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道长阔,冰冷的夜风裹挟着细雪呼啸而过,永寿宫内却是暖意融融。
即便已有数月光景未曾侍寝,内务府依旧不敢有丝毫怠慢,永寿宫内炭火、冬服一应俱全。
皇上不时问候探望,更有如流水般的珍稀药材与滋补佳品,隔三差五便被送入永寿宫,足矣教阖宫上下不敢轻慢她。
额林珠笼着暖手炉坐在暖炕上,腿上盖着毛毯,整个人暖洋洋的。
宫女和太监围着火炉坐成一圈,一伙人儿正凝神听着小康子说书。
小安子掀了帘子悄悄进来,又换了小顺子去外头守着,平文为他倒了一碗热腾腾的茶。他一边烤着火,一边灌了一口,身子渐渐暖和了起来。
“然后呢?那桃花女最后有没有和赵公子在一起?他们是不是回了桃花坞?”夏青零嘴也不吃了,挠心挠肺想要知道结局。
小康子卖了个关子,又徐徐道来:“桃花女深知赵公子真心,珍惜他的情谊,便携他一同回到了桃花坞。那里与世隔绝,桃花四季不败,两人幸福美满,生活得十分惬意。后来,他们生下了一子一女,两个孩子长大后,与当地人结为连理,又诞下子嗣,桃花坞便越发热闹起来。两人携手百年,最终安详离世。次年,子女于墓前祭拜,竟见坟墓之上生长出两株桃树。虽是两株,却是枝叶相连,不分彼此。”
“那定是桃花女与赵公子!”
“他们相守不易,如此结局也好。”
“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无生离,亦无死别。”
众人纷纷感叹不已。
夏青捧着脸,仿佛十里桃源风光就在眼前:“要是真有桃花坞就好了,小主喜欢桃花。”
“那朕这枝梅花,是讨不得额林珠欢心了?”
惊的一声,有人携花踏月而来。
“皇上万福金安。”众人齐身行礼。
皇上摆摆手:“起吧!”
“皇上怎么这时候来了?”
额林珠眉眼雀跃,见她欢喜地要缠过来,皇上忙摆手制止:“你坐在那儿别动,朕身上冷。”
皇上脱下罩端,站在火盆前烤起火来:“倚梅园的梅花倚开得极好,朕想着你会喜欢,又怕你早早歇下,就赶着送来了。可惜呀,比不得桃花惹卿怜。”
那一路捧着的梅枝,被他作势丢开。额林珠再坐不下,忙起身接过来,她嗅着梅香,骄矜地哼了一声:“喜欢桃花,怎么不能再喜欢梅花?喜欢菊花?皇上还怕讨不得嫔妾欢心么?”
得了,还记得绿菊呢!
皇上的心情总算好了些,嘴上不饶:“旁人或喜菊花,或喜梅花,你倒是好,各个喜欢。”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以花喻人,爱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爱菊花不似春风逞红艳,便是一类花,也能分出个高下,觉得红梅不若白梅高洁,好像梅花红了就不能是梅花,爱的哪里是花?嫔妾到要替花儿委屈了,好在花儿不在意,花开花落不为谁,只因韶光正好,便要出来闹上一闹。这般争气,嫔妾怎能不爱?”
玉指轻抚花间寒雪,也沾了点清冷梅香。她果真爱极,招呼宫人将梅瓶取来。
“就摆在这儿,嫔妾天天看着可好?”她说话时,身子总是微微倾斜过来,专注地朝他望去,眉间光华流转,似拢着温和的月华。
皇上无可奈可地沉浸其中,捻起一朵梅花簪在她的鬓边:“巧言令色,朕非小气之人,你既喜欢,这宫中的桃花,便只为你开,可好?”
他的手情不自禁在她温热的脸颊上摩挲,带来一阵冰凉,激得额林珠的心颤了颤。
倚梅园虽隔着远,但有人伺候,断不会冻成这般。
这个时候来,果真没好事。