘲讽自己,实在是让人无法忍受。

刘无好得知他们被关进了大牢,刘无好冲进了连府,找到了连氏兄弟,事情越来越大,到了后来,连家的大门都被几个读书人给堵了起来,以刘无好为首,他们根本不敢动手,也不敢动手,甚至还把平江府的脸都丢光了。

这件事在平江府闹得沸沸扬扬,一时间,连家人的亲事都成了一个大问题。

一晃就是一个多月,蔓儿接到李原的一封信,信中说他正在两浙路收购丝绸、茶叶、陶瓷,凡是他要的东西,他都要,然后送到岭南,因为岭南商贸繁荣,码头也很大,可以和国外的商人打个照面。

李原身为商人,又开辟出了两条航线,李家也有几条船,一旦拿到国外,那就是大把大把的钱。

与此同时,从医馆里请来的郎中们也都到了沈州,如今在沈诺的资助下,他已经开始着手准备,就连蔓儿也得到了富绅们的捐赠,也有了启动的资本。

所以,她决定先去一次吴江县,确定一下地点,然后在那里建立一个新的工厂。

沈诺陪着她,在吴江县住了五天,将所有的匠人都请了过来,连曼儿也在脑海里勾勒出了一座医院的轮廓,让人按照她的设计建造。

再加上沈诺之前拿出来的那么多官租土地供人耕种,深受本地人支持,再加上沈诺出面,连蔓儿要办个小作坊的消息也就传开了。

大家可以把自己的一份积蓄,投入到这个工坊之中,然后把自己的收入投入到这个工坊之中,然后再把自己的积蓄投入到这个工坊之中,这样一来,平江县的居民就可以免费治病了,而且还会有一位经验丰富的医师来管理。

连曼儿和莫情两个人计算了一下费用,从李原那里拿到了价格,然后计算了一下平江县的人口,现在还不能在这里举办免费的讲座,所以,她决定在这里建立一家大型的医院,让他们的中医来治疗,等他们治好了那些骗子之后,他们就会召集更多的医生过来,收取房租和管理费用,剩下的,就看谁赚的多了。

五天后,他们两个先回去了,沈诺怕连卫中找她报仇,便不让她随便离开沈州,而是让邬管家和紫金楼的管事帮忙,根本就不需要曼儿亲自出马。

消息一出,吴江县所有的有钱人都被惊动了,这个新的政策让他们很是担心,特别是本地的医生,他们中有人因为生病而被逼走了穷困潦倒的村民,也有人靠着坑蒙拐骗为生,听到这个消息后,都慌了神,开始四处传播消息,似乎要联合在一起谴责这个新的制度。

不过在众人指责之前,刘无好带着沈诺也来了,刘无好的名声在外,在吴江县也是颇受欢迎的,不过很快,那些要指责的话就被一个伶牙俐齿的书生给堵死了。

这让沈诺对刘无好更是敬佩,如果能跟皇帝说一声,让刘无好做个官员,他会不会帮他把学府的事情办好,有了古池先生的引荐,相信皇帝也不会反对。

当天晚上,沈诺就写了一封信,往京中寄去,这一次,他是直接向皇帝写信的,没有人能想到,他一个五品知州,居然能写信向皇帝,所有人都认为他是被逐出京的,却不知道他和皇帝有过亲密的关系。

等到吴江县的工坊和诊所建起来的时候,已经是秋天了,吴江县的庄稼并不好,很多人都生病了,没有多余的粮食给他们治病,他们刚刚拿到官租的土地,还没来得及生产,所以,在这些人生病的时候,连曼儿的诊所还在运转,免费给他们治病。

这些钱都是从之前的捐赠里拿出来的,后来刘无好才知道,自己又请来了一批人,这些钱应该足够支撑到来年春天了。

所以,当工坊建成之后,她便进入了收款和收款的日子。

很多被免费医疗中心救治过的人,都被沈大夫的医术给说服了,趁着农忙的间隙,去了一趟工坊。

大部分都是平民,也有几个有钱的家庭,给了他们一年的生活费。

工坊也开始运转,平民们都会纺织,会染色,会养蚕,会编蚕丝,没过多久,他们就做出了一批布匹,由曼儿送往岭南,李家的管事也收到了货,拿到了首笔钱。

而连蔓儿也接到了李原的来信,还有两位技术员,在那封信中,李原告诉她,这些东西确实很好,但是她的手艺还不够好,需要一个人来教她最新的编织方法。

连蔓儿看到李原带来的两个技师,都是三十多岁的样子,应该是一对情侣,在纺织和染色方面都很有经验。

之前她建这个工坊,只是想花点钱,现在有人教她,她也要改变自己的做法,她要和村里那些有手艺的村民签订契约,也就是说,学会了她的手艺,她要在这里工作三年,三年内,除去捐献的一部分,剩下的都是有工钱的。

工资和市价一样,但午饭和晚餐都由她来负责,这让许多村民都很感兴趣,家里的青壮年也纷纷报名,毕竟连蔓儿的工厂有严格的工作时间限制。

冬天和春天,天一黑,他们就会提前一个小时回家,夏天和秋天,他们会比夏天和秋天多两个小时,所以,他们可以在田里干活,傍晚的时候,他们会回家。

夏天和秋天都很忙,这样的环境对他们来说很好,比给地主当苦力要轻松得多。

而且连蔓儿还要求他们将自己所学的东西保守秘密,只要学会了,工钱就会涨,这样的待遇,让村民们都愿意学。

第二次到岭南时,李原的信来了,说这几件东西都很好,可以说是上品,只要用心一点,品质好一点,就会成为上品。

连曼儿一一记了下来,从现在开始,治病所得的钱都归百姓,她只要收路费和掌柜的工钱就行了。

连曼儿一直留在沈州,大部分时间都是邬管家在吴江县和京城之间奔波,以他的身体,一天一趟,骑马也能走得很远,如果有什么事情,可以在吴江县待上两天。

连蔓儿先是让邬管家的人在那里当会计,然后隔七日把账目拿过来让她过目,连蔓儿看的很认真。

至于沈诺,则是从兴修水利,到建立书院的事情,都在做。

这一日,天色微明,连威将军将一封书信递给自己的亲信,叮嘱道:“这封书信,你务必要送到吕国舅那里,吕家和沈公子之间的恩怨,只有吕国舅一人相信,这一次,我们终于抓到了知州夫人挪用的证据,若是不能扳倒那姓沈的,那我们在平江府可就没有立足之地了。”

他小心翼翼的将折子揣进怀里,然后出了城,独自一人回了京城。

就在沈诺跟连蔓儿忙碌的同时,京中也发生了一件大事。

吕国舅接到平江府关大人的奏折,大吃一惊,当即进宫面见太后,把奏折呈上吕后过目。

吕后见状,哈哈一笑,道:“沈诺在平江府,我还在担心呢,现在有人要杀我,真是天赐良机,现在轮到我们吕家动手了。”

“大哥,这件事可不能传出去,等我弄出点动静来,让朝堂上的人都知晓,又不能让人起疑心,不然就是白费功夫,给了沈诺可乘之机,皇帝也未必会护着他。”

“嗯。”吕国舅应了声。

两个人正说着话,却没有注意到一扇黄色的小门从皇宫里冲了出来,一路畅通无阻,直奔丞相府而去。

沈诺接到了昝泊派来的紧急书信,说他们在平江府盖的一个小工坊,被人占了便宜,克扣了他们的工钱。

沈诺一见,顿时有些欣赏自家媳妇儿的细心,幸亏她将账本记录的清清楚楚,再加上工坊里的人都是管事的,再加上村里选出的人一起监督,账本上的收支都要有人签名作为凭证。

两人收拾好账目,连同沈诺本要向皇帝提交的水利工程和书院的奏折也一起递了过来。

昝泊阻止了吕后的动作,又在心里着急的等着沈诺的回复,结果等到回复,瑭泊当晚就去魏帝那里了。

皇帝怎么也没有料到,原本繁荣的平江府,竟然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表面上看起来很繁荣,可实际上,平江的人却是唯利是图,就算是医生,也是毫无道德可言,更何况是那些读书人。

他之前接到沈诺的一封信,说要举荐平江府的刘无好入仕,辅佐大儒古池在平江府开书院,招收学生,教导民众学习儒家文化,学习仁义道德。

魏帝正要派遣使者到平江府视察,这一次,他再无迟疑,将于时凌召来,命他作为使者,混进平江府查问,是不是真的,就像沈诺手里的那张纸一样。

于时灵本就是清派人,曾经还是言官,对各处的视察也略有了解,魏帝对平江府的描述,他早就知道了,他也来过平江府,但比起巴蜀来,平江府给他留下的印象要好得多,平江府虽然繁荣,但他并不是很欣赏那里的习俗,尤其是那些身材苗条的女人,更是数不胜数,而且男人们可以随意纳几个小妾,而且还可以互相馈赠,有时候还会和自己的好友分享一个漂亮的小妾。

他最爱的就是眉州梅县,民风淳朴,特别是沈诺跟连氏的关系,让他很是嫉妒。

这一次去平江府,能不能见到连氏,顺便给她带点干脆面和好吃的糕点,这样他就能在这里多待一段时间,也能尝一尝连氏做的菜。

想到这里,于时灵对自己的任务十分满意,次日一早,他就准备离开,晚上回来后,他会写信给汪子渔,顺便气他一把。

翌日,汪子渔前来相送,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把干脆面和连氏亲手煮的腌鱼和腌肉都给他,因为于时灵要去平江府,所以他问他春节能不能回家,于时灵连连摆手:“我这一去就是长,而且沈先生要去江边,我也想见一见,沈诺的才华,我也只是听说,并没有亲自见识过。”

汪子渔也来了兴致,问道:“为什么陛下要让你一个人,而不是我,我也很想念沈诺啊。”

于时灵哈哈一笑,骑在马背上,说好把干脆面送回去,然后带队出发。

当日早朝之时,一名被吕家说服的不太显眼的官员呈上了禁军的报告。

皇帝昨晚已经将沈诺的奏折看了一遍,上面记载的十分清楚,平江府的所有事情,甚至连账本都被他翻看过一遍,清清楚楚,没有任何差错,他这一次派出使者,就是因为冶水郡的事情,对于修建医馆和书院,他也是十分支持的。

这一次的治水,耗资巨大,需要的资金也不少,虽说能给百姓带来巨大的好处,但魏帝依然十分小心。

他身为沈诺的手下,却对自己的顶头上司如此不敬,可见其心机之深,我向来不喜这种心机深沉之辈,就算他是好心,也别想再做这种愚蠢的事情了。”

上一章 第30章 田耕纪:要致富,先分家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3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