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十一日,是满蒙小主入宫的日子。
迈氏递给额林珠一个小箱子,里面放了几十颗金珠,还有金裸子、银裸子和五两、十两、五十两不等的金银锭子。
又招呼了宗族里的叔伯照应着,若有银钱短缺,只需派人去取。
鄂尔泰为人清廉严苛,在内务府多年也没弄到什么油水,家里还有个要吃药养身子的。
多亏他祖上有余荫,才能过上不必忧心钱财的日子,即便如此,也不是什么富裕人家。
但满族姑奶奶的嫁妆都是打小攒起,他们又疼女儿,十多年来攒下不少。
还有叔伯们添的好东西,入宫也能活得滋润。
出门前,额林珠拜别迈氏。
虽然不是亲母女,多年来她也没有喊过一句额娘,但迈氏打心里把她当亲生女儿疼。
“小主这是做什么”
迈氏强忍着泪要将人扶起来。
额林珠磕完头,才顺着她的力道站起来,拿起帕子轻轻地给她擦拭眼角的泪水,安慰道:“夫人去了苏州,替我向阿玛问安,叫他不必担心,我在宫里会好好的。”
原来就是为了选秀回京,现在也该回去了。小妹年纪小,还没养大,总要有额娘在身边。
又看向一旁低着头不说话的鄂容,摸了摸他的脸,果然摸到一片湿濡。
额林珠又给他擦了泪,抬手揉了揉他的头,声音越发轻柔:“容哥儿昨个儿才说自己长大了,可以保护姐姐了。”
鄂容别扭的偏过头,瓮声瓮气道:“姐姐又欺负人。”
妃嫔进宫都有定好的吉时,看时辰不早了,额林珠不再多留,带着秋白和夏青乘坐马车入宫,到了顺贞门外停下。
稍后几刻,跟着指路太监进宫,一路又到了永寿宫停下。
额林珠分到的是永寿宫长乐殿。
皇上登基后,为表示对先帝的敬重,没有住进乾清宫,而是住在养心殿,西六宫之一的永寿宫便成了离皇上寝殿最近的宫殿,出宫门抬脚就到养心殿东北角的吉祥门。
永寿宫为两进院,康熙三十六年翻新过一次,故而殿内陈设还是崭新华丽的。
如今宫中无主位妃嫔,只有额林珠一人住。扶着秋白的手走进去,便有一名首领太监和一名掌事姑姑领着四名太监和四名宫女向她请安。
“奴才崔文和。”
“奴才管映兰。这是平文,青文,听双,听南,小安子,小桂子,小康子,小顺子。”
“起来吧!”
额林珠对映兰道:“秋白和夏青是我的贴身婢女,劳烦映兰姑姑,平时多给她们讲讲宫里的规矩。”
东西六宫,每一个宫殿当中都有一个掌事宫女。管映兰是永寿宫的管事人,而非伺候额林珠的宫女。只是如今永寿宫只住了她一人,才被安排到她身边。
让秋白夏青跟着映兰,也能帮她们尽快适应宫中的生活。
额林珠又略敲打几句便让人看赏。
“回小主,内务府传来消息,今日各位新进宫的小主舟车劳顿,请大家先休养几日,待到九月十八日,再前往景仁宫觐见皇后。”小顺子进来回禀道。
“嗯。”
额林珠淡淡的应了声。
她慵懒地坐在榻上,看着夏青风风火火的指挥宫人收拾宫室、置办各种器具。
秋白则在一旁细细观察哪有不妥,免得格格住着不舒服。
秋白夏青都是从小陪伴在额林珠身边的,最是知晓她的心意。
秋白最早跟着她,沉稳缜密,心灵性慧,额林珠自幼大病小病不断,她的贴身婢女也没少和大夫打交道,就这样竟然跟着学了不少医理。
额林珠见状便将此事告诉鄂尔泰,鄂尔泰思量有个会医的婢女照顾女儿他也能安心些,又见她于此道颇有天分,于是出钱出力培养她。
夏青活泼机敏,一张嘴整日说个不停,胆子又大,什么人都能聊两句,迈氏正是看中了她这性子,怕额林珠因常年养病把人闷坏了,特地买了她来伺候。
早年更冲动,被额林珠压着学女红后,才稳了几分。
二人一动一静,是她的左膀右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